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搅动城市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3日 16:18 经济观察报
赵茜 人人都是策展人 《周末画报》生活版主编叶晓薇简直累极了。作为深圳建筑双年展众多的策展人之一,她这次有一个叫《AShop》的展览。她和她的《AShop》团队从机场直奔展场,检查展品,紧接着布置。如果说《AShop》的概念是他们团队长期站在时尚圈风口浪尖的灵感迸发,布展就是纯粹自给自足去做策展人的新鲜体验。她的助理是个漂亮时髦的姑娘,直接带了一整套参加party的时尚行头,穿上细高跟的漂亮鞋子,心里还想着怎么请工人们赶紧把展场布置停当后好晚上参加party。到现场却发现,组委会派发的展览经费在购置了展览需要的包、租用了展览时要用到的电视机,印制了派发的传单之外,已经所剩无几。请工人拆箱子刷墙卸货都太奢侈了,远远超过预算,结果大家只能直接挽着袖子自己开干。2007深圳·香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开幕的8号那天本身已经是“深圳速度”的极佳注解,早上10点钟总策展人马清运还只能对着勾勒出点线条的一扇白墙或者完全是空厂房的一隅导展,下午四五点钟,展场已经声光电齐全地热闹开锣。 总策展人马清运给双年展定的主题是 “城市再生”,用“人人都是策展人,策展人多过参展人”的思路运作。展览前他给叶晓薇打电话说双年展,叶晓薇说,深圳的消费很有代表性,城市和消费怎么分得开,我来做个跟时尚有关的展览。在这个“人人都是策展人”的展览上,参展人不止建筑师,也包括时装编辑、设计师、艺术家和城市活动的积极分子。 《AShop》的一边紧接着另一个策展人JeroenKoolhaas策展的《鞋》,鞋子叫UnitedNude,由建筑师库哈斯的侄子RemDKoolhaas和英国萨默塞特郡一家鞋商的后裔GalahadClark一起创建,外型上看上去有像椅子的,也有像某个建筑的。果然鞋子的设计上采用了大量建筑设计形态和相应的结构力学设计原理。《AShop》和《鞋》并不是一个展览,不过一边是这个城市出现的A货店的戏仿,一边是西方设计在中国生产的创意产品,两相比照,耐人寻味。 由深圳本地建筑师李程和媒体人白小刺发起的《公共自行车计划》(参见本报2007年11月19日 《一个城市和它的悦行理想》)是这次展览中几乎“惟一”给同为策展人的欧宁留下深刻印象的项目。他自己租了两次车,以车代步穿梭在几个展场间,“非常方便”。展场之外那一小段刚开辟不久,涂成红色自行车道自然也为“悦行”打下了极好的注脚。用来租用的自行车几乎都才拆包,没有锁,押押金免费骑车,可停泊在展场周围4个停泊点任意一个的模式一开始还是引起不少人的疑虑。有的人担心没锁会丢车,但停泊点的设置和展场的分散令那些开始想租但有疑虑的人后悔了。租的人一多,人手紧缺,他们先请朋友帮忙,最后不得不聘请附近的大妈做全职的“看车工”。白小刺说展览前他们希望通过义工来参与其中,但实际上大家都有全职工作,根本不可能照顾全面。鉴于实际情况,开幕时6个停车点减到4个,在开幕之后这个点可能还会减到两个。 与第一届双年展明显不同,“市民”参与作为构成一个城市的基本元素,其作用在《AShop》和以《公共自行车计划》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导展手册中,根据马清运的策展思想,这种展览形式被描述得更加清楚“严肃的、好玩的、抽象的、学术的、文艺的、与城市相关的、与城市无关的——五花八门的概念都将重新变成深圳的思考焦点。全新的展览形式将有效利用一切媒介,从绘画到摄影到现场表演,到影像,到声音旅行。” 实际上,这种“有效利用的媒介”还包括涂鸦,前面说过的JeroenKoolhaas还当过导演、制片人、摄像师和剪辑师,间或还玩涂鸦,他和DreUrhahn曾经合作了一部反映巴西贫民区生活的纪录片,贫民区涂鸦在他的片子中,恰如给贫民区刷上的一层亮色,可以改善社区环境。DreUrhahn这次用二楼的一整面墙画了幅一眼就看得出城乡差异的涂鸦,不过他对中国的概念还停留在过去,画面上立着一个还穿着四个兜蓝中山装类似乡村干部的人和一个在大机器边穿粉色衣服的工人,脸上都挂着一副轻松不起来的表情。一问,果然四个兜的是农民,大机器边的是工人。与此相比,厂房之外的几面专门立起来用来涂鸦的墙则完全是目前80后画家最喜欢的卡通魔幻派,果然跟“城市相关”、也“与城市无关”。 “策展人比参展人多”的智慧无时不刻化身为实际的标语出现,这些标语用黑粗体印刷,取材于马清运发给策展人的十个问题,出现在主展场的每一级楼梯中间、墙壁和属于这次双年展出版范畴的300种出版物,报纸、小册子和各种画册上。在另一个A5展场,高高的厂房垂下整面的条幅,上面摘录了经过筛选后更精华的策展思想,整面的条幅和那些宣言式的语录造出了一种让人发晕的震撼效果。 不止是建筑方案 9号将近1点,一场有关生计/生态(eco/eco)的论坛在延长半个多小时后终于结束,一边的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Joshua等得不耐烦,他和台中东海大学的刘舜仁2点钟就要接着组织带来的学生进行 《冲关游戏:台湾海峡地图志》,时间太紧。 东海大学建筑系的教授刘舜仁聊起他们这次带来的展览 《台湾海峡地图志》,如果不看那些极度简略,更适合建筑业内人士观看的各种复杂线图,光听刘舜仁谈起与这个项目相关的一年多以来的研究,你会发现建筑学的研究已经不再停留于一个单一构造和形式的范畴,这研究涉及地理、区域、气候、洋流、民俗、宗教等等范畴,完全打破了建筑的界限,和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一脉相承。在地图志之下,当各种调查数据汇总之后,你可能会惊喜地发现,台湾海峡的名产乌鱼子和兰花已经不限于昂贵的食物和可盈利的植物,它将在这个地图志中重新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从而最终促进城市个体、城市和城市、城市和区域之间的经济互动。这个目前还限于理论的研究最后会对城市形成什么样的影响还不好说,刘舜仁希望能够寻找到合适的具体项目能够加以实施,以便证明它未来的作用。“目前可能可以实际合作的项目是与漳州的一个房地产商人。” 厂区再生 展览的场地在华侨城几处清空的厂房内,上一届建筑双年展的展场也是这样的厂房,现在已经规划为新的创意园区,变成了由咖啡馆、餐厅和画廊。华侨城集团规划设计部的副总监尹纾解释说 “创意园早先也并没有什么大型企业聚集,只不过是一个工业区,一般人都理解为康佳背后的一片厂区而已,现在的当代艺术中心以前是个家具厂,后来还改过羽毛球场等临时用途。”一位在豆瓣上发帖通知大家展览消息刚参加工作的姑娘“密码”说,她第一次到这个地方还是2004年年底第一届大声展,自那以后,这儿给她最深的印象就是“变化”。“华侨城属于深圳较高级的住宅区,离华侨城不远的蝴蝶谷,一套200平米的房子去年要2000万,还不知道今年是什么行情。” 厂区的改造具体而微,2005年在双年展展出 《城中村》的都市实践建筑师事务所受委托做出改造的大规划,主持建筑师刘晓都在调研后认为“华侨城东部工业区厂房的历史和建筑价值并不高,所谓保护性改造是没有特别意义”,也“因此它具备更大的改造自由度和临时性的特质”。今年年初,它消费和生活的味道才从一系列新开的店中体现出来。尹纾说:“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创意行业人士包括众多的建筑师们和未改造的厂房里工作的工人,是相互独立却又还会发生联系的不同群体。”与北京798不同的是,这的2/3的区域都在照常生产,工业的痕迹照样在加深,并未被创意产业的风头盖过。但是“创意产业的进驻后,创意产业之后的建筑师、设计师和与他们共存的产业工人有一个矛盾却又和谐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显然是被看到了。展区的生态在物质形态上无形中成为本届双年展“城市再生”主题的恰当体现。香港方面的策展人刘宇扬业发现了上一届展场的变化,只能用“迅速”来形容这种改变的速度。头一次参展的刘舜仁显然没有机会进行这样有趣的对比,他只能仔细看展,但是展览太“生猛有力,让我发愣的东西很多。但可能会出现一个让大家惊喜的问题的答案好像很少。”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