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追逐企业文化之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3日 15:39 财富时报

  文/菲 菲

  近来,蕴含全新文化理念的阳光企业杂志正悄然盛行,它以企业文化传播的“五度空间”之精髓征服业界,并赢得一片喝彩。众多知名企业纷纷抛弃传统企业文化传播方式而拜倒在它的脚下,不禁使人想问原因何在呢?

  阳光企业杂志,与传统文化传承模式博弈的结果就是,它在企业文化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走过的脚步、留下的烙印,正被人们所熟悉,并被牢牢记住。

  思:逐本溯源

  目前,隶属阳光传媒旗下的阳光导航已经与海信、蒙牛、国美等多家名企结成联盟,共同进军多媒体资讯服务业。在最新

福布斯2005中国富豪榜上荣登第52位的阳光传媒集团领军人吴征、杨澜夫妇,为何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多媒体资讯服务领域?为此众多知名企业先后将目光投向了同一公司的同一产品——阳光导航的阳光企业杂志(阳光网络多媒体平台)。

  阳光企业杂志,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持续的动力,企业文化从此重现生机,并被赋予前所未有的潜在能量。它仿佛一缕阳光,照亮企业文化曾经阴暗的角落。它的出现,为企业文化的营造增添了浓重的色彩。

  随着产业环境的变迁,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不断发生变化,文化传播理念日趋改变。文化传播的重要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日益被企业所重视。与此同时,企业文化传播开始从单一转向系统,从封闭步入开放,从局部转向整体。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话来说,“企业文化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蒙牛集团董事长牛根生也曾表示,“文化是企业的基因,文化是第二生产力。”

  如何保证文化有效、顺利的传承?企业文化通过5个维度的传播,即传播的广度、表现的力度、积淀的厚度、互动的程度、创新的速度,这种全新的文化理念,正在帮助企业走出文化传播的误区,因为企业文化如同人一样都有生命。

  变:借网造势

  那么,如何降低成本,在使企业文化更有效地传播的同时使商业利益最大化?目前来说,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搭建一个开放而专业的平台,促进企业发展与文化传播的有效对接。

  帮助企业寻找个性化的文化传播途径,帮助企业营造市场互动气氛,帮助企业节约成本,进行更大范围的扩散,阳光导航正致力于改变企业文化传播的实际效应。

  到目前为止,10余家名企签约阳光导航,无一不被阳光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内在魅力所信服,其中包括海尔集团、青岛啤酒集团、华远地产、中建发展、泰康人寿、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等。

  不难看出,知名企业开始选择阳光网络多媒体杂志平台,究其根本,主要受企业文化有效传播的力量所驱使。

  根据企业需求而定制的阳光企业杂志,正在帮助企业塑造文化之根。一经植入,便滋生成长。

  赢:融合制胜

  按照传统思路与做法,企业文化传播不但投入巨大,成本极高,而且成效甚微。由于诸多现实问题,使企业陷入文化传播的困局当中。

  简单分析,传统企业杂志取得良好的效果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其中包括成本限制因素、发行限制因素、技术限制因素等。客观地说,纸质媒体的传播不得不受到时间与空间范围的限制,而在技术层面上,更是受到表现形式方面的约束。与此同时,受到第三方物流渠道、

邮政渠道成本过高,组织渠道难以有效监控等客观因素,导致传统企业杂志在发行拓展方面困难重重。

  如何使企业摆脱困境,甩掉沉重包袱,使企业文化重现生机?阳光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出现,使企业看到了更多希望,使众多企业的文化传播获得再生动力。

  “网络多媒体杂志”之所以具有如此大的诱惑,正因为它的独特魅力所在。它融合了视频、音频、动画、文字等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以三维立体化概念进行直观的渗透传播,因此实现了范围更广、实时性更强、互动效果更好的多种效应。它集电视、互联网、报刊于一体,具备一般媒体无法超越的集成优势,从而突出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企业网络多媒体杂志的价值就在于富有更具感染力的表现形式、方便阅读、不受文章篇幅所限、具有较低的制作成本、使网络成为最新的发行渠道等多种优点。

  其实,成本控制是企业始终关心的话题之一。而多媒体杂志,突破了传统杂志的成本限制,这也是吸引企业眼球的原因之一。以50页、成本10元的杂志为例,每增加一个发行对象,需要增加8元成本;而采用网络多媒体杂志,总成本缩至不足3元,每增加一个发行对象,仅需增加1元的成本。了解这种80%与30%的关系,就能知道它能为企业节约多少成本。

  虽然不同类型的企业有不同的发展模式,但是无论内向型、内外一体化型还是外向型企业,阳光企业杂志所彰显出来的张力,对企业的加速、助推作用,远远超出想象。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团队的执行力,还能够提升合作伙伴的忠诚度。

  “让别人赢,自己才能赢。”北京阳光导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程虹将这样的

人生感悟融入阳光导航的事业中。毋庸置疑,阳光网络多媒体杂志已经成为企业文化传播的最佳载体,并赢得用户的广泛认知。

  所谓“先知先觉,先机先得”,就是面对机遇与挑战,不肯放过。正因如此,当阳光企业杂志浮出水面之时,海尔来了,青啤来了,相信不久的将来,还有更多企业纷纷涌来。

  阳光品牌所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正加速提升着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这种软实力,仿佛动力的源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