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没有一个消费者是可以糊弄和随便打发的,品牌和信誉的建设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而要毁灭它,几件小事情就够了。
建设一座大楼,需要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要毁灭它,却也许仅仅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许多宏伟的事业,往往因为管理上的细节漏洞而功败垂成。这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简单道理。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发展壮大,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其艰苦程度不亚于建设一座大楼和长堤。在艰苦创业的过程中,大家兢兢业业,会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尽可能地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更好。可当高楼剪彩、长堤竣工后,却往往会松一口气,以为大功告成而放松对各个环节的要求,或者是腰杆粗了规模大了速度快了,对许多细节小事就不那么在意了,而塌楼毁堤的隐患就在这个时候开始萌芽了。
有位在金融界工作的朋友,订阅国内某著名财经类的杂志多年,每月读两本杂志(半月刊)已经成为他的一个习惯。他曾经告诉我,他很早也在报刊工作过,早就知道该杂志女主编的大名,虽然杂志的大部分内容在网上或其他媒体上也可以看到,但他还是习惯性地订阅了这份价格不菲的杂志——这个消费者已经建立起了自己对这个品牌的忠诚,这个过程用了很久的时间。
2006年的新年聚会,大家聊天时他忽然说最近这家杂志让他很生气。原因是:杂志发展壮大后开始自办发行,开始时还不错,基本上能够按时看到每期新杂志,但慢慢地就不及时了,还出现了两次漏送的现象。到去年的11月份,当月的两期杂志都没有看到。他打电话给该杂志的发行公司,工作人员承认已经接到同一地区其他订户的反映,他们公司在管理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业务人员把订户的钱收上来后携款跑了),很多订户都没有收到杂志。该工作人员要求朋友提供订阅的原始发票——这个该杂志的忠实订户吃够了苦头,他自费订阅,一次就订几年,他迫不得已翻箱倒柜去寻找几年前的一张发票。总算是找到了,生气的朋友连后边新订阅3年的发票一起传真给了那家杂志,要求补齐前边未送到的杂志,同时退掉新交的以后3年的订费。该杂志的发行人员勉强答应了,但拖了一个多月,朋友交的那几百块钱就是退不回来。
“我打了不下20次电话了,每次都有新的理由,这点钱就是退不回来。真不明白他们是怎么管理的,我挺佩服H老师和Y老师的,他们也成天在杂志上批评别人的管理问题,怎么这么个简单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呢?以前我总在圈子里推荐他们的杂志,可以后,我会把这个经历到处讲的。”
我也很敬重他所提到的那两位老师的,可是我更同情朋友的遭遇。他说:“后果很严重!”虽然只是几百块钱的事情,可他觉得受到了该杂志发行公司的愚弄。一个杂志,缺乏对读者、订户应有的真诚和尊重,写两篇漂亮文章又有什么用呢?设计再好的管理架构和模式又有什么用呢?朋友说,如果近期内还没有结果,他准备投诉或起诉。
在杂志社里诸多老师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情,让一个忠实的品牌消费者成为一个愤怒受害者,多年建立起来的品牌大厦在朋友的心目中轰然倒塌。
市场营销学教材上曾经给我们讲过,每一个消费者平均可以影响到250个左右的潜在消费者。因为在他的工作生活圈子中接触的人,可能都是他这一类的人,有着与他较为相近的消费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正是企业所要争取的潜在客户。也就是说,“得罪”一个消费者,很有可能让250个消费者对你敬而远之。
对于做企业的人来说,没有一个消费者是可以糊弄和随便打发的,品牌和信誉的建设是一个艰苦而长期的过程,而要毁灭它,几件小事情就够了。
写到此处,我又想起营销学上一个经典案例:日本有一个著名的推销员,他以他的个人魅力拥有了一批忠实的客户。他曾经给客户承诺:他所卖给客户的产品,是市场上的最低价格。但有一次,他发现他错了,市场上出现了比他更低的价格。于是,他亲自拜访所有的客户赔礼道歉,并提出让客户退货或弥补差价。结果,他的客户没有一个接受差价或退货,反而更加坚定地成为了他的拥护者,他的事业也越做越大。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取得绝对的长时间的技术领先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管理和服务的竞争,在许多行业中都处于白热化的状态,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忠实消费者,为什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