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锡恩公司首席顾问 姜汝祥博士
前不久,我有幸访问了同样在经受金融危机考验的日本丰田,所见所闻,感受颇多。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回归“基点”
丰田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面临着成立70多年来的第一次亏损,截至3月份,丰田亏损约17亿美元。
那么,丰田是如何面对的呢?当我这样提问的时候,曾经担任过丰田车体株式会社社长的村井先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回顾上次亚洲金融危机中,丰田是如何做的。那时的危机,正好是日本经济出现最大泡沫的时候,丰田所做的就是紧缩产量,减少成本,培训员工,提高竞争力!
“这一次也一样,对危机我们从来不去想太多,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收缩,从成本与竞争力方面下功夫,然后面对更大的危机与困难。”他从容地回答,似乎在告诉我们,即使未来有更大亏损,丰田也会一如既往地按丰田生产模式所提倡的那样,用成本与竞争力应对未来。
在丰田的车间里,有一面旗子上写着“客户第一:从一点点做起”。这是新上任的丰田社长丰田章男提出的应对危机的出发点,丰田章男是丰田汽车创始人丰田喜一郎的孙子,他主张对企业文化进行强化,回归到“客户第一”、“现地现物(即领导要走出办公室,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实地考察)”。
“我们不会像美国一样,公司遇到危机,领导层还会有巨额收入或奖金。在丰田,那是不可能的!我们与公司是一体的,要想收入增加,就要把丰田的成本再降低,把质量再提高!”丰田人正在回归他们的“基本点”,对此,丰田人似乎很有信心。
事实上,丰田正在为它过去违反这一传统而付出代价。在2005年至2007年间,日元走软至最低120日元兑1美元,丰田利用这一点,增加在日本国内的生产,因为日元疲软可以让出口更加有利可图。到2007年,丰田在国内的产量高达423万辆,比8年前增加了100万辆。此举直接违背了丰田的长期理念,即不根据汇率的短期波动,做出在哪里设厂的长期决策。
再就是丰田“日式涮涮锅”风格的喷漆系统。丰田的工程师决定打破传统,不再慢慢地拖动汽车,通过一个115英尺长的防腐底漆喷涂系统,而是由机器人手臂将车身抬起,然后快速在一个油漆池中浸一下,这就缩短了喷漆线的长度。工程师将它比作涮锅,好比夹起一片肉,迅速地在火锅中涮一下。据称,新系统的成本大约是传统工艺的4倍。而这一切,却转嫁给了消费者。
回归“基点”,这是丰田面对危机的口号,这使我想到,中国企业的“基点”是什么呢?
实质劳动
在丰田的制造体系中,首先是一个分类:利润从何而来?利润有两种来源,一个是价格,一个是成本。价格是由消费者决定的,而成本是由制造者决定的。丰田的制造哲学是:在一个成熟的消费市场中,价格最终将趋向很少的差异,而唯一决定利润的就只有制造,向制造要效率或效益,这就是丰田精益生产的哲学起点。
丰田人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制造,比如公司购买了设备,这些设备运作起来叫生产,但如何使用这些设备来创造两倍三倍甚至N倍的产出,这叫制造!
那么如何做到呢?设备自己是做不到的,拥有智慧的人就可以做到。所以,从设备的角度看设备叫生产,从人的智慧的角度看设备就叫制造了。所以,丰田TPS体系中,明确提出了一个概念:实质劳动。
我觉得,丰田TPS的精妙之处就在这里。什么是实质劳动?所谓实质劳动是指通过劳动不断地去思考,追求并创造高价值。员工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公司中度过,必须为员工创造一个有实质劳动的工作环境!
战略成本
丰田模式中的成本是一种战略成本的概念,也就是说,所有的利润都是人的智慧与行为创造的,丰田把它叫作赋予产品附加值的动作。同样,所有的浪费也都是由人产生的,一切搬运、一切没有附加值的动作,一切立即可以节省却并不会产生任何障碍的动作都是浪费。同时,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条件来排除的动作等,也都是极大的浪费。
浪费是由人产生的,那么,“为什么人会产生这种浪费?”,这就是丰田的五个“为什么”。比如,为什么机器停止作业了?回答是:因为超负荷,保险丝烧断了。从设备的角度看,保险丝是不会自己烧断的,只要人不让机器超负荷,保险丝就不会烧断。那为什么会超负荷呢?是因为轴承润滑油不够。从设备的角度看,机器也不会超负荷的,只要人注意加润滑油。这有点像我们家里的汽车,同样的汽车,如果我们注意保养与更换零件,那汽车就基本不会坏。
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到丰田革命性的突破,如果我们能够让设备的使用与人性的习惯相一致,那么,消除生产的浪费就很简单了!
看板管理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两个基本问题:第一,如何把部门之间的交易费用简化?第二,如何使员工之间工作数量化?
丰田的答案是定单生产,零库存管理。作为这种模式的实现形式之一,看板管理有一个前提是按需要定制,有了订单,才有看板,有了看板,才有从制造商到部件厂,再到协作厂之间的无缝看板连接。
有人问,丰田有备选的供应商吗?如果部件厂或者协作厂出了问题怎么办?回答是:没有备选,也没有第三家参与。因为一是如果有第三家,不容易保证品质的一致性,二是容易造成库存。那出了问题如何办?解决方案是“先救火”。直接从零配件进货紧急生产,二是从看板的稳定性上,通过预防与改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看板管理下,部门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多了,有了简单的“按订单制造”的商业关系,质量的稳定性就有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管理体系
在丰田的车间里,我更多地去问一些关于流程和协作运营方面的问题。因为我觉得,我们可以进口设备,但无法进口管理体系,以及企业文化。
同去的日本专家指着我们头上的四只灯泡问,那是做什么的?我注意到,四个灯泡对应着3/4,2/4,1/4,10秒。专家告诉我们,这是生产节拍,比如我们去的车间是四分钟左右生产一辆面包车,如果相应的灯亮,就说明这个节拍出了问题。
同样,在墙上有两个钟,一个是正常的钟,表明时间;另一个是生产线停止后才走的钟,大家都知道丰田是实行故障拉线停产体制,只要哪一个人觉得有问题,面前就有一条绳,拉一下,整个线就停下来了。而一旦停止,另一个钟就开始走了。
像这样的VI化管理,在丰田的运营管理体系中,到了随处可见的地步,每一个零件上面,必有相应的“看板”,公司还有总的看板室。在丰田的墙上,到处是空的表格纸,完成了,有标记,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有问题,必然在墙上体现出来。
甚至在车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传真机,后面检验部门发现问题,直接就用相机照下来,在上面写明问题,然后传到这儿,立即上墙。
事实上,在丰田现场,几乎到处是“看板墙”,以及各种标明“看板”的盒子。我问日本专家,凡是做事就要填写这些表格,员工不反感吗?专家回答说:首先从利润的角度,明确看板是节省成本、减少浪费的“平台”,然后通过结果让员工懂得,这样做可以让他们增加收入,提高工作效率,他们自然就坚持下来了。
看板把人与人之间的工作做到无缝连接,让你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人发挥的唯一空间,就是如何把节点做得更加无缝。所以,我认为,看板就是一个流程平台,这个平台从管理上讲,把人与人之间的交易平台化与VI化。
我在丰田这些天,总在想,中国人是智慧的民族,我们如何把这种智慧融入到我们的制造体系中?仍然是要从体系上找出路,当然这种体系离不开中国的文化与国情,而这恰好就是我们这一代企业家与员工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