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兰世立的宿命:国营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水土差异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9日 10:57  南方周末

    作者:张小平

  作为同样亏损的航空公司的老总,东航总经理刘绍勇春风满面地登上了“2008央视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台,而在春寒料峭中,东星航空董事长兰世立却为了避免登上“2009中国落马富豪榜”而绞尽脑汁、四处求援。

  在中国民航业,众多航空公司及其老总之所以遭遇不同的境况,根本原因就是在于国营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水土差异”。

  在过去30年时间里,弱小的民营资本一直试图挑战强大的国营资本,比较典型的“战役”有1987年的反对“双轨制”、1996年的“国退民进”浪潮、2003年的民企“重型化”运动等,但其凌厉攻势却在一次又一次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倾斜面前土崩瓦解。

  电信、电力、能源、金融、民航等几大产业,是国家明文规定的国有资本垄断产业,自然不会轻易让民营资本觊觎。在前几年,趁政策稍微松动之机“擅自闯入”民航业的民营资本,从冒头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国有航空公司的挤压:东星航空2006年5月刚刚成立伊始,便遭到了8大国有航空公司联手各大旅行社、机票代理商发出的“封杀令”;同样采用了“旅游+航空”模式的上海春秋航空,在上海至烟台航线上推出199元特价机票,但仅仅4周就被迫取消;而基地在天津的奥凯航空在首航时,也曾遭遇过其他航空公司的联手抵制……如今,正是金融风暴肆虐之际,既无法取得政府注资,又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民营航空公司,恐怕最终难以逃脱被“驱逐出境”的狼狈下场。

  对此,冯仑早就告诫过:民营资本最容易被国有资本湮灭的,就是擅自闯入国有垄断领域,这些地方民营资本非请莫入,千万不要试图与政府用金钱来角力。

  如果把兰世立今天的困境,归结于金融风暴和大型国有航空公司的前后夹攻,那么,他完全可以及时“断臂止血”、夹缝求生,也不至于让整个东星集团和自己陷入绝境之中。但生性嚣张的兰世立,自然不屑于这种敛眉低首的言行。面对滚滚而来的国企垄断化巨轮,他如螳螂般扬起了自己的双臂。兰世立把自己逼入绝地并图谋着一次反击。

  当然,即使没有这一轮气势汹汹的金融风暴,也没有这一波咄咄逼人的国有垄断化浪潮,兰世立照样危机四伏——他左支右绌的经营、漏洞百出的管理、无所忌惮的行事、目空一切的为人,都将成为他自己的“绊脚石”。

    相关专题:

    东星航空重债停飞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