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投身蓝海亦即跳入苦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5日 16:47 中国经营报

  作者:黄明胜 

  宣·讲

  当W·钱·金及勒妮·莫博涅两位学者创造性地提出“蓝海战略”时,国内企业界几乎毫无抵抗力地成为激情澎湃的拥护者。道理很简单,对于企业而言,最忧心如焚的事情,莫
过于时时刻刻要直面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而“蓝海”则是一片唯我独尊、根本不用考虑竞争对手的疆域。如此妙不可言的大好图景,怎能不让人趋之若鹜?

  蓝海战略展现了焕然一新的发展图景,迎合了企业一心想摆脱市场搏杀的内在渴望。但冷眼观察,我们需要指出的是,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的蓝海战略,其实并不是适合所有企业。很多人谈论蓝海战略时,总是过于聚焦其激动人心的全新图景,忽视了践行这一战略所需支付的系统成本。

  让人震惊的是,蓝海战略在全球发达国家中的顶级企业中,仅仅只是得到了很好的印象分,那些声名显赫的企业最终都在蓝海战略面前选择了克制。W·钱·金教授表示,他们20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蓝海业务最后对于利润的影响占61%,红海对利润的影响只有39%。但“无论是在世界经济论坛、财富年会还是在微软的峰会上,所有企业的老总都一致说创建蓝海非常重要,但是等回去他们要真正投入项目的时候,他们要开出支票的时候,仍然持续在红海。”——这证明,至少在目前,蓝海战略还不具备普遍推行的魅力。

  根据宣亚品牌实验室的研究,蓝海战略至少有四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真相”。

  创建蓝海的系统成本:真正实施起蓝海战略,决不是仅仅一个绝妙创意那么简单。打开一片新天地的同时,你需要有支付系统成本的实力。这个系统成本既包括在创建蓝海前在软、硬件上的投入,也包括在蓝海建立后对整个价值链的全方位维护和卓有成效的管理。“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这样告诫:战略是否成功,有赖于把许多事情做好,并让这些事之间有良好的整合。否则,就不可能有清楚的战略,战略也无法持久。

  理想化之后的软骨代价:很多企业之所以想创建蓝海,骨子里有对于利润的渴望,同时还有对竞争的惧怕。刻意躲避竞争不仅不现实,而且不足取,它会让企业付出“软骨病”的高昂代价。一旦“蓝海”再度成“红海”,企业遭遇针锋相对的竞争对垒,必然会出现溃不成军的局面。吉姆·柯林斯的观点发人深省:所有实现跨越的公司,都是通过面对残酷的现实为起点,从而走向成功之路。

  曲解竞争凸现的狭隘胸怀:为了证明蓝海战略的妙不可言,W·钱·金及勒妮·莫博涅在描绘红海战略时,前面加上“血腥竞争”这样的修饰语。在这里,“竞争”一词无疑得到了不太公正的曲解。强化竞争的血腥一面,必然会造就狭隘的企业胸怀,很难成为卓越型组织。

  羸弱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蓝海战略的可持续性发展能力极为薄弱,这一方面是因为创建蓝海时所打破的竞争边界,很快就会以新的要素和形式重新构筑。蓝海将会遭遇激烈的市场竞争,其独占利益将瞬间土崩瓦解。更致命的是,根据蓝海战略理论发明人的研究,目前并没有从“蓝海到蓝海”的战略转移模式。也就是说,你如果用心良苦地创建了一片蓝海,你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享受到蓝海式巨大的利益回报,然后静看着蓝海变成红海,这时等待你的只有三种结果:一是在激烈竞争中重新创建蓝海;二是在红海中竭力谋取生存;三是死于竞争。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