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IBM:与高校联手打造工字型人才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25日 16:26  《商务周刊》杂志

  公司渗透到学校里,学校老师渗透到公司里,实现了工程教育15年的合作双赢

  □记者 冯禹丁

  抢手的大机

  每年春夏,往往是大学老师和毕业生们为就业愁眉不展的日子,但今年令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主机系常务副主任刘发愁的却是,他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型主机系去年3月开始筹建,9月份正式挂牌,实行两年制教育。今年的第一届“毕业生”实际上是从学院的其他专业———如软件工程和网络安全调配而来。刘介绍说,在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大学院校一般不会为了这样一个极其细分的专业而设一个系,因为大型主机的人才培养难度较大。

  “大机是一门面很窄、需要的人才量很少,但进入门槛非常高的应用学科。大机上的数据一般非常重要而敏感,其管理岗位要求员工具有极高的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不然他要做一点手脚,整个企业的损失不可想象。”刘说,“所以大型主机的人才培养要‘少而精’,在国际上是被当作精英来培养的。”

  电子科大的大机系迄今仍是中国唯一一个以大型主机这一细分IT工程技术为方向的系,该系的设立是电子科大“高校人才的培养要紧跟时代和市场需求,实现人才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理念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电子科大发现随着大型主机逐渐应用于国内金融、保险、制造、政府等大型公共服务领域,如上海宝钢、上海通用、四大国有银行的数据处理中心等均采用了大型主机平台,来学校寻觅大型主机方向人才的大企业IT部门和科技企业络绎不绝。另一方面,国内主机技术人才极度稀缺,据IBM预计,到2010年,国内大型主机应用人才缺口将达到4万人。

  基于此,电子科大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决定在院里创建大型主机系,使大型主机教育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

  但要做到这三化,仅靠电子科大自身力量并不容易。刘介绍说:“学校教学与公司培训相比有一定优势,比如我们了解学生的差距在哪,更能因材施教,学习成本也低得多,但我们也知道要办好这个系,不能闭门造车,必须和大型主机方面的专家型企业合作,因为国内与大机相关的系统环境及授课资源还是有限。”

  2008年10月,全球顶级的数据库和大型主机专家、IBM硅谷实验室高级技术经理傅毓勤博士受聘担任软件学院大机系系主任。上任之后,傅毓勤为该系引入了国外大型主机的教材、课程和培养体系及模式,同时IBM为电子科大提供了大型主机教学的相关设备和资料。

  “工”字型人才

  根据全国总工会的数据,2009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0万人,往届未就业的毕业生为100万人。按以往大学生约36%的就业比例,今年大概只有300多万的学生能够找到工作,另外还有近500万人就业面临着问题。

  一方面是人才的供过于求,但另一方面,许多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却苦于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大学毕业生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与企业的需求形成巨大的错位。

  刘没想到的是,大型主机系正式创立不到一年,学生就已经被“抢光”了。近两年,新加坡电信、花旗软件、东软集团和巅峰软件等科技企业落户蓉城,加上英特尔、IBM早就在四川布局,电子科大培养的科技人才供不应求。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招生200多人,大型主机系大概有70多名学生,刘介绍说,去年年底时今年的毕业生就几乎全都签约了。到3月份,中国工商银行在广州的开发中心向电子科大一次性要20名大型主机人才,电子科大坦言,工行来晚了一步,已经没有那么多人供选择。出于宁缺毋滥的考虑,电子科大向工行推荐了来自学院各专业的6名本科、4名研究生共10名毕业生,对他们进行针对工行需求的为期一个学期的“定向定制化培训”。

  所谓“定向定制化培训”,即电子科大根据用人单位提出的需求,为企业挑选合适的准录用人才成立学习小组,进行一段时间有的放矢的大型主机专业培训,在几个月内掌握工行大机管理工作所需了解的知识和技能,使其达到“出校门就能上岗”的水平。

  以前上岗前培训多在用人企业内部进行新员工培训时完成,但随着大学生就业呈现“买方市场”,这一环节有向高校教育前移的趋势。“现在企业用人不仅要求基础知识,还要求专业技能要离它的实际业务需求差别不大。”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秦志光对《商务周刊》说,在工行之前,自2006年开始该学院已经先后做过6、7个批次类似的定向定制化培养项目,包括为IBM培养的3批毕业生。

  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认为,对于一些选修课程,企业界和学校可以合作制作课件。他说:“以前新员工进入IBM之后我们也要做很多课件,现在我们把这些课件渗透到在校生中去,让学生真正深入地了解我们在实验室是怎么做事的,跟客户怎么合作的。总之,公司渗透到学校里,学校老师渗透到公司里,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

  与高校一样,蓝色巨人也在思考现代企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比较流行的标准是“T字”型人才,一横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一竖表示知识的深度,即人才的知识结构既深又博,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而IBM则倡导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一种新型的“工字”型人才,其中多出来的一横,要求在专业领域之间还能触类旁通。“这一横是属于智慧性的人才具备的知识累积和举一反三的能力。”IBM大中华区CTO、IBM中国研究院院长李实恭博士说。

  王阳认为,要成为“工字”型人才,同样需要具备三个“I”,一是洞察力(insight),二是沟通合作和参与能力(interactive),三是创新能力(innovative)。“培养人才的思路和立足点一定要高,当初我们在美国接受教育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理念,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第一,就是那么‘狂’。”他解释说,“如果你不了解别人做什么事情,你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第一,所以你要了解大公司中这个课题做到什么程度,国际上其他院校又做到什么程度,然后你才能评判你的学生的论文含金量有多高。”

  15年的双赢合作

  事实上,IBM与电子科大的合作并非孤例。早在2005年,大连理工大学率先成立了大型主机应用技术专业,并且成立了教育部直属高校第一家IBM大型主机实训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和北京大学在1997年即开始培养主机人才,三校均依托IBM公司捐赠的大型主机(每个学校约1亿元人民币)和技术支撑,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无缝连接。

  自1995年IBM与中国国家教委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以来,15年中,IBM与全国60多所大学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86万多人次的学生参加了合作项目相关课程的学习,数千名学生获得了在IBM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自称“亲身见证了IBM与高校合作15年”的秦志光回忆,15年前他参加IBM的第一届培训班,台上的老师是从台湾请来的,台下坐的是来自30多所高校的50多位“文化大革命”后第一批博士,因此台上的老师讲得“战战兢兢”。但其实当时国内博士们的IT知识也确实很落伍,到现在,这批博士成为这30多所高校的教学骨干,自称为“黄埔一期”。

  秦志光对《商务周刊》说:“好多家高科技企业都曾经与我们学校合作过,也捐钱捐物过,但做得最深入、最持续的是IBM。”

  而IBM从中获得的收益是,“IBM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在研发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拥有5000人的开发中心,与其高校培养人才的体系基础打得非常扎实有很大原因”。“我们招进来非常优秀的人才,加上全球的合作平台,才能创新、创造出这么多优秀的产品。”王阳说。

  2009年3月提出“智慧的地球”策略之后,IBM与教育部和高校伙伴以共建智慧的地球、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多核计算、服务学作为重点合作方向,将合作项目的重点集中在联合研究实验室、共享大学研究项目(SUR)、开放协作研究(OCR)和合作实验室四个方面。其中联合研究实验室是IBM与高校长期合作的联合研究平台,仅2008年一年IBM就资助约250万元人民币,与12所高校开展了25个联合研究项目;共享大学研究项目(SUR)是全球高校竞争的联合研究项目,2008年,来自30余所中国高校的近60个SUR项目经过与全球高校的激烈竞争,最终16个项目获得资助;开放协作研究(OCR)是开源平台上的大型联合研究项目,2008年,IBM中国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了3个OCR项目的合作研究;而合作实验室,则被认为是更高层、更宽泛的研发合作方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