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快公司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06日 16:18 中国经营报
谢扬林 战略龙门:新能源战略 解说词:新能源企业凭借着资本的东风与追捧,在过去的三年表现出了“风”速与“光”速的发展。这是一个快公司迭出的行业。与此同时,传统企业,特别是汽车企业在新能源的问题上面临着未来战略的选择。 跃动力:全球共同关注的需求,财政、税收、政府采购、消费补贴等政策支持。 水阻力:价格是新能源推广最大的阻力。 这个时代的财富故事正以一种一幕未落,一幕又起的速度发生。踏着2007年最后的钟声节奏,圣诞过后的第一天,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一上市就被热炒。138元的开盘价刷新了中国股市新纪录,当天最高冲至160元,直接产生了28个亿万富翁。这距离2005年底无锡尚德IPO创造出当时的首富施振荣不过两年。 新疆金风的概念是风能,无锡尚德的概念是太阳能,与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能等一样,它们的头冠上有一个共同的标签:新能源。其中,风能、太阳能与生物质能当下发展较快。 如风的“快”公司 作为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制造商,过去7年,金风的年增长速度达到了100%,因为新能源的缘故,这家才9岁的公司就这样走到了商业舞台的前沿。 9年的时间,在新能源的公司上市传奇中,其实已经不算是“快”公司了。一年半前,浙江昱辉阳光能源公司登陆伦敦证交所时,从创办到上市,只用了14个月。 中国的新能源“神话”始于施振荣,他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成为了中国首富,然后,无锡尚德像一个魔咒,各路资金颠覆着行业的轨道。 南京中电电气的陆延秀被视为继施振荣之后的另一个神话。3年前,他找来施振荣的同门师兄赵建华组建了中电光伏,然后打造了6条太阳电池生产线,产能仅次于无锡尚德。只用了1年时间,私募资金的进入就让赵建华身价过亿,3年后的2007年5月,中电光伏在纳斯达克上市。 除此之外,两年多来,新能源中的光伏企业海外上市的公司还包括苏州CSI阿特斯、常州天合、江苏林洋、江西LDK等近10家。同样在无锡,一家叫二泉的公司在一年前投入了1.5亿元用于太阳能。 而在太阳能热水器方面,成立才8年的连云港太阳雨公司,以年均50%的增长速度直追皇明。因技术起步晚,这家公司不惜重金从澳大利亚请来“世界镀膜之父”哈丁博士作为首席科学顾问。 投资专家钱学锋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新能源犹如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创造“百年难遇”的投资机会,从2007年起,引起全球投资界,包括股权私募和创投界的强烈关注。在美国硅谷,一流的风险投资基金Klein Perkins就联合戈尔创立了专注清洁能源技术投资的公司 Geenration X。不久前,《财富》评选出的全美十大新能源公司,几乎都有各大VC基金投资的身影。 2007年年初看到江西赛维LDK成功登陆纽交所,到2007年年底目睹金风科技股价“直冲云霄”,钱学锋预见,新能源技术和投资项目,依然会在2008年继续其“风头”。 八方公司的产业“冲动” 在批评者看来,金风的股价被严重高估,并且面临华仪电气、东方汽轮等行业竞争,但这并不能阻挡资本的热捧,在国信证券分析师彭继忠看来,价格与金风的基本面已经没有太大关系了,真正的原因是资金对风电概念的兴趣。 在路演的时候,金风董事长官武钢这样描述着风电的未来:“风力发电将成为全球最有魅力的产业之一。中国的风能总资源在20亿千瓦以上,是印度的30倍,德国的5倍,但是目前的产能只有印度的1/2.5,德国的1/8。”而更为诱惑的未来是,在国家的2015年规划中,那些能源使用在500万瓦以上的企业,届时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要在总能源的8%以上。而在2020年,国家的目标是可再生能源将占到能源总量的10%。 在更广泛的范围,除了这些新生新能源公司,各方的力量也在磨刀霍霍。一个月前,Google不顾华尔街分析师对其偏离主业的批评,声称将在2008年投入数千万美元用于太阳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的开发。在公司总裁拉里·佩奇的构想中,未来Google将能提供10亿瓦电力,每度价格降至3美分。从生产成本与价格上看,这是一个目前还找不到解决方案的挑战。那不光是应对Google每月200万美元电费账单的事情。在新能源成本的技术研发上,化学领域的陶氏化学公司的战略目标是,通过材料将太阳能的光电转化成本降至6美分/度电,那同样还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1973年的石油危机出现后,曾催生了新能源的开发热。但是价格一直是新能源应用的瓶颈,尽管过去30年,光伏发电由每度5美元的成本下降到了0.3~0.5美元,但依然是传统煤电的5~10倍,生物质能的发电成本是煤电的两倍,风能发电成本也高于煤电。在能源极度短缺的日本,夏普、三洋、京瓷、三菱等企业,在国家政策扶植下,新能源取得长足发展,但在2005年扶植政策缩水后,产业立马出现低谷。 就像每一位大学校长都不会说不缺钱,中国介入新能源领域的公司一方面在向政府要政策,另一方面快马加鞭地布局。 不用说早在新能源下注的日本企业,以及通用、西门子投入的风能,壳牌、英国石油投入的光伏电池。连爱立信也在基站中开始使用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在没有稳定电源的尼日利亚边缘地区,爱立信就用麻风树籽供电。 在国内,中芯国际投产了太阳能硅电池芯片,宣称在5年内投入10亿元;做西服的宁波杉杉,投资组建了杉杉尤利卡;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重组了保定天威,打造保定“中国电谷”,选定了风电、光电等27个项目;中粮在广西投资14.6亿元建燃料乙醇的生物质能项目;做家电的荣事达选择起薄膜技术,要打造太阳能产业链。 新能源的战略“路径” 在光伏电能的实现中,薄膜技术与多晶硅是两种不同的技术。在薄膜技术上,我国要比国外落后10年。以无锡尚德为首的公司多选用相对成熟的多晶硅技术路径,在资本的发酵下快速成长,但也难免不陷入困境,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在此类技术的光伏产业中只有中间,没有两头。 多晶硅从硅原料中提取,纯度要求在99.9999%,核心技术掌握不在国内企业手中,这使得我国90%的高纯多晶硅需要从国外进口,与此同时,这些光伏企业产品90%的市场也在海外。如今的困境在于,多晶硅在几年时间价格暴长了近10倍,与此同时,包括德国在内的国家,也开始更在意扶植本国企业,市场拓展变得更加困难。无锡尚德副总经理解晓南表示,国内市场不能启动,非常着急。施振荣则在2007年在日本举办的世界光伏大会强调认真对待硅供应问题,并呼吁太阳能电池产业链上所有人士为提高转换效率和降低成本而努力。 新能源公司有收获,有困惑。那些与新能源相关的行业同样是有困惑,有希望。最相关的当属汽车行业。2007年11月,当《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出台后,一种观点认为,它将打破汽车行业的游戏规则,中国汽车企业将有机会参与重建世界汽车格局的机会。 无论亏损还是盈利,各汽车厂商都在新能源汽车上有所表现。之前,通用汽车董事长兼CEO瓦格纳就放出话来,要斥资2.5亿美元在中国建汽车新能源研发中心,首款混合动力车也会在2008年在中国上市。在这位被丰田穷追猛打的CEO看来,燃料电池车将在2012年实现商业化,而在5年后,通用在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将占公司总销量的50%。尽管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一直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话题。 本土的汽车企业奇瑞、长安、吉利并不因研发实力的悬殊而放弃,尽管在市场面前,它们还是困惑,奇瑞3年前研制出了新能源汽车,迟迟不敢上市,但是现在,它计划在2010年以后20%以上的车型将采用新能源燃料。 上汽希望将燃料城市客车产业化,在这家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目标”中,2008年将小批量生产新能源汽车,同时加快氢燃料汽车的研发,201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5万辆。其中95%是混合动力车型。由于成本的原因,混合动力被多数人认为是当前最为实际的战略方向。 《经济学人》推荐 2007年度最佳商业书籍 1.《最后的寡头:拉扎德·弗雷莱斯公司秘史》(The Last Tycoons:The Secret History of Lazard Frères & Co):一部讲述无止境的野心、数十亿美元财富、波谲云诡的权力斗争和不为人知的丑闻的故事。 作者:威廉·科恩 内容简介:一家投资银行是如何为富家权贵提供企业顾问服务的。这种经营方式不取决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取决于人的大脑。威廉·科恩曾在拉扎德公司工作过。 2.《从高目标到雇佣军:美国商学院的社会转型和管理职业未兑现的期待》(From Higher Aims to Hired Hands: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of American Business Schools and the Unfulfilled Promise of Management as a Profession) 作者:雷克什·库兰纳 内容简介:哈佛商学院教授讲述的管理学如何迷失了方向的故事。 3.《最底层的十亿贫民和贫国:最贫穷的国家为何日益衰败?如何来拯救?》(The Bottom Billion: Why the Poorest Countries are Failing and What Can Be Done About It) 作者:保罗·科里尔 内容简介:如果想帮助穷人摆脱困境,你必须读这本书。 4.《格林斯潘回忆录动荡年代:新世界探险》(The Age of Turbulence: Adventures in a New World) 作者:阿兰·格林斯潘 内容简介: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回忆录,虽然没有什么令人惊讶的内幕,但值得期待。 5.《维基经济学:大规模协作如何改变一切》(Wikinomics: How Mass Collaboration Changes Everything) 作者:唐·泰普斯考特、安东尼·威廉姆斯 内容简介:讲述网络社区的出现如何彻底地改变了商业模式。 6.《黑天鹅:百年一遇的冲击》(The Black Swan: The Impact of the Highly Improbable) 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里布 内容简介:华尔街操盘手如何在出乎意料的权利下变成哲人。 7.《亿万非富翁:菲尼如何默默赚得并捐出大笔财富》(The Billionaire Who Wasn't: How Chuck Feeney Secretly Made and Gave Away a Fortune) 作者:康纳·欧克莱瑞 内容简介:讲述爱尔兰裔美国富商恰克·菲尼是如何秘密建立一个商业帝国并给慈善事业带来革命的故事。 8.《善的力量:六大法则造就高影响力的非营利组织》(Forces for Good: The Six Practices of High-Impact Nonprofits) 作者:莱斯利·克鲁奇菲尔德、哈瑟·麦克利奥德·格兰特 内容简介:随着非营利组织重要性的日益增长,妥善和高效地管理这类组织也变得越来越迫切。本书以具体案例告诉人们如何让这些组织最好地发挥作用。 9.《超级数字天才:为何数字式思考是变得精明的新方法》(Super Crunchers: Why Thinking-by-Numbers Is the New Way to Be Smart) 作者:伊恩·埃瑞斯 内容简介:本书生动清晰地分析了大量数据的积累是如何改变商业和决策行为的。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