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对于企业而言,在培养企业内部的创新环境和创新项目的同时,还应该将眼光放到企业之外,学会从外部寻找适合企业的创新机会。
2005年12月27日,“2005年浪潮高性能计算创新奖励基金颁奖大会”在京举行,国防
科大、中科大、清华大学和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一些项目获得了技术成果转化专项奖金,这项总额为1000万元的奖励基金是目前国内唯一由企业出资,以鼓励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的社会奖励基金。
而设立这项奖励基金的浪潮集团的目的也相当明确,就是要寻找和鼓励适合企业的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的创新项目。国家科技部奖励基金办公室社会奖励处处长原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在国外,由企业在各行业设奖鼓励寻找创新已成为企业建立创新环境的外延,但在中国,很多企业还普遍缺乏这种意识。
据统计,国外很多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包括第三世界的巴西、印度都是大量社会设奖,在这些国家政府设奖只是少数,有的国家一年只奖几项,而且主要集中在国防、航天等特殊领域,其他99%都来自于社会力量。中国企业的普遍顾虑是这种社会设奖投入大、收效小,要是同对方谈不拢,那钱不就白花了吗?还不如直接给有意向的项目。但越是这样想,社会设奖的公正性和影响力就越失去效力,就越没设立的意义。
而国外的大企业的做法是直接将奖励基金纳入企业的整体创新体系之中,合不合作不要紧,只要我的公信力还在,就不怕没有好项目上门,就如同公司内部的创新有成功也有失败一样。一个月前德国拜耳集团与中科院化学所成立了合作奖励基金,就已经将对创新人才、创新技术和创新项目的争夺战点燃在了国内。
从宏观的角度,原京认为,一个国家社会设奖的多少体现了科技社会化的程度,只有企业真正学会了从外部寻找创新机会,这个国家整体的社会性科技创新渠道才算是真正被建立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