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管理 > 关注直销立法 > 正文
 

玫琳凯中国总裁麦予甫:将授权经销商转为员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03日 09:27 每日经济新闻

  积极调整、稳健转型 成为规范的直销企业

  美国直销企业巨头玫琳凯公司的形象一贯稳健、低调,因此公司最近一系列的大手笔就更显得引人注意。

  继今年2月份在上海浓墨重彩地推出针对亚洲女性全新开发的“盈白”系列美白产品后
,玫琳凯于3月10日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隆重地举办了“亚太生产中心落成庆典”。与一般直销企业在华设厂不同的是,玫琳凯此次设立的新工厂不仅支持中国业务,还是公司整个亚太地区的生产基地。玫琳凯公司总裁兼全球首席运营官David Holl在庆典上的一席话彰显了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我们看好玫琳凯在中国的发展。将玫琳凯中国公司及其生产中心定位为玫琳凯亚太区的生产和销售中心,体现了我们在中国长期发展的承诺。我们对中国经济和市场非常有信心,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并为之做出应有的贡献。”

  在直销市场逐步开启的时候,玫琳凯公司的上述动作获得了各界的积极评价。但是与此同时,近期在媒体上也出现了一些对玫琳凯公司在个别地区营运、公司制度调整方面的质疑。带着对这些问题的兴趣,笔者与玫琳凯中国总裁麦予甫先生进行了坦诚的沟通。

  麦先生首先介绍了玫琳凯公司按照

直销法规规定调整转型和申请直销牌照的有关情况。直销法规出台后,玫琳凯公司马上认真按照法规的要求,并秉承着对社会负责、对消费者负责和对广大销售队伍负责的原则,付出重大成本进行制度调整和利益补贴,使公司的计酬、营运制度完全符合新的法规要求。

  1.取消美容包制度

  这其中的重大举措首先是取消了美容包制度。麦先生介绍说,玫琳凯一直坚持美容包是美容顾问(即销售人员)在加入时自愿购买的销售工具,包里包括产品试用装和有关资料。虽然是自愿购买,但也有公众和极少数销售人员在加入时因不了解公司制度而误认为是公司强制性购买的入门费。公司此次彻底取消美容包制度,取而代之以全免费的资料包,虽然因此公司每年销售损失超过一亿元并增加了部分营运成本,但也从根本上彻底和所谓的“加入门槛”划清了界限。

  2.将授权经销商转为公司员工

  其次,公司将一次性地把授权经销商全部转为公司正式员工,聘用专业人事服务公司进行劳动合同管理,每月发放固定底薪,并代为缴纳三金和办理相关保险。公司做这些事情是完全透明的,是认真地在进行实质性操作,不是似是而非的做表面文章。作为正式员工,这些人员将不再进行直销行为,并接受劳动法的管辖。玫琳凯为此投入的营运成本也已超过了亿元。

  3.推进直销许可证的申请工作

  在模式调整的基础上,公司稳健地推进直销许可证申请的各项工作。迄今为止,公司已在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范围内顺利完成服务网点的首轮申报确认工作,为下一步正式申请公司直销执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就笔者关心的一些媒体质疑问题,麦先生表示不排除有个别销售人员存在不规范的行为,并对媒体的监督表示欢迎。另外,麦先生认为玫琳凯作为在中国经营超过10年的转型企业,按照新的法规进行调整需要一个磨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销售队伍对转变的不理解、不适应是在所难免的,这也必然引发外界的一些误解。同时,由于公司为了配合直销法规而加强了对违规销售人员的管理和处罚,这也在客观上给公司增加了一些难以掌控的压力。

  最后,麦先生乐观地表示,尽管在调整转型期内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尽管我们不是十全十美,但玫琳凯公司会秉承着在华长期诚信经营的理念,认真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政府规定的转型企业经营模式到2006年12月1日废止,玫琳凯公司有信心在这段时间内圆满完成营运模式调整和直销企业申请的各项工作,成为完善、规范的直销企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