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权力演变为个人权威 决策就会成为灾难的开幕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13:11 《商界名家》

  在当今中国企业界,决策过程中, 企业当家人个人的愿景, 一般要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很多企业运营的成败, 与企业老板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

  文/斯剑

  不能不承认, 无论是“营销” 还是“市场”, 也无论是“品牌” 还是“战略”, 或
是“关系” 和“执行” 等, 都可以成为导致一个企业经营发生“质”变的“基因”。但是, 这些“基因” 论断的提示者, 都过于表面或过于绝对地强调了这些“绝对性”, 忽略了一个更尖锐, 更残酷的原质性的“源头”问题, 即所有这些可以导致一个企业经营成败的“基因”, 是在一种方向性决策之下所产生的。

  因此,真正能决定一个企业经营成败命运的决定性成因, 当来自这个企业的控股力量, 来自于这个企业的决策者。是企业的老板或一股独大的董事长。

  从当初轰动一时的沈阳飞龙公司老板的“二十二条反思”, 到“标王” 秦池轰轰烈烈的隐退;从辉煌到谷底的

健力宝的反复沦陷, 到如今“格林科尔”旗下的科龙、亚星等的沉沦, 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告诉我们, 真正左右一个企业经营成败的“根本原因”, 就是作为企业决策者的老板, 是老板的经营理念, 老板的战略眼光, 老板的管理方式方法与手段, 老板在经营与管理上的行为准则。

  今年以来, 许多浙江企业都在为一个名为“超同” 的企业集团公司的倒闭而对企业的经营决策陷入一种全面的反思。这家地处浙江海盐,曾在国内纺织化纤行业排名笫17位,2003年的销售额还高达16亿元的浙江知名民营企业, 却在去年秋天关门歇业了。尽管导致“超同集团”关门歇业的因素既有行业整体不景气, 产品销售市场受阻,又有银行银根收紧等, 但媒体在披露与分折“超同集团”从辉煌步入绝境的原因时, 一针见血地指出, 真正导致“超同集团”陷入今天这种绝境的根本原因,是老板在当初企业运作资金宽裕之时, 在资金投向时的决策错误, 导致“超同集团”在短短半年多的时间里, 就由辉煌陷入绝境。

  值得注意的是, 媒体在评述“超同集团”兴衰时, 都提及了一个同在浙江海盐、20年前曾在国内赫赫有名而被誉为“改革先驱”的企业家步鑫生。

  当初, 步鑫生在领导海盐衬衫总厂取得骄人业绩而成为国内瞩目的“明星企业” 时, 不顾当时中国市场的消费实际, 不顾企业其它高层管理者的反对, 坚决拍板,以巨额贷款不合时宜地从海外引进了整条西装生产流水线, 结果就断送了这个“明星企业”。当地一位熟知这两家“明星企业” 运营轨迹的政府官员剖析说, 当一个企业决策者听不进别人的不同意见时, 这家企业离关门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今年7月1日公布的中国首部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称: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有2.9年。

  不可否认, 尽管中国当今民营企业的群体数量相当庞大, 但其90%以上是小型的, 个体作坊型的。研究这些小型、个体作坊型企业的消亡, 或许不足以说明当家人的决策在企业成败命运中的根本性、决定性作用, 但那些10%左右的大中型民营企业的沉浮, 同样是企业当家人一个人的决策, 左右着企业的成与败, 并且一定是占绝大多数, 甚至是绝对数的。而作为中国企业中“精英”群体的几千家上市公司, 又何尝不是呢?

  每年上市公司出年报和半年报时, 我们总是能看到景况不佳的上市公司在分析经营不善的原因时, 都把原因归结于“原材料涨价”,“市场需求萎缩”,“行业整体利润下滑”等, 从来没有见到过诸如“投资失误”,“决策失误”, 或者“经营不善”,“管理不善”等关键性词语。事实上,由于目前中国的上市公司的历史原因, 基本上是控股方一股独大, 使企业的经营决策权完全掌控在大股东董事长手中, 董事会形同虚设地成为董事长个人的董事会, 每一次决策都成了董事长“个人秀”。这些年来, 相当一批数量的上市公司, 从绩优到绩差甚至被驱逐出市场, 都是由董事长个人的“功劳”导致的。

  所以, 权力一旦演变为某种个人的权威, 决策就会成为一场灾难的开幕式。

  尽管决策是一个严谨而复杂的过程, 却也是一个企业当家人在决定某一事项时其个人意愿、思想、追求的简单而直观的表现。在当今中国企业界决策过程中, 企业当家人个人的愿景一般要占据相当大的比重。因而很多企业运营的成败, 与企业老板个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在中国, 企业老板个人的沉沦而导致企业沉沦的, 真可谓比比皆是, 数不胜数。

  决策决定了一个企业的运营方向, 同时也决定了一个企业运营的成与败, 而老板(董事长)又主宰着决策的命脉。因此, 决策决定成败。不是经典, 也非绝对, 却是当今中国众多企业沉沉浮浮的真实写照。

  然而,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的中国, 许多企业的老板(董事长)却偏偏扮演着“救世主”的角色。这就是一些企业从辉煌走向绝境的根本原因。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