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最佳说服力:100万交易费换来1.2亿节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2日 02:12 第一财经日报

  作为国内最大的石油公司,中石油在开展电子商务方面有着不少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公司每年的物资采购量都在500亿元以上,产品销售额达3000多亿元,巨大的交易量为能源一号网提供了业务基础;更为重要的是,中石油先期为上市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如一级法人体制的建立、集中财务管理体制和大区销售体系的建立,为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打下了体制基础。

  在能源一号网刚开始发展业务时,中石油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只把能源一号网作为信息交换的平台,而采购过程仍然按照传统方式进行;二是改造采购业务流程,使能源一号网成为真正的采购平台,将其中的信息流甚至资金流全部拿到网上公开进行,只留下物流过程在网下进行。正是基于上述有利条件,中石油的领导层最终选择了第二种方式,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暗箱操作,并通过集中批量优势最终实现效益最大化。

  为了适应网上交易的要求,中石油实施了对物资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的计划。把资金占用额大、采购量大、通用性强、适合总部集中采购,能形成批量以享受价格优惠的物资,称为Ⅰ类物资,由总部统一选定供应,确定上网价格,并进行这些物资的网上价格维护;把在生产、基建成本构成中占有较大比例,适合地区公司网上采购的物资,称为Ⅱ类物资,由地区公司统一管理;其他物资仍沿用传统采购方式。

  然而,要说服中石油的各个分公司接受

电子商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家对2002年1月21日西气东输项目的第一次网上采购交易记忆犹新。当时,总部要求此次采购在网上进行,引发了工程采购方的意见,因为采购方认为,传统常规的采购程序已经进行得差不多了,如果此时改为网上交易,还需要再行支付交易费,加大了采购方的负担。

  在经过多番工作之后,采购方最终同意再拿出100多万元的交易费在网上进行全球招标采购,最终确定了日本的三井、住友和一家德国厂商入围。此次采购采取的是“谈价议价”采购方式,即由采购方选择供应商发出采购请求,双方各自进行三次报价,最终根据议价结果,由采购方根据性价比确定供应商,3家供应商与采购方互不碰面,整个议价过程通过网络进行。由于供应商之间是各自与采购方进行谈判的,因此在不知道竞争对手信息的情况下,供应商自然希望通过降价来加大中标可能性。据李斌透露,当时其中一家供应商的报价比谈判之前足足低了20%,而最终达成的采购价格也比此前低了17%,共节省了采购费用1.2亿元。

  用100多万元交易费换来了1.2亿元的费用节约,电子商务运作的实际效果也让

能源一号网的下一步开拓工作变得顺畅起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