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免费期权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30日 20:33  《当代经理人》

  银行家们不合理的薪酬机制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溃,然后这些人还要再心安理得的继续拿到属于自己的高额奖金。地球上竟有这等好事?没错!

  文/子昱

  2008年美林净亏损额膨胀至276亿美元,却有11位高管获得了超过1000万美元的现金加股票,还有149位高管薪酬超过300万美元;美国前财长罗伯特·鲁宾从花旗集团获得近1.15亿美元报酬,却没有人做出向其追讨这笔资金的任何努力——只有瑞银成功地从某些前高管囊中索回部分过去发放的奖金。表面上看,银行业这一桩接一桩的不公平的怪案复杂得令人捉摸不透,实际上剥去所有复杂的伪装,复杂案件本质上只是简单的重重投影。简单来说,就是银行家们不合理的薪酬机制导致了金融体系的崩溃,然后这些银行家还要再心安理得的继续拿到属于自己的高额奖金。

  地球上竟有这等好事?没错!而这种制度赖以运行的基础,就是依据一种叫做“免费期权”的机制。一直以来,在银行家眼中,股票期权一直被赞誉为是“将高管薪酬和股东利益一致起来的重要工具”,但现在人们越来越怀疑,这是否是一种只享受利润但不承担亏损的薪酬机制。因为实际上,股市上涨与高管的业绩常常没有太大关系,但他们却一直享受着奖励——这就是“免费期权”。另外,在免费期权的机制设计中,一般是在每年年终授予期权及股票奖励,这就隐藏了另一个巨大的缺陷:在对高管进行奖励之时,公司或其股东还远不能判断其经营决策是否能带来收益。众所周知,华尔街一般以一年为一个奖金发放周期,这和金融业“大约5至20年”的崩盘周期相当矛盾。所以,缺乏远虑也没有近忧的银行家们在做决策时,总是大量押注崩盘概率较小的交易,从而累积起了大量的风险头寸,并最终导致了金融危机。这就是银行业总是周期性的发生相当于过去所有盈利的亏损,历史上从未真正赚钱(但银行家们却大发横财)的真正罪魁祸首。

  要想避免下一次金融危机,华尔街就势必要在两大方面——高管薪酬和股票期权的运用上,进行根本性变革。在此方面,要遵循的原则其实很简单:让银行家的激励方案真正符合激励机制,让他们真正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而非无辜的纳税人。简单的说,就是消除免费期权的不对称性的反激励——让企业家因实现盈利获得奖励,同时也要因录得亏损而受到惩罚。而当前华尔街普遍实行的激励方案显然更倾向于鼓励风险隐藏和延迟崩盘,这与真正的“激励”机制是背道而驰的。

  好在已经有国家和公司开始行动起来。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公布了其计划实施的银行家薪酬监管方案的四条原则:不会为失败提供奖励;奖金将基于长期表现;如果后来盈利下降,奖金将被“收回”;银行的奖金方案将受到监管机构监督。这相当于从制度上掐住了“免费期权”的脖子。此外,一些银行已纷纷宣布:如果某些雇员负责的交易日后出现重大问题,那么其远期奖金将被银行收回。监管机构和投资者也在引入诸多措施,强化薪酬和长期绩效之间的联系,比如设定出薪酬上限,或者在员工退休前禁止其出售股票和期权。

  令人头疼的是,无论衡量银行家表现的期限有多长,如果不能精确定价风险,就很难给他们以正确激励。如果政客们希望降低未来发生金融危机的概率,他们应该消除风险错误定价背后的结构性原因。虽然这难以做到,但实践出真知,“制度”将随着不断修正而获得“灵魂”。最保险的做法是,在缺乏有效约束情况下,永远别把钱托付给可能获得奖金的人打理。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