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朱近之:云计算概念在IBM中国落地的协调者

  全球科技行业最时髦云计算概念在IBM中国落地的协调者

  文  《环球企业家》记者  胡卉

  两年前,朱近之从工作了八年的IBM美国回到中国区,迎接她的是一个全新的局面。时值云计算概念——利用远程服务器和互联网,为用户节省大量成本,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处理信息——在全球大热之时,谷歌、惠普、亚马逊等公司都在做各自的云计算部署。而在中国市场,IBM在过去几十年里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和商业项目后,下一个战略重点也是“云”。在这里,朱面临的任务是:组建一个云计算团队,把这个外界看起来虚无缥缈的概念落地到商业项目上,为IBM中国开启云计算的业务。

  这个新挑战的最大障碍在于,不同的人对“云”这个时髦的概念都有自己的理解,抑或是完全不理解。因此告诉外界商业离云的距离有多短是朱的首要任务。这从表面看来,对朱近之似乎是个难题,因为她的中文并不流利,而且还缺乏与中国大型国企打交道的经验。但事实上,朱自己却认为这不是问题,她11岁就跟随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的父母从广东移民到美国,开始了在异乡的蜕变。从听不懂英文到融入美国校园文化,再到进入麻省理工大学信息专业就读,朱的整个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她更容易地以开放的心态来接受新事物。

  因此短时间内组建IBM中国的云计算团队就成了朱现实的任务。朱的想法是,从公司内部招募,这不仅可以减少磨合期,而且也可以把架构师、工程师、市场和销售人员等在最少的时间内补齐。结果从去年年底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朱近之就完成了目标,她领导的十多人的“云”团队几乎是一个完整的项目组,从一线销售到后端开发,可以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云服务。

  接下来朱近之尽量让自己的团队和谷歌等网络公司的做法区分开,以自己的特色去争取客户。目前IBM定位于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私有云,IBM只提供技术服务,而不是类似谷歌提供更大范畴的解决方案服务。这让IBM迅速赢得了市场——今年6月为中化集团提供了第一例成功的企业云计算。不久前又和山东东营签订的一个包含了软件开发和湿地保护等解决方案的项目,价值1.8亿元。按照IBM的估计,2012年中国云计算的市场规模大约8亿,而IBM将成为领导者。“我相信水滴石穿的积累。”朱近之对《环球企业家》说。

  在这个过程中,朱近之的角色扮演实际已经超越了单一的部门负责人,更多是的公司内部的“合纵连横”者。因为任何一个云计算项目,前期的调研和了解客户各种需求占很大一部分时间,之后才是具体方案的开发。而朱会提前去跟开发团队谈产品周期,谈进程,再跟市场和销售团队谈前端销售,“很多桥梁性的繁琐工作,她自己先做掉了。”朱近之的一位下属说。而此外,在“云”团队外部,朱近之也会经常集合IBM各部门的资源,让更多开发人员和研究人员参与到云计算项目中来,组建成灵活的平台,而这在一些内部员工看来,正是朱近之的价值所在。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