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是企业的冬天还是企业家的冬天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 20:37  《当代经理人》

  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仅仅是因为能抓住多少次机会,而是因为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

  案例中的吴起是名“非典型性”企业家,创立的公司是典型的草根民营企业,也遭遇了民企可能遇到的所有典型性问题。变革势在必行,以度过危机作为变革的契机顺理成章。借这次裁员能够一箭三雕,方案从理念到措施到实践都近乎教科书般完美。但是,事实是“企业经营不相信眼泪”,从案例的表述来看,吴起不但没有达到一箭三雕的效果,反而自取其辱。吴起至少有三大不足:首先,还是没有脱开民营企业家的私心,人员调整时对亲戚和普通员工并不是一视同仁,对所有亲戚“补偿和善后得当”,而对普通员工是无情的辞退;其次,正如秦明所说“您在辞退我部门员工的时候,不知道为何不让我决定谁走谁留,我感觉自己已经无法掌握自己的团队”;第三,“既然要进行调整,辞退您认为不合适的人,那就要稳定住留下的人,如今公司又要大幅削减大家的提成,大家做销售的靠的就是提成,我觉得控制成本也未免做的太过了。”

  做出以上分析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实际上吴起这样的老板是不可能有能力带领他的企业顺利度过冬天的。与其说企业面临冬天,倒不如说我们的企业家正面临冬天。不是能办个工厂,赚点钱的人都能成为企业家的。作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的熊彼特曾说过,企业家的特质是创新和承担风险。

  所以马云说的对,“一个伟大的公司绝不仅仅是因为能抓住多少次机会,而是因为能扛过一次又一次的灭顶之灾。”一个企业之所以遭遇冬天可能不完全是因为缺乏一个企业家,但是一个企业能否度过冬天,摆脱危机,一定取决于是否拥有一个企业家。马云作为企业家做企业的原则是“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他说,首先阿里巴巴集团要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其次阿里巴巴要打造全球最佳雇主公司。

  还有巨人集团的史玉柱曾经面临的危机可能没有多少所谓的“企业家”能及。当年巨人危机,他的大多数下属却拒绝离开。直到今天,巨人的高层管理团队,除了财务总监和研发系统的高层之外,都是跟随史玉柱多年的旧部。史玉柱如何能够让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不离不弃?他自己的回答是,他一直在内心深处尊重他的工作伙伴,而且,他总会让每个员工都分享到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给他们的回报,应该大于他们多数人的期望”。

  看到以上两位真正企业家的所作所为,东施效颦的吴起会被危机所累就自然有他的道理了。“二十一世纪人才最贵”,这个连黎叔都懂的道理,民营企业家吴起却不懂。什么是最贵,从财务报表的角度来看人才的薪金是成本费用,但是从企业家的角度来看人才是资本和价值,作为一个老板在危机到来的时候,不依靠人才,不依靠资本去取胜,而是拘泥于确定性收益,焉有不败之理。

  因此,在这场危机里倒下的也许不是那些大大小小的企业,而是那些名不副实的企业家。那些只为眼前利益而没有长远考虑,只为蝇头小利而不顾员工福利的企业家也必然看不到来年春天的太阳。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