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新浪财经管理专栏_融勤国际 > 正文
 

聚众传媒:接过橄榄枝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17日 15:33 新浪财经

  融勤国际中国研究院 研究员 黄钦

  2006年1月9日,中国户外电视广告网络运营商分众传媒宣布同主要竞争对手聚众传媒达成协议,将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后者100%的资产,交易的总价值为3.25亿美元。交易完成后,聚众传媒CEO虞锋将加入分众传媒董事会,并出任联合董事长一职。分众与聚众采用境外公司换股方式,分众以总计约3.25亿美元的价格取得聚众100%的股权,其中9400万美元
以现金支付,剩余2.31亿美元以股份方式支付。

  化敌为友

  聚众传媒是中国第二大户外视频网络广告运营商。聚众2003年6月开始推出商业广告,在全国43座城市的1.6万多家商业场所中拥有2.5万多个广告显示器。聚众心中的痛处就是分众传媒。2003年5月,分众传媒控股有限公司公司正式成立时,分众传媒旗下只有数千块液晶电视屏。两年后,2005年7月13日,分众传媒成功登陆纳斯达克,该股票开盘价为18.75美元,较发行价17美元高出了1.75美元,融资额高达1.71亿美元。2005年10月17日,分众传媒以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国内最大的电梯平面媒体框架媒介100%的股权,进一步奠定了其在分众广告市场上的地位。分众抢先上市,占尽先机,有了强劲的资本支持,聚众传媒,一方面要与老大分众苦苦竞争,感叹:既生瑜,何生亮?

  尽管有传言称,聚众传媒转让是因为上市受阻,风险投资方急于寻求退出途径所致。

  对此,虞锋表示:“如果我是上市受阻而被迫合并的话,那是要不到这个价格的。”道理很简单,如果聚众不能赴纳斯达克上市,那么在同分众的竞争中将永远处于下风,“那样,江南春便用不着花3.25亿美元来进行合并”。

  事实上,按原定计划,聚众传媒将于今年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但是,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聚众传媒和分众传媒两家的竞争已经相当惨烈。在虞锋看来,此时两家的竞争已经不完全是为抢占市场,更多的是针对竞争对手。

  以此来看,如果聚众上市融资,两家竞争将更激烈,“不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虞锋认为,这样两家都有可能被资本市场抛弃,此前盛大和九城就是例子,两家的竞争使盛大的市值从40亿美元下降到了10多亿美元,九城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

  另外,在分众已抢占先机的情况下,聚众上市后的表现也是个问题。于是,在风险投资方的安排下,虞锋与江南春进行了最后的谈判,并最终接受了合并建议。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分众传媒将向聚众传媒支付9400万美元的现金,以及价值2.31亿美元的新发行股票,交易将于今年第一季度完成。现金大部分给了聚众的小股东,虞锋跟第二大股东凯雷投资更多地是拿分众传媒的股票。

  虞锋说,他看到了上市之后仍然要面临艰苦的竞争,但是资本市场给了另外一个机会,它是一种有别于到美国上市的思路。“放弃去美国上市的荣耀对我来说是一个痛苦,但我想是不是我可以在行业内做一个示范,中国的企业与其等着外面的企业打进来,不如自己做大做强。”

  此前,全球第二大户外广告集团法国德高贝登以1亿多美元就收购了两家香港上市公司——媒体伯乐和媒体世纪,从而几乎垄断了上海的地铁和公交车广告。这些跨国巨头才应该是虞锋与江南春要面临的主要竞争对手。

  资本的力量

  分众传媒从一个概念到成为上市公司到收购聚众成为所在行业独一无二的老大,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分众在发展过程中,积极利用资本的力量,借助资本的力量腾飞,是成功的重要原因。在每次分众传媒事业上的转折性的飞跃发展,都与资本的力量密不可分。

  同样,分众与聚众的联姻,也体现了资本在背后的作用与力量。对于风险投资者来说,退出机制主要是上市;卖给同行或者竞争对手;资产证券化。聚众上市受挫,其投资者难免要思量,寻求退出方式,于是聚众的投资商凯雷集团成为两者联姻的牵线人。凯雷2004年投资聚众1500万美元,去年又追加投资2000万美元。现在聚众以3.25亿美元卖掉,则是现实情况下最好的选择。

  分众收购聚众后,分众传媒与其竞争对手聚众传媒9日宣布合并后,当日股价一路走高,上涨14.65%,报收于42.42美元,显然此举很好的取悦了分众的投资者。

  分众与聚众联姻,更多的体现了资本的力量,资本对于实业的控制力。

  此次交易对于聚众来说,可以说是合算的买卖,也许是无奈,也许是预谋,也许是体面的功成身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