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运用新智猪博弈理论在市场转型中赢得主动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4日 10:24 《IT时代周刊》

  陈刚

  “智猪博弈”的典型环境有一个特点,就是按铃的一方在争食中处于劣势。如何做到“敌动我不动”,始终处于主动

  从“智猪博弈”到“新智猪博弈”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纳什曾经以“非合作博弈论”为基础,提出了“智猪博弈”案例:假设猪圈里有一大一小两只猪,猪圈的一头有一个猪食槽,另一头有一个控制猪食供应的按钮,揿一下按钮会有10个单位的猪食进槽。揿按钮付出的劳动值2个单位,按钮和食槽距离较远。如果两只猪同时揿按钮,再一起跑过去吃,大猪可吃到7个单位,小猪吃到3个单位,减去劳动耗费各自2个单位,大猪净得益5个单位,小猪净得益1个单位;若小猪去揿,大猪先吃,大猪可吃到9个单位,小猪揿则只能吃到1个单位,再减去按钮劳动耗费,小猪是净亏损1个单位;若大猪揿钮,小猪等着先吃,大猪吃到6个单位,去掉按钮劳动耗费2个单位净得4个单位,小猪也净得4个单位。

  “智猪博弈”理论非常适用于经济领域中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的关系处理。它的一般结论是从小猪立场考虑的最佳选择,认为小猪应耐心等待大猪去揿钮,才能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而对大猪而言呢?无疑是让小猪揿按钮,自己等待。既然参与博弈的各方都是有能力作出理性选择的独立个体,那么大猪必须使用各种策略来诱使小猪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这样一种演绎,学界称为“新智猪博弈”。

  “新智猪博弈”理论的运用

  不少国外著名品牌对中国市场的切入都采取了“新智猪博弈”策略。

  早在2003年,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零售和分销及服务集团——美国百思买集团,对中国市场一直持观望态度,虽然相继在北京、深圳、上海设立了办事处,但门店却无踪影。一来,外资家电连锁渠道商在开新门店前与中国企业会有所不同,他们花在调研上的时间非常多;更重要的是,百思买在静观国美、永乐等中国新锐企业花钱、花力气把中国家电零售市场的基础打好,再凭借其强大的实力切入这块市场坐享渔利——以较低价格采购我国家电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销售,获得较大的毛利。

  不仅国外巨头精于此道,国内领先公司同样玩得转“博弈”游戏,国内液晶电视市场的博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2004年春天,国内市场格局已经相对稳定:以三星、SONY等国际巨头和国内长虹、康佳、TCL、创维等一线品牌主导市场,众多国内二线品牌紧随其后。与此同时,以液晶电视为代表的高端彩电消费市场开始有明显上升趋势。

  液晶电视市场对彩电行业是绝佳的机会,也存在巨大风险:一,市场总容量偏低,单款产品难以形成可靠利润空间;二,液晶电视成本结构不稳定,存在迅速降价风险;三,消费者对液晶电视认知度不高,需要生产商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技术普及。此时,谁先杀进市场,扮演的就是“按铃”的角色。对于“大猪”而言,要想利润最大化,必须让更多的小猪来揿按钮。

  2004年5月18日,“大猪”阵营中TCL公司在广州高调举行“开启中国大屏幕液晶电视新时代”的发布会,成为诱敌深入的关键一环。二三线品牌快速作出反应,不仅投入巨资进行市场推广,而且仓促投建并不成熟的液晶生产线,并在市场上盲目铺货,以抢占市场先机。完成了诱敌深入的动作后,TCL却出人意料地调整了自己的步伐,在顺利整合了汤姆逊的产业和渠道资源之后,把最主要的精力投入整合上下游资源、招募大量平板专家、规划全球研发和生产布局等方面上来。

  直到2005年初,在液晶电视和CRT、等离子电视等产品持续近一年的“论战”中,消费者对液晶电视有了充分的认识,国内液晶电视市场逐步走向了成熟。“大猪”们迅速开始了行动。长虹的“感官革命”、康佳的“大平板、大娱乐”、TCL以“液晶‘七剑’PK国际巨头”、创维的六基色的液晶宣传开始大规模启动。

  到2005年9月,SVA、厦华等二线品牌的市场份额比自己的巅峰时期缩水了20%~45%,更有一批今年年初还活跃在液晶领域的三线品牌渐渐退出了市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这一年里,国内几大彩电巨头却逐渐体现出在液晶电视领域里的全面优势。TCL、康佳、长虹、创维在内的几大品牌已经瓜分了国内很大一部分的液晶电视市场。

  在液晶电视市场的这场博弈中,一线厂商反用“智猪博弈”,着眼全球,从打造坚实的技术研发实力和产能实力入手,从而掌握了在液晶电视领域综合领先优势,最终赢得了市场。

    (作者为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博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