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领风骚三五年 什么制约中国企业走向基业长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2日 14:23 新浪财经 | |||||||||
供稿:博锐管理 作者:伍建乔 在我们国内二十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的过程中,曾经涌现出了一大批著名的企业,但是它们很快又在我们视野中消失,被国人称之为“各领风骚三五年”。 我认为,如果是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企业的生死存亡,本来是极其正常的事
大家都知道,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有它自己正确的战略,而这也是吸引真正有识之士和激励全体职员协同作战并且战无不胜的重要基础。而在五年前,我研读西方原版翻译的《企业战略管理》(注:以前研读过类似的课程,但当时国内自学考试用书或者众多大学的用书知识非常陈旧,故选择西方翻译版本)一书时,倍感艰深与难解,读完后甚至感觉读懂企业战略管理对于我理解企业和掌握企业管理技能与思想,还不具备太多的实用价值。 该书的作者说,读者们可能读完这本书之后,十年之内都不会有机会从事企业的战略管理,但是对于追求成长为卓越企业管理者,是具有潜移默化的益处的,因为它会教你系统地思考企业内部各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当许多在你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你的思考在不断涌动的时候,你就会想到用战略思维来进行思考,你就会想到企业战略管理的作用所在,而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在不断解决问题、处理事务、积累应对企业问题经验,尤其是不断扩大管理视野的过程中得以持续提升的。因此,当我从离开原来任职企业,到尝试自主创业,到辗转再入企业江湖的时候,全盘性和全局性的战略管理思维方式悄然形成,我在企业管理素质和认知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我总认为,经营管理个人和经营管理企业,原理是相通的。有的人之所以成功和失败,与有的企业成功和失败这一致的。个人的成功与成功的高度,离不开战略的规划;企业的成功与成功的高度,当然更离不开战略的科学规划。面对着中国众多知名企业的不断失败,作为一个对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有着极强责任感的人,我不得不进行深思。 那么,今天我们来认真思考一下,是什么的存在阻碍了中国企业走向基业长青呢? 我们在选择服务的企业时,往往会考虑企业的发展前景、职业和职位的拓展上升空间、能学习和增进哪些方面的能力与经验,然后才是现阶段薪金福利等非常现实的问题。 我们也非常清楚,一个缺乏梦想和蓝图的企业,极少具有伟大战略构想思维能力,在种种资源的调配与处理方面,往往都缺乏前瞻性和长远眼光,有点像刘佬佬进了大观园,见什么都新奇,而且是看到什么感觉值钱的东西都想要,结果是可想而知,企业资源投入分散,企业管理注意力分散,人们倾向于内部问题漫长的沟通、协调与等待,出现问题时往往被那些缺乏责任心和注重个人利益的人所掩盖,真实的市场信息和企业自身的系统反馈开始失灵,在这样的背景下,它绝对只能是一家非常平庸的企业,不可能经营出卓越业绩来。 在国内,我们不少企业经营者,接受了一些短期MBA教育并且拿到结来证之后,便认为自己具备了一个战略规划家的能力,学会了那些专业时髦的企业管理术语之后,自己对于管理素质便理直气壮起来,便渐渐地缺乏征询专业人士意见和“礼贤下士”的传统,正确意见往往难以听进,一些看来非常明显的错误在企业中一再出现,朝令夕改,令人无所适从。他们总是躺在过去的经验里和自己所掌握的肤浅管理术语构筑的语言环境中,甚至于只躺在过去的经验里去看待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而丧失了自我反省与反思的机会,也丧失了吸取正确的意见和建议的虚怀若谷。 我们只要认真去看看那些失败企业之所以失败,甚至有的企业不断重组之后,仍然不可避免地失败。大家都知道这是它的企业体系里资金链断裂了,从而它就要破产清盘了。但是,这只是非常表面的现象,有谁去关注它背后真正的原因呢?有的人开出的药方,就是要企业经营者注意资金链运营与规划的科学管理。但是,企业正如人体一样,当我们因为伤口受创,导致血液流失的时候,如果我们只关注补充血液,而不把伤口缝合,不去寻找到受伤的原因,受伤后所产生的后遗症等等问题,做好科学治理,那么即使止血了,仍然可能因为感染的问题,而导致走上正轨的企业又在不远的将来走向死亡。 每一个具有远大抱负或者梦想的人,他在取得一系列的成功之后,往往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这种自信是非常好的,但支撑这种自信的依据是什么呢?凭一腔势血?还是一股激情?还是建立在掌握必要信息和资源的基础之上呢?在缺乏系统的企业管理培训与教育之前,在我们的企业经营者管理素质尚不具备掌控大型企业集团的时候,我们企业拥有者的远大抱负和梦想,往往成了我们走向狂妄自尊大和毁灭的内在根本因素。这一点,或许为许多人所看到,但是许多人因为个人的利益,或者是因为无法去改变企业老板的思维,甚至于迫于企业拥有者的资本话语权,从而只有服从其意志,导致了中国企业大败局的不断重演,只要看看德隆帝国毁灭,金正集团的飘摇,健力宝的沉浮,迎燕、万家乐、天元、东洋等空调企业的瞬间崩塌、科龙集团几十年的经营反复陷身苦海,再往后退的话,失败的案例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都不仅仅是资金链的问题,而是在于我们企业经营者的战略思维的集体缺失,在前人失败的事实面前,他们没有选择改革图新和基因再造,而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和任凭已经见到的局面出现,或者他们已经无能为力,唯有守株待兔,唯有尽可能地享受现在所能掌握的,或者将企业资产进行非法转移,以获取最大可能的个人收益,至于合伙人的利益,则只能已经视之不见了。 片面理解企业战略,或者是将目标和梦想就当成了企业战略的全部,这是国内企业所有者、经营者们常犯的毛病。然而,我们在各类高峰会上,经常可以见到中国企业家们妙语连珠纵论企业战略,可以见到中国的专家学者们时不时地批判如科特勒等营销大师或者其它管理大师的系统思想,而从来都不善于做自我的系统反思,从来都只有迎合和附合,从来都没有独立创新、实事求是和自我批判的精神,即使有这种想法和意识,但不敢深刻反思,更不敢公开承认,只能把错误埋了再埋,停留于表面修饰工作上。从失败的企业里,我们可以看到种种类似的现象,在许多现在还能健康经营的企业,也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是国内企业的通病。这也是我们企业治理者所应深思的问题,怎么去弥补企业家战略思维缺失这一课,怎么走出中国企业经营失败的轮回?需要引起真正有志于创建和管理卓越中国企业的人们思考! 其实,我们只要真正去读懂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去读懂中国历代封建皇朝的兴衰史,去反思它们当初作为新生事物为什么能够兴起?为什么到后期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桎梏后又必然走向灭亡?关于兴衰的规律,无论是经济、政治、人文等各个领域,都是相通的。要做到企业的基业长青是一种梦想,正如中国古代家长们所期望的“长宜子孙”一样,都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也是人类社会和组织发展所追求的一种美好目标和构想,但是正如人生不老药一样,永远都只是一个谜,谁能够首先解开这个谜底,却是需要大智慧和大思路,需要系统的战略思考,才可以做到。 看看我们今天见到的世界五百强,看看已经存活上百年历史的企业典范,我们依然相信,百年企业和百年品牌并非只是梦想,关键是我们在通往百年辉煌的道路上,用什么样的思维去指导我们企业的正常运营与发展?关键是我们怎样保持一个企业和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关键是我们怎样调动组织每一成员的积极性和向心力?什么时候我们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能够如当年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建立社会主义国家一样,具有这样宏远的梦想与目标,又善于找到通往梦想与目标的路径,并且能够统合所有团队成员意志,朝目标迈进?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应该得,什么不应该得;什么领域可以进,什么领域不可以进。懂得舍弃,才能真正得到你应该得到的东西,这才是一个企业所应有的态度,这才是一个英明企业家所有应该有的态度,不要在机会和资源面前迷茫,不要被表象迷惑,更不要被成功、扩张和贪欲所迷晕,在不断追求成功的时候,要让自己有时间清心寡欲,要让自己有时间梳理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理清自己的思维,多一些换位思考。我们是否有必要只听到令人舒服的语言?我们是否只要听到虚假的好消息就会信心百倍?我们每做出一个决策,是否遵循了客观规律和事实原则?你是否坚持了自己的底线?你是否确信你是按照正确的企业运营管理思维在开始你的工作? 对于追求基业长青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来说,如何补上战略思维缺失这一课,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一道不能轻易回避且必须跃过的门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