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商人的爱国情结(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 15:10 《中国商界》杂志

  韩真发:你美国佬比我强?我跟你合作

  在中国民营企业家里,我可能是最傻的一个。别人赚钱了,自己干点这,干点那的,包括有的人,偷税漏税什么的。我不这样,这些年企业赚的钱,除了企业日常性开支以外,我一分钱都没带回家,全部投入到新的投资当中去。我要证明:中国的农业产业化这条路是可行的,中国的农产品是不怕和任何国家竞争的,包括美国。

  在中国加入WTO之后,一些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总说中国这个不行,那个不行。我就不 认同。去年,中央电视台搞的一个论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有两个研究员在台上,说中国农产品不行啊,WTO这个那个的。

  我就没客气,反驳他们:“没那么严重!”

  我当时说:“我告诉你一句话,美国佬绝对不会扛着猪肉到中国来卖。我做过调查,美国的猪肉成本就是比中国高,远隔重洋还想在肉类产品上打败我们是不可能的。”

  我之所以敢下这个结论,是因为我已经把美国市场了解了一个底掉。我们是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我们的猪肉成本比美国低一半还不止,不信你美国人就来卖。不过,我要把你美国人先进的管理,先进的技术都“偷”来,让我的猪肉产品质量和美国猪肉是一样的,甚至超过美国。

  所以,我后来跟美国PIC种猪改良集团公司搞合资公司,把美国的品种、技术、管理全拿过来。PIC的猪在公主岭养得非常好,所有农民养的都是我的猪。你美国佬不是比我强吗?我跟你合作,把你的东西拿过来。拿来不就变成我的了吗?我的起点就一下子提高了。现在,日本、欧盟的几个企业都来找我,说只要你按照PIC的规则养猪,我就进口。过去,他们不敢吃中国猪肉,说中国疫病什么乱七八糟的。

  现在,我和美国PIC公司合作了以后,他们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都有分公司,那些分公司全出面证明:“在中国和老韩合作的公司养的PIC猪,比在美国养得好。”这不是免费做广告吗?

  实际上,当初我做公主岭项目,搞

农业产业化,所有的人都反对。那是在1997年,严格来说,做这个项目是需要有一点境界的。但我之所以要坚持,其中一个原因我认为,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应该做一点对社会有益的事。我追求的是:既有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很大的社会效益,我选择了农业。当时,没有人看好农业。可是,我认为这个项目有巨大的社会效益,能带动几十万农民致富。我这个项目的结果,第一受益人是农民,养猪致富;第二受益人是政府,我这个项目只要规模一扩大,市场一打开,每年的销售额能达到10多亿、20亿,政府的财政收入会翻番往上增;第三受益人才是我。但是,农业项目投资特别大,见效慢。所以,最开始是全员反对,就我一个人坚持。后来,反对得都让我烦了。我就说:今后不准提反对意见。我倒不是压制群众,因为他们的意见我已经听过一百遍了,再提也就是涣散军心,所以就不许说坏,只能说好。

  现在这个项目做得有声有色,许多全球500强的企业都来找我们,希望和我们合作。不过,我这人还有点虚荣心,不管跟任何老外谈,不管对我个人多有好处,我始终不做无原则的让步。

  我们曾经和一家总部在美国的饲料公司谈判,因为他们的亚洲总部在韩国,所以来跟我谈的是韩国人,一上来就给我提了不少苛刻条件,我当时就烦了,说:“这样的人不和他谈。”后来,他们从美国总部来了一个高层,人家谈得很开明。我现在只和他们美国总部的人谈,不投资都行,技术入股。谈判总要互相尊重,不能全是你制定规则,我来遵守吧?

  我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不算计别人,有诚意咱们合作,有问题咱们商量。我们与

意大利泰戈纳戈里合作生产西式火腿,中国人不爱吃那玩意,全部返销欧盟、日本。老外的投资并不大,基本是20%到30%的股份。我想我把中国猪肉加工成西式火腿,拿到外国卖,不是好事么?利国利民利企业。

  但我们之间的一个争论焦点是订单问题,我要求他们订5年产品的订单。原因很简单,意大利火腿的设备专业性太高,除了做火腿,其他什么也不能干,欧盟和美国像变脸猴子似的,今天高兴了让中国产品进来,明天不高兴了怎么办?这个风险太大了,我受不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不起,我不能跟你合作。

  他们说:“没问题,我们负责解决。欧盟不让进,我们可以卖到日本。”

  我对他们说:“空口无凭。你们是企业,欧盟是政府,你们左右不了政府。一旦出问题,我3亿的投资在这搁着呢,你们才30%,70%的损失由我承担。所以,你们必须签5年订单,有银行担保。为什么我非得争取5年呢?我3年就把成本挣回来了,以后就不怕了。只要你们保证把5年的产品销售出去,我就不怕了。这样,我就化解风险了。”

  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我与国际大企业合作时的原则。

  第一,合资企业要在中国,这样谁也拿不走。

  第二,合作必须有助于我的企业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有助于企业更快发展,更快地提高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标准,更快与国际接轨。

  我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现在许多人都认为以后就全球化了,大家都是世界公民了,所以谈“爱国”也土了,谈“社会责任感”也过时了,其实,一个企业家如果不爱自己的祖国,如果他的产品不能给社会创造财富,他怎么可能给自己创造财富呢?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