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制度制服戴尔 我们学到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6日 11:14 中国财经报

  何玥/文

  全球著名电脑制造商戴尔公司,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目前遇到了一些麻烦。一方面,戴尔公司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从2005年至今的多次调查;另一方面,由于戴尔公司多次财务报告逾期未向该委员会提交,导致纳斯达克可能取消其股票继续上市流通的资格。迫于以上压力,戴尔公司近日提交了从2003年到2007年第一季度的修正的财务报告,报告显示该公司净利润共减少了9200万美元。

  戴尔公司违背了哪些会计规定

  1.美国

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戴尔公司的调查发现,其违背了收入确认原则中软件收入确认准则,该准则的适用范围是销售软件和其相关售后服务的后续收入确认的情况。该准则明确规定对后续收入的分段确认必须有确实客观的证据和客户所提供的公允价值作为前提,否则是不允许分段确认的。戴尔公司在没有确实客观证据的前提下递延软件销售收入而在以后提供软件支持期间摊销。这显然违背了美国会计准则,有操纵利润之嫌。

  2.戴尔公司违背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制定的财务报告收入确定原则104款中收入确定的时间。戴尔公司在以下两种情况提前确认了收入:(1)尚未完成向客户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环节;(2)尚未转移物权和风险。除此之外,戴尔公司存在着在物权和风险之后延迟确认收入的情况,以上两种情况均可以根据公司会计年度的费用情况调节利润。

  3.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维修期会计处理方法的规定,戴尔公司违背了维修递延收入和维修债务的确定方法。在对维修递延收入的确认方法上,这需要估计维修延长期的时间。戴尔公司在维修延长期的时间判断上发生了职业判断错误,导致其时间短于其实际合同期间,导致收入虚增。在维修债务即维修期所计提的

准备金的方法同样存在一定问题,如提取了维修期准备金但没有向损益表中释放;又如2006年5月提取负债项目下“维修期准备金”覆盖的维修期限是1.13年,而2003年5月其覆盖的维修期限是1.28年,显然2006年5月比2003年同期减少了准备金的确定金额,导致戴尔公司2006年负债的低估,从而提高利润。

  戴尔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问题

  随着美国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问世,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对企业的内控有效性和内控程序进行披露,这无疑有利于企业管理层加强对自身会计行为的监管,保证真实公允披露企业的财务信息,保全投资者的利益。而戴尔公司对2007年以前的财务信息披露没有进行非常有效的管理,其主要原因是管理层没有创造自行监管和控制的氛围,同时没有强调严格遵守美国会计准则的要求,而且对相关会计人员的培训不及时和充分。由于公司管理层没有要求严格按照美国会计准则披露财务信息,特别是在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的编报程序上,导致会计人员在会计分录、账项调整、递延负债、准备金和营业费用方面违背了会计准则,导致2003年至2007年财务报表数据出现问题,影响财务信息使用者进行投资决策,导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其重述在此期间的财务报表。

  对我国上市公司监管的启示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诞生,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不可否认的是,类似戴尔公司的一些做法在我国是存在的,如披露的信息重形式不重实质;披露的信息避重就轻,等等。由于上市公司在披露信息方面占据有利地位,形成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我国的监管部门采取了一些手段进行治理,但还是存在诸如发现问题不及时、惩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通过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戴尔公司的监管过程,对我国上市公司有如下启示:

  1.企业管理当局应加强内控管理,创造会计人员遵守会计准则的企业文化,以遵守会计准则为己任,增强企业的信誉和树立行业典范。

  2.企业管理当局应重点监督在会计期间结束之时,是否有调整账目,虚增利润,为满足财务指标预期而进行财务数据欺诈的行为。如果发现问题,企业管理当局应及时询问情况并采取措施。

  对我国监管部门而言,可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

  1.针对不同行业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行业差别影响财务数据造假的不同类型。对于电脑高科技行业,通过对收入确认的不同时间、对递延收入和维修期准备金预估的负债项目来调节利润,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项目。对于工业企业,可能应收款项、存货和固定资产的管理更为重要。

  2.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报告。通过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出具内部控制报告,加强企业内部自身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采取适当的举措。

  3.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要通过鼓励利益相关者有效介入公司治理来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通过严格控制公司财务报告在企业内部的流程,增强财务人员的独立性。通过设立独立董事和监事会,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无论是在国际,还是在国内都是一种很难杜绝的现象,对其治理也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我们必须要对这一问题有充分而清醒的认识,必须从源头抓起,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逐步建立起切实可行的监管机制,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我国

资本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