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严睿
现在的老板都是很现实的,引进人才说到底是要为企业创造更多利润,带来更大价值。如果只是图对方有个高学历而引进他装点一下门面,这显然是荒诞的,用不了多久双方也就会分道扬镳。
学会计的去开行车、学环境工程的去当了钳工,200多名大学生毕业后来到了在校期间就签订了就业协议的公司后,却被公司安排去干与他们专业完全不沾边的简单体力劳动。
“公司对外宣称建立了全国唯一一个全部由大学生组成的工厂,可实际上我们干的这些工作只要有小学文化程度就足够了。干了近10个月之后,大家发觉公司只是借我们这些大学生来装点门面,根本就不重视我们,于是纷纷提出辞职,可公司以我们已经签订了5年的劳动合同,且进行了培训为由,要求交纳一笔不小的款项,否则不放档案。”一位署名Monkey的同学只好通过网络排遣自己的郁闷。
“大学生竞争擦鞋匠”、“人才市场本科生明码标价月薪600”类似这样的新闻屡见于2005年的媒体报端,而在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近期 “贵公司是否存在学历虚高现象” 的一项调查中,有64.71%的调查受访者表示其所在的企业中存在“学历虚高”的现象。
学历贬值导致人才高消费
其中导致“学历虚高”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公司为未来发展进行人才储备”、“老板喜欢用高学历人才装点门面”和“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成本越来越低”等;只有35.29%的企业人士认为他们所在的公司企业用人比较务实理性,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情形。
对于调查结果,有网友分析评论认为,国内教育体系从高等教育走向平民化以及就业竞争压力不断增大,某种程度上造就了“学历贬值”的现象。
“我所理解的学历虚高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指在企业的工作实践过程中,高学历的人不如学历低的人做得好或者发挥得好;另一个是指学不能致用,所学的东西完全在企业用不到,与企业发展不相匹配,那么即便再专业、再有学识的人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上海国际人才魏建新认为,学历虚高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涉及到很多方面,比如人才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脱节、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国内企业的发展阶段等。
人才储备,企业何必亲力亲为
在此次调查中,认为企业存在学历虚高现象的人群当中,有39.4%的调查受访者表示企业要为未来发展进行人才储备,因此会出现学历虚高的现象。
部分网友认为,企业要持续发展,就更需要未雨绸缪进行人才储备,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如果储备的质与量都不够,狭小的选择余地会导致“内外和尚都不会念经”的尴尬局面。因此,企业进行人才储备可以解决“空降兵”引起的用人风险问题。
但另有调查受访者评论认为现在企业多数人才储备都带有盲目性,并且受到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限制,储备反而造成更大的人才浪费。这其中不乏例证,几年前在全国进行“民招官”而名噪一时的四川民企方舟集团,首批被“民”招去的“官”们在短短一年内全部离去。究其原因,人才被长期闲置,缺乏成就是其中主要一条。
“储备人才更多应该是从工作实践中培养,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形是老板把高学历的人才引进来,设立一个规划部、研究中心之类的部门把这些人圈养起来,这种刻意的储备实际上就是浪费。”魏建新认为企业储备人才要按照自身的战略需要、发展阶段、人才培育能力以及储备人才的个人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但企业并不一定要完全自己去制造一条人才生产线。
随着社会专业分工越来越细,现在已经有很多专业的人才机构来替企业做人才储备工作。企业也可以通过与高等院校、与专业机构搞战略合作的方式,定向培养自己所需的各个层次的人才。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储备人才浪费的现象,降低企业的成本。
“门面人才”的生存尴尬
所谓“门面人才”就是那些被老板用来提升公司形象而专门聘请来的拥有高学历的人。朱迪就曾经充当过这样的角色,刚拿到法学博士学位的朱迪偶然结识了一位建材商,这位初中学历的老板带着对高学历人才“崇敬”的心理,极力邀请朱迪加盟了自己的公司。不过让朱迪难以理解的是,老板交给他的任务就是跟随自己在各种业务谈判、商业活动和社交活动中露一露脸,仅此而已。很快,朱迪就放弃了这个薪酬不菲的“简单任务”。
在中人网的此次调查中,存在学历虚高现象的企业有36.38%是因为老板喜欢用高学历人才装点公司的“门面”。不过,正如前面几个案例的结果,这些“门面人才”并不容易能留住,因为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造力往往在这样的境况下被压抑了。
“我曾在合肥一家搞外贸的家族企业工作过,当时老板觉得公司里需要一些学历素质高的人员来提升一下,所以我的进入一度被老板很看重,可是一些意识上的差异让我觉得很难在那发展下去。比如,对于一些国外企业的来函中生僻的地名或公司名,由于没有正确的标准来翻译怕产生错误或歧义,所以我保留了那些单词,可老板却不能理解我的做法,认为是我工作不到位。”一位中人网会员评论认为,高学历人才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发展,会是一件非常尴尬而困难的事情。
“要避免成为这样的‘门面人才’,对职业人来说需要很好的判断能力。”上海国际人才魏建新认为,职业人士在进入企业前,就应该对企业的文化,老板的价值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职业人士必须弄清楚自己在企业整个价值链上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作用。否则,只能接受尴尬的现实,直到离开为止。
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根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存在学历虚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引进高学历人才的成本越来越低”,有21.21%的受访者选择了这个选项。
的确,高校扩招压力显形,就业形势严峻,在一些企业的招聘活动中,博士、硕士与本科生、大专生竞争的场面也不鲜见。
李先生是某报资深广告经理,通过朋友推荐去了另一家新创办的媒体面试。然而,从业经验和客户资源都很丰富的李先生很快就被淘汰了。原来,这家新媒体的投资方老板的用人思路格外特别,认为从业经历丰富的应聘者成本太高,干活不如应届毕业生那么认真敬业,而且忠诚度又差,所以要求报社所有的招聘普通职位均要应届毕业生,并且至少是本科以上学历。没过多久,李先生就又不断看到这家媒体在招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家媒体每3个月左右就要换一批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控制成本。这位老板还有一个经典语录——“这年头的大学生比农民工还好招!”。
不过,在另一些企业看来,虽然高学历人才数量增加,引进成本降低,但人才质量也在下降。有很多企业不愿意招聘高学历人,因为他们并不好用。在中人网的此次调查中,仅有3.01%的企业是因为“高学历”比“低学历”更好用,才选择了引进高学历人才。
“这表明‘高学历人才’的职业意识、职业定位和职业能力并不能被市场,被企业所接受,我们的人才培养系统有很大的缺陷!”魏建新认为,学历虚高最根本的原因是“造人”与“用人”的脱节。所谓教育产业化,就是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市场的需求,教育系统最终为社会输送的是人才,而不是“高学历”。
企业用人的价值回归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曾对美国《华尔街日报》上的部分招聘广告研究后发现,只有2%的公司在招聘中要求硕士学历,4%要求学士,其余没有学历要求。
曾湘泉分析认为,美国之所以不将学历作为主要招聘条件,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美国因为人才过剩而无须再“多此一举”,相反,这更能体现出美国人才市场的成熟以及用人机制上的灵活。他们不设置学历门槛,为的是让每一个求职者都有公平竞争的机会,从而不至于错漏虽不具备相关学历但却一技在身的可用之材。
尽管在中人网的这次调查中,只有35.29%的企业没有出现学历虚高的现象,但大多数调查受访者认为,随着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和对人力资源认识的提升,以及教育体系逐渐走向市场化,企业的人才消费必将呈现出价值回归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