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严氏资金运作曝出政策漏洞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30日 10:46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耿彩琴

  如果不是资金链的问题,严介和推崇的BT模式仍可能会继续成就他的经营“神话”。而此次的债务危局,让人们对严介和及太平洋建设的运作行为开始了思考。有关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严介和经营缺少资金后盾,利用银行的方式蕴含了较大的风险,随时有崩盘的可能。而严氏企业快速膨胀扩张,增加了这种危机的多米诺效应。在这里,银行可能成为最尴尬角色。

  严介和的经营行为称BT(Build-Transfer)模式,即带资建设再移交,业主分期还款。上海一位区域发展研究专家这样概括太平洋建设的BT模式:从政府拿单,利用政府信用向银行贷款,利用银行短期资金启动项目,占用下游企业资金,最后获得政府长期回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技术经济研究部部长郭励宏对记者说:“不是BT出了问题,而是严介和的经营模式蕴含一定风险。”形象地说,假如严介和在A地拿到了3亿元的项目,按照政策要求,他需要有30%的资本金,他只要拿出1亿元,剩下的2亿元到银行贷款。如果A地这个项目今年尚用不到贷的2亿元,而严介和在B地还有一个项目,他可以拿这2亿元,作为资本金,再去银行贷款4亿元。这样滚雪球般的,项目和资金都运作起来了。

  “从单一项目来讲,这样运作不会出问题。但如果项目一多,资金被从前挪到后,再从后挪到前,一环扣一环,那么只要有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是一串。所谓的几百亿、上千亿元的项目,实际上,资金是互相拆借着的。”郭励宏说。

  再后来,严介和本人甚至也成了贷款的“招牌”。严介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太平洋建设在“零资产”收购一些濒临破产的国企后,要想让这些企业起死回生,就得投入大量现金,现金不够,就要融资。“这时候有的银行就提出让太平洋建设担保,而且还有的点名道姓让我个人担保才能贷款。”

  事实上,严氏企业的实力问题已经让银行变得被动,虽然将严介和诉上法庭,但找严可以抵债的资产时却是无比尴尬:似乎并没有多少资产有查封价值。某银行南通分行高层私下里透露,查封严介和所谓12套房产时发现,这些房子都是按揭的。法院也是试图查封该公司资产,但并未找到多少资产。“公司大楼是租的,没法查封;汽车也是贷款买的,没有查封价值。”一位法院人士说。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