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超市就是剧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6:59 《中国商人》杂志
从金边银角走到田间地头,从农村跑回城市,卖货郎程军挑着担卖超市,如今卖了70多家,每年销售额八十个亿。在洋超市、本土超市林立的武汉,能够傲视群雄。程军有一句原创名言:办超市你没有新点子,干脆就辞职! 70岁太婆超市卖鸡汤 湖北武汉汪集镇的吴太婆,煨汤手艺炉火纯青,肉嫩汤鲜,途经吴太婆的鸡汤铺,香味扑面而来。70多岁的吴太婆卖鸡汤方圆十里小有名气,鸡汤铺几平米的小棚子里,每天都有开着宝马奔驰前来喝鸡汤的客人。 喝汤的客人都连声叫好,可有客人一进门,看端上来的鸡汤就先挑刺:“橙黄橙黄的,油亮油亮的,是不是油多了一点?” “喝鸡汤别看油多,鸡汤味道喝了才知道好。”奇怪的是这位挑剔的客人每天都来喝鸡汤不说,甚至还找上门,天天往吴太婆家里跑。 这位神秘客人名叫程军,是开超市的,当他悠闲地喝着鸡汤时,他的超市正处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因为程军的超市正在跟人打价格战,没有硝烟的战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你今天两块,他马上一块五,两分钟之内价格就会变,谁心里都明白,价格战打下去是两败俱伤,但是程军的超市已经进退无路。一面是家乐福,一面是沃尔玛,四面八方把程军的超市给包围了。大家都很着急,这能不能支撑下去呢?当大家都着急万分时,程军却不见人影,他好像胸有成竹。 都乱成一锅粥了,胸有成竹的程军却在悠哉悠哉的喝鸡汤、跟吴太婆套近乎呢。从这鸡汤里,程军看到了应对激烈竞争的灵丹妙药。据说汪集鸡汤有两百多年的历史,非常讲究。鸡,要用汪集当地一年以上的土鸡,重量在二斤八两上下;水,要用18米以下深井的汪集水,有丝丝的甜味;至于熬汤,必须用土罐在煤球炉的慢火上熬七、八个小时……出来后的鸡汤香飘四溢,程军闻香识太婆,找上了门。 程军请70多岁的吴太婆出山,让百年鸡汤进驻他的超市。可吴太婆连超市是做什么的都不清楚,直接拒绝:“不做,我的生意忙的不得了,我没有这个想法。”程军回忆说:“记忆中我去了三四次,然后我就想,怎么才能打动她呢。” 程军一厢情愿三顾茅庐吴太婆也不理会他。吴老太也打着算盘:超市有什么好的,跑很远去武汉,还得给你交钱,不去!程军拍胸脯保证:“我掏钱买你的鸡汤,卖多少你甭管,卖不出去我自己喝,绝对不亏你。我什么都准备好了,你就去我的超市看看吧!” 将信将疑的吴太婆一到超市,程军直接就把她带到了一个冰柜前:“这就是我的冰柜,很大的冰柜,这是我给你准备的,放你鸡汤的冰柜,每一台要几百万。”吴太婆看超市耳目一新,嘴上松口了,可麻烦的是她一个字都不认识,什么都不知道。“我就派一个专人给她办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产品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商品条码、都是我派人给他办的。”程军做好了所有的准备。 折腾了将近一个月,吴太婆的鸡汤终于进入了超市。程军在媒体上一通轰炸,说历史、讲工艺,把小棚里出来的百年鸡汤精心包装了一番。 鸡汤的相关宣传铺天盖地,报纸、电视都在报道,过了十多天,卖场就打电话给吴太婆:“你们送鸡汤来,鸡汤卖完了。”当时吴太婆不相信,但别人都说是真的。 有了文化味,鸡汤一下子火了,两年时间,年近八旬的吴太婆成了百万富婆,在程军超市每天鸡汤能卖到上千罐,号称“楚天第一汤”。 汪集镇当地后来兴起了一股煨汤热,形成了从养殖到卖汤的一条产业链,最火的时候一年产值近亿。当年程军从鸡汤中悟出的门道,套用他的一句程氏名言:我们不打价格战,我们要打特色战。 吴太婆的鸡汤是特色战的前奏,程军接下来组织了几十人的“买手队”, 不再坐等供货商上门,而是大江南北的东奔西走,尽往田间地头钻。程军解释:“采购叫买手,我们觉得应该从采购这个环节入手,来一次采购革命。自古的绝技在民间,我应该带头去找市场的感觉、顾客的感觉和消费者的感觉。” 程军是自封为“第一买手”,一圈跑下来,山东的苹果、神龙架的猕猴桃、洪湖的鸭蛋、孝感的麻糖,各种各样的民间宝贝都让他淘来独家经营,最重要的,这些都是货采源头,没有中间供货商,所以成本低。程军一高兴,开超市就像复印一样,某个月8号、18号、28号程军连开三家,谁跟他竞争他也不怕,经营老手的魅力让人称赞,但是程军一年之前,还是个初出茅庐让人看笑话的门外汉。 专在乱石滩上建超市 1998年,武汉百货业正是硝烟弥漫,内有本土三大百货巨头明争暗斗,外有洋超市家乐福虎视眈眈。而程军所在的中百百货还只是处于第二梯队的行列,被挤在江汉路的一个角落蓄势待发,程军只能披挂上阵:“我害怕,我很害怕的,就怕我做不好,我不会做。” 想借此异军突起,整个集团决定从百货业转做连锁超市,可程军从营业员做到办公室主任,做了十几年突然转行做超市,能行吗?“我很着急,就去翻书,翻到一本外国人写超市的书,写的第一条是:开超市第一重要的因素是选址,第二重要的因素是选址,第三重要的因素还是选址。”程军琢磨着武汉这么大,选哪呢?几天之后有了主意,但是他选的那个地界,大家一看都说程军疯了。 程军选的是一个偏僻的地方,那个地方都是田地,周边都没有房子,有些小棚子周边都是泥和坑。程军选在这个地方,选了谁来,能不能卖钱?就在大家还没看明白程军的意思时,他又宣布了一个更加令人匪夷所思的决定:“我们把一楼全部拿来做一个停车场。” 黄金地带的面积怎么做停车场?连人都没有的地方,有多少人来停车子呢?这么大的停车场要停多少车子?没人看出程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其他商场超市都开在繁华的闹市区、市中心,可程军选的地分明就是乱石滩,还把寸土寸金的一楼做成停车场,似乎是自寻死路。程军第一次办超市,选址选了没人的荒凉地,还把黄金地段的一楼做为停车场,有人等着看笑话,说这超市肯定得完,四个月后,程军的第一家超市开业。 大家都没有信心,觉得周边都没有居民,谁来买东西呢,自信满满的程军也感触:“开业的前一天非常紧张,我晚上都没睡觉,确实是不能睡。”1998年6月,程军的第一家超市一开门,所有的人都傻眼,来了很多人,这些人都从哪儿冒出来的,大家都感觉奇怪。 程军看到这个场面:“赶快发加班工资,第一反映生意太好,收银员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在收银台上不能下来,我们赶紧送茶水、干粮、面包给收银员。” 开业当天,程军的第一家超市收入突破80万元,新手出招真叫人看得目瞪口呆。其实,程军走的每一步棋都在精明算计着,选址叫做“金边银角”。不在闹市区、繁华地带争地盘、争顾客,选的是城乡结合部、建设中的居民区,人气是越来越旺,钱也一天比一天赚得多。至于停车场,程军看得更长远:“我们先把一个模式做出来。模式很重要,如果这个模式成功了,以后我们可以复制。只有超前,才能赚钱,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 乱石滩上盖超市赚钱,“金边银角”的模式一出,打着特色牌,几年下来程军的超市开到了20多家,跟其他竞争对手开始平分秋色,可好景不长,程军的超市有点四面楚歌了:“您在哪开店,我就在你对面开店,或者我在你旁边开店,既有我们本土的,也有外来的。” 旁人也不傻,程军这“金边银角”一占,懂行的人看出门道跟风的也多了,争着抢着都往“金边银角”扎堆,最多的100米之内有三家超市。短兵相接,对手又“打”上门来,难道又演绎一场昏天黑地的价格战? 顾客就要在超市里吃 关键时刻主帅程军又不见了,正忙着和别人聊天。因为程军听说了一个政策,武汉市要在三年内把四千多家农贸市场改成超市。这可是个大商机,说干就干,程军相中一家人气最旺的农贸市场:“离农贸市场不远,一百米的地方已经有我的一个超市,非常近,我们怎么开?开了以后我们这边怎么弄?把它连到一起,还有十几米的路,不连通的话,这边卖了,那边卖不卖呢?” 对手之间的竞争还没应付过来,自己人跟自己人却抢起了饭碗。周围人都着急上火,程军却跑去和一群大爷大妈聊天:“我请12位居民过来讨论,标题是老百姓自己设计自己的超市座谈会,大家讨论,看怎么改。”听完大爷大妈们七嘴八舌地讨论,程军郁闷了,原来老百姓还看不上自己的超市。 “有时候我们也会到菜市场去,都是提着裤子去,”程军告诉记者:“你别看烂脏差,可老百姓喜欢。烂脏差怕什么,老百姓就是喜欢。” 程军在自家超市门前再起炉灶,把临近的一家农贸市场改建成超市,两家超市挤在一起,那不是自己人和自己人打架吗?更何况程军召开了一个民间听证会,跟大爷大妈一说,大家还对这脏乱差的农贸市场挺有感情。这活可怎么干?农贸市场成了一块烫手的山芋,没处下嘴。程军三个月顶着一堆意见,2004年的9月,投入六百多万元,程军把农贸市场改好后变成了超市,所有人连连称奇。 “我们觉得既然老百姓有菜市场情节,我们就应该按菜市场的情结去设计超市。当时听证会上顾客讲超市开得再好,蔬菜还是不如自由市场新鲜,现在我们的蔬菜从地里采来以后,可以上到我们的货架上,近郊四个小时,远郊八个小时。”程军说:“超市里每逢过年过节收银排队我们都挺烦的,一楼,原来我们想卖一些半成品的熟食,但是卖着卖着,顾客说我就在这里吃,我要在这里吃。” 每天早上七点半开门,既能像庙会一样边吃边逛,还能像农贸市场一样自由交易,再加上超市的服务和环境,开业当月,超市平均每天卖菜就能卖10万元。现如今的武汉人,不逛早市逛超市,生活习惯都连带改变。问计于民,程军这招很高明,竞争对手想跟风模仿都有点跟不动了。脑子一热,程军又蹦出了一句名言:我们要领风,不要跟风。他又有了新花样。 随着超市不断地占了金边银角以后,怎么样去寻找新的市场,怎么样去占领新的市场,因为超前才能赚钱,程军觉得农村市场是最大的市场,也是最好的市场,更是最后的市场。 开了武汉首家“高级”超市 程军这次动了“上山下乡”的念头,一头就扎进了农村这广阔的天地。2004年年底连开五六家农村超市,本想迅速占领市场,不料却是连年亏损:“当时有一个店亏了60多万,我每天都去看,有的时候一待在那就是两个小时,就看。” 看来看去程军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怎么自己的超市连瓶酱油都卖不出去呢?“当时我们把很多品牌的酱油都搬出去,结果卖了半个月才卖两瓶,你说酱油天天要吃怎么会卖两瓶呢,这不对。”跟当地老百姓一打听,程军就乐了:“结果一调查,流行一个说法,就是吃了酱油好像皮肤要变黑。” 搞不清楚状况的程军仓促上阵,迎面就挨了一棒。农村有农村的消费习惯,不能拿着城里的模式生搬硬套。赶紧调查市场,调整商品,到了2006年9月,已经在农村摸爬滚打几年的程军开了一家标准的农家店,超市里卖锄头。 一个超市有锄头、有胶鞋、有肥料、有种子,和城市里的商品结构完全两码事:“开业当天全镇三万人都到了,从上午一直挤到晚上,完全动不得。我们没有办法,只能跟顾客保证,我们这个店营销活动持续做一个月,希望大家过两天再来。不停的叫,不停的广播。”盛况空前。 几个月下来,标准农家店实现盈利。福无双至程军好消息接二连三,如今20多家农村超市,全都脱贫开始赚钱。今年,他还要大力复制农家店,发展势头无人能抵,已经稳坐武汉超市盟主的位子。不安分的程军感觉有点寂寞,他又玩了一招“农村包围城市”,杀回武汉市。 从1998年上任开始,程军一直都围着城市的“金边银角”、郊区、农村打转,八年后的2006年10月,程军终于杀回了市区,而且这次他选中的是市中心、闹市区。连开两家超市,投入是以前的7倍,超市的名字叫“剧场”。程军坦言:“你是开超市的,你要为全体顾客服务,既要有低端的消费,也应该有中端的消费,还要有高端的消费。” 小小咖啡吧、斥资几百万元打造的恒温酒窖、价值万元的高档红酒、还有珍藏纪念版茅台和每天空运来的有机蔬菜,3000多种进口商品,开了武汉首家“高级超市”,程军的这一招又让人瞠目结舌。 从金边银角走到田间地头,从农村跑回城市,卖货郎程军挑着担卖超市,如今卖了70多家,每年销售额八十个亿。在洋超市、本土超市林立的武汉,能够傲视群雄。程军有一句原创名言:办超市你没有新点子,干脆就辞职! 程军招招都出奇制胜,求新求变。超市“超人”说,2007年,他还有一肚子的新点子,我们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