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低成本优势也可催生新商业模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9:1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陈雪频实习记者王欣发自上海

  在发布INSEAD InnovAisa的调查报告之后,《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INSEAD的创业学教授Philip Anderson。他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初创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比亚洲其他国家要稍晚一些,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除此之外,他认为中国企业目前的低成本优势和人口优势可能会带来商业模式上的创新。

  中印初创企业国际化迟

  INSEAD InnovAisa 的调查报告是针对东南亚国家、中国和印度的初创企业做出的。谈到国际化进程,Philip Anderson 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初创企业在国际化方面有很多相同之处,但都要比其他国家稍晚一些。

  因为本国的市场足够大,所以中国和印度的大多数企业家都是从本土市场起家,然后开始慢慢拓展国内的其他区域市场,只有等到他们发展到足够规模之后才想到开拓国际化市场。也正因为这个缘故,许多中国和印度的企业家缺少开拓国外市场的经验。

  这种情况和美国的初创企业也是一致的,因为这三个国家都具有巨大的国内市场,国际化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但对于新加坡和

马来西亚等国的企业家而言,因为本土市场狭小,所以他们往往在创业的第一天就想到要将自己公司的业务扩展到其他地方去。

  Philip Anderson 认为,由于中国的市场足够大,各地区的差异化也大,因此中国企业只要做好整个中国市场,就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其他东南亚小国的国际化了。他说:“比如一家公司在香港地区设立对外扩展国际市场的门户,而把研发和制造放在中国内地的某一个城市,从而利用内地不同地区的力量,也是某种程度的国际化。”

  低成本优势带来创新

  对于目前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Philip Anderson 认为这种优势可能会诞生某些商业模式上的创新。他说:“因为有些商业模式不成功往往就是因为成本太高,有了低成本的优势就可以做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这也是一种创新。”

  他举例说,在西方国家因为人工成本太高,往往是通过网络实现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人来教学。而在中国由于人工成本较低,就可能通过网络实现一对一的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可能诞生新的商业经营模式。

  Philip Anderson 认为,创新不一定非要在技术上研发,甚至利用中国的人口优势也有可能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说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卖东西的商业模式在

意大利曾经遭遇失败,但在中国腾讯却大获成功。

  “创新就是用一种全新的、比现在好的方法解决问题。比如说你现在成本太高,就解决成本问题;效率不高,就解决效率问题;销售渠道不对,就解决渠道问题。所以创新远远不限于技术层面。”Philip Anderson 说。

  跟着企业家培养创业精神

  对于当前中国年轻人的创业热潮,Philip Anderson 建议:“培养创业精神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这些青年学生准备好为创业家来服务,在这个过程中创业家会教会他们怎么创业。”

  “商学院是不可能培养创业精神的,这也不是我的工作。” Philip Anderson 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INSEAD的学生进来的时候都有七八年在大公司工作的经验,他们在大公司做得非常好,但是到了小公司就未必做得好,因为大公司和小公司的运作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当然也有一些在大企业工作了很多年的人后来还是选择了创业。比如E28的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孔毅在创业之前曾经是摩托罗拉的资深副总裁兼个人通讯事业部亚太区总裁。后来他发现通讯业务的关键竞争要素将从以前的语音服务转向多媒体数据,便开创了一家提供

智能手机终端服务的公司。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