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正文
 

集团军在作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8日 19:4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李超 实习记者 田晓玲 上海报道

  “达彼思可能会被奥美重组”,“年底前传立媒体重组”……有关WPP内部重组的新鲜消息在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传播着,而在类似“中国广告部落”这样的行业博客上,甚至把这些有关WPP、宏盟集团(Omnicom)等四大集团最新变动信息每天进行系统的更新和梳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被牢牢盯住。

  当广告链条上最强的声音,以有逻辑、有战略、有规模的方式被大资金整合,以形成集团军来对抗分散的“游击队”或者“方阵”的时候,力量可能是惊人的。所以请注意这些“低调”的集团军!

  模糊的边界

  集团军的产生似乎是整合行销概念的“超级运用”,而整合行销又是谁的“产物”?奥美集团大中国区董事长宋秩铭认为,整合行销概念的背景是媒体的复杂化,在海外是电视、报纸主流媒体的效果和消费者的信赖度下降,它的效果已经没有广告的黄金时代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那么有效了,所以会去运用很多不同的传播的渠道,传播的方法;在运用许多不同方法的时候,就需要去整合。这是一个全球的背景。

  而具体到中国,一是中国本来市场规模就大,媒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网络越来越可以跟商业的行为挂钩,网络就有很多资讯,很多资讯就需要去分析,就需要去判断,需要去建立顾客的关系;另外一个是区域的深耕,越来越多的客户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竞争都已经到达三线,四线城市,这就增加很多在传播,在行销方面的复杂度,所以就需要用整合的角度去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系主任程士安教授则将原因归为导向、媒介和创意三类,事实上与其说是原因,这三点更接近背景。广告事实上总是围绕着市场在转,市场导向的变动,最终带动广告的变化。当我们的市场由消费为导向,到现在以消费者为导向,所以这种情况出来以后,4A广告公司、公关公司,如何研究消费者,如何做消费者的调查和分析的问题凸现出来了。

  而至于媒介,在互联网出现的同时,一对一的营销和数据库营销出现,精确找到目标对象和目标消费者就变成可能。但是新媒体的出现,也带来一个矛盾,媒体多,信息庞大。那么就要选择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渠道,传递适当的信息给适当的人。创意不仅集中在广告设计,包括公共关系中展示沟通上的一种创意,包括媒介形态上,特别的媒介怎么样表达我们信息,是一个符号问题。

  这几个背景的合力作用是公关公司现在也做调查,调查好了以后它对整体上有一个思考,它也做咨询;广告公司,它也要做调查,广告公司的概念不单单是一个广告,它需要和公关的手法结合起来,甚至和促销的方式配合起来,广告公司也有关系营销、顾客关系营销、客户关系管理;调查公司在获得很多信息以后,它也给人家做咨询。

  公关公司、广告公司、调查公司,这三类公司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了。

  集团效率论

  既然这几类公司彼此需要,能不能来打个包,里面三样都装上?我们无法猜测WPP集团的创始人马丁·索瑞是不是这样的一个想法,但现实是马丁在1986年买了WPP这样一个上市公司的“空包裹”,然后通过贷款和杠杆的方式,先后给它的包裹里带了JWT、奥美、博雅、精信、伟达、Research International等等内容丰富的一流公司。

  程士安认为这就像宝洁或联合利华运用的多品牌战略一样。WPP是以国际视野来看整个一个大蛋糕,要争取更大的份额,这是一个战略考虑,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是竞争对手,但是他们对于其他所有的广告公司来说,他们是一家人。"奥美直到今天它在品牌管理上仍然是站在最高端。如果一个公司在做品牌策略决策,它依然可以选择最优化组合。而WPP在做的事情,就是尽量多地把客户认定的最优公司收入囊中。”

  整合的目的是在一个大市场上,争取得到更大的份额。WPP是集团军,奥美、JWT等是第一方阵,集团军就是他把各种第一方阵集中起来,既专业又整合。这不仅是WPP的思路,同样也是Omnicom的想法,Omnicom在2000年之后已经取代WPP成为全球和亚洲第一大广告巨头。其亚太区总裁麦柏坚表示,“集团需要在广告和市场服务方面同时具备强大的实力,给客户提供弹性的方案,让其可以自由选择按不同的方式组合。但最重要的是要保证既然客户的需求很简单或者不是很明晰,集团可以提供远远超出这些需求的工具。”

  但这样的组合分析起来,又是十分奇特的,比如奥美广告和JWT本来就是一对“老冤家”,却偏偏“狭路相逢”,成为“远房亲戚”;奥美公关更是和博雅、伟达都是“直接的竞争关系,不可能合作”;可以成为各家“共享资源”的也就是市场调查公司。

  这样的“冲突”不仅存在于竞争层面,事实上,在WPP内部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常是声调不一。

  在关于品牌的建立和媒体前景的分析上,JWT的中国区总裁唐锐涛和宋秩铭看法不同。唐锐涛认为中国现在处于建立品牌的阶段。想建立品牌的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钱去打电视广告的话,很难做起来,新兴媒体只能是在外围起推动作用,但是没办法真正建立一个品牌,即使是现在的美国,电视广告依然是建立品牌最重要的渠道;宋秩铭的看法是,“中国不是处于建立品牌的阶段,因为建立品牌的同时,也要建立关系,而新媒体在建立顾客关系上是关键性的,那新的媒体也同样可以建立品牌,实际上国外那种纯粹从网上建立起来的品牌是越来越多了。我想这种现象在中国还是一样会发生。所以倒不是说建立品牌就要使用传统媒体,而是要看它是什么产业,或者有些互联网,有些IT产业,有些B2B的东西,比如你说汽车,汽车在未来也一定会仰赖很多新兴的媒体。”

  而至于新媒体的前景,宋秩铭说,“我想再过一段时间,平面媒体、传统媒体会剥一部分份额过来给新媒体的,我猜这个数据大概是5-10年过渡20%,20%的份量会转变一些基本的商业模式和客户行销方式,会起比较关键的作用。” 唐锐涛则不那么乐观,“ 电视仍然是非常主要的媒体,主流媒体,改变的只是你在哪里看,你什么时候看,你可以在办公室看,你可以在手机上看,你可以在家里看,但你看的仍然是电视的广告,现在确实有很多变化,但是人并没有改变,仍然还是希望简单、简单、再简单。”

  紧绷的神经

  尽管WPP内部的成员关系亦敌亦友,而WPP对这种关系也采取放任自流的宽松态度,但是如果出现了外部的敌人或者环境的突变,WPP又会采取“管制政策”,加大集团内部的整合和控制度。

  关于集团军紧绷的神经,程士安回忆了一场“秘密会议”,“当时我在北京,突然有记者给我电话,说今天4A公司在奥美的上海办公室开会,而且不让媒体采访,据说是要成立一个协会。后来知道他们是想成立4A公司的协会。他们成立协会,一是因为看重中国的市场;第二也是因为感觉到竞争的压力了。”

  而压力的来源有两处:一处是中国本土的广告公司,2005年底奥美的光明乳业客户掉了,在比稿当中给美高竞争掉了,而美高正是一家地道的中国本土广告公司;还有一处来自4A老家的竞争对手,2005年JWT丢掉了耐克这个大客户,而比稿胜出的正是一家名为W&K的美国本土公司,这家公司在1980年代曾经帮NIKE做过很久的代理,具有一定程度的血缘关系。当独资成为可能时,这些当地的对手,也加入了“集团军”的竞争队伍。

  WPP的应对策略是加强整合,根据最新的消息,WPP可能将旗下业绩不够理想的达彼思交给奥美,而之前达彼思下负责互动设计的XM已经分给了JWT,而做活动的管理公司141也可能会并入JWT。此外最大的重点就是传立媒体,年底WPP将旗下原来有5-6个传媒购买公司全部整合起来,交给传立,同时要更名,成为一个WPP旗下的传媒购买集团,把大单子全捏在手里,进一步加强媒体的议价能力。

  而与此相对的则是本土广告公司的“游击战”和“阵地站”。“或许需要等到我们所有的单项能力都强大起来以后,再把这些本土的强大势力整合起来,形成我们自己的集团军。”程士安期待。而当谈及本土营销公司的出路时,宋秩铭的观点与程相似“国内会按照国际的模式去发展的”,不过他亦笑曰“我们当然希望只有我们了,其他都是松散的”。他的背后站着不仅仅是奥美集团,还有更加庞大的WPP。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