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与总裁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如果想从管理理论框架中找答案,真的说不清楚。商场如战场,你到底是想当兵,当将军,当元帅,还是当军事顾问?在企业中,董事长也面临着这些角色的选择。当然,我们做企业的没有一个不想当元帅。问题是没有几个不想当将军,更别说做士兵的话了。
董事长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我们来看现实企业中董事长的四种角色:
身先士卒型
在中国企业家中,有许多董事长可以说是全能,事无巨细没有不过问的。娃哈哈的宗庆后就是一个典型。据说,在每天早晨上班之前,宗庆后的办公室前都会排一个长队──等着签字报销。而与宗庆后打过交道的一位媒体朋友也曾经透露:宗庆后在公司里极有威严,他身边的人常常怕事情做得不到位。宗庆后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创业型企业家,所以,对许多事情了如指掌,当然管理的手臂也就伸得长一点。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白,全公司上下齐心,有凝聚力。不过,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说,就面临一个问题,以后谁来坐这个位置了,谁还有这样的威信呢?没有这样的人与这样的威信,公司的管理将会怎么样?
将帅并重型
目前,中国企业家更多的是这种角色,既当将军又当元帅。但有许多人是没有办法,接班人没有选好。当然,也有的选了,却无法交接班。在中国董事长的角色是经济需要,也是政治的需要。温州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就是一个典型。一方面要出席大大小小的论坛、会议,另一方面公司内部重要的事情也要一手抓。这样会很累。所以,有一些老板就不干了,只当董事局主席。江苏有一位民营企业老板就是这样,一心只想当企业教练。2004年的时候,他从江苏某地挖来一个政府高官当起了CEO,一年不到这个CEO被PK了。空降兵能不能当将军,这是元帅第一要考虑的问题。相比之下,浙江的一位老板就高明很多。本来说好了,今年让出总裁的位置,但是考虑到今年市场行情变化太大,怕新总裁受不了这个压力,他就缓了一年,把让总裁的事推迟了,放到2006年。董事长做不做总裁,不是拍脑袋的问题,而是企业发展的问题,市场应该有一票。
元帅型
中国元老级企业中,能够在元帅这个位置上把握好尺度的,至少有三个:柳传志算一个,任正非算一个,王石算一个。柳传志在中国管理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培养了一支团队,在媒体圈内被称为“五子登科”。杨元庆管联想集团、郭为负责神州数码、朱立南负责创投、赵令欢掌管并购、陈国栋掌管地产。这样一个组合让人羡慕,更为重要的是联想有了未来。元帅有没有当好,关键是看手下好将军有几个。在我的朋友圈子里,陆续有一些年轻的老板也开始让出总裁的位置了。河北中旺集团的老板王中旺,1972年出生,他在2005年初让出了总裁的位置。他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对自己角色的定位;二是确实手下的人做得比自己好。这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眼界。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老板放下总裁的担子,自己轻装上阵。
军事顾问型
有些老板连董事长的位置都不愿意坐了,静下心来,写写书,总结一下管理心得。这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像杰克·韦尔奇,退休之后,他的书《杰克·韦尔奇自传》、《赢》都很火爆,对中国企业家的影响也非常大。中国的企业家,也应该出几本书,来梳理一下中国式管理的精髓到底在哪里。
董事长让出总裁,实际上是对企业所有权与经营关系的一种重新思考。广州有一家叫联邦家私的家具企业。有六个股东,农民出生的多。从既当股东,又是老板到成为股东,当经理人的副手,这一转变几乎用了10年时间,他们是1984年成立的公司。有时间给他们来思考这个问题。很幸运,他们过了这一关。而更多的中国企业还将在这一关面前做一些停留。
(作者系中加实业集团董事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