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有志者难抑做老板冲动 职业经理人是否应创业(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2日 14:01 《中外管理》

  老板,是没有退路的

  最终,老板面对的核心问题,就是风险——因为老板没有任何退路,他是企业全部风险的终极承担者;而经理人因为有更多的退路,不需要承担风险,承担的只是“被剥削”的愤懑。

  平日里,我们通常看到的都是老板们风光的一面,但他们的痛苦又有多少人了解?

  简单的举个例子,每逢月底都是员工高兴老板愁。显然,不管企业赚钱与否,老板都要付给员工工资。而且老板每付给员工1块钱工资,都会同时产生1.5倍的派生成本,这是经理人很少考虑到的问题。表面上看,是员工给老板打工,其实企业越大,越是老板给员工打工。而且,经理人可以说是企业的保姆,干得不顺心就可以辞职走人;可对于老板来说,企业是他的亲生骨肉,很难撒手不管。

  老板还常常处于高处不胜寒的状态,缺少真正的朋友,有强烈的孤独感。一个老板回想当年过中秋的经历,依然感慨万千:“我和所有的员工以及他们的家属一起过节赏月,然后我送给每名员工一个礼物,等把大家一一送走之后,我回到自己的

豪宅,看着部下合家欢笑,自己却只能抱头痛哭……”

  同时,创业失败可能会导致整个家庭的生活陷入窘破。于是,过来人会给后来人一个黑色幽默:“你要想创业,先要不怕离婚!”

  以上这些风险都只有创业者自己去承担。经理人们,你都想好了吗?

  越职业,越不宜创业!

  于是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只有不够“职业”的经理人,才更容易创业成功。

  何以如此?

  因为当你真正的“职业”后,就会面临三个严重阻碍创业的因素:第一,定型的思维方式。职业经理人随着职业的成功,思维模式和经验都逐渐固化,而专适于经理人的角色。第二,由专精而成功,又由于过于专精,而越发缺乏当老板需要的综合素质。第三,个人负担相对加重,比如:来自于家庭或过去的辉煌,导致既精力不足,又豁不出去。

  因此,经理人做得越职业,越不适合再去创业。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可以佐证:在生物进化史上,每一个大的生物类别诞生,都不是继承前一种生物类型发展到极致的结果,而是在前一种生物类型自己刚出现不久就分化出来的。比如爬行类,是起源于很原始的两栖类;鸟,是起源于很原始的

恐龙。很多后期的恐龙,虽然都长有羽毛,看着很像鸟,却永远都变不成鸟,更飞不起来。因此,当一个物种发展过于成熟时,就不可能再发生质的变异了。反而是成熟者的“半吊子”进步特征,最容易令人眼花犯晕。

  因此,生物的演进史告诉我们:只有在开始的阶段,才最适合转型。因为你的约束性少,开放性大。就像盖茨、戴尔之所以创业成功,也是因为他们在大学阶段就开始创业了。

  算算你能垄断的资源

  职业经理人一旦成功时,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上至领袖,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如此。有时,环境和民众的推波助澜也很重要。比如:客户的吹捧,媒体的炒作,下属的溜须拍马,都容易让人忘乎所以。所以,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自己到底是将才还是帅才,将和帅需要掌握的资源和素质是大不相同的。

  经理人在创业前,尤其首先要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少“垄断资源”。你现在的资源,当真是属于你的吗?即便属于你个人,又是否你可以垄断?特别是能否持续垄断?

  这个问题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职业经理人在任时,经常被人吹捧得

天花乱坠,而容易分不清:哪些荣耀与资源是自己可以带走的,而哪些成功只是因为自己在这个位置上,是依托了企业的平台,只要离开就瞬间消逝的。总之,经理人创业前一定要分清个人的能力、魅力,与组织的能力与魅力,否则届时形单影只的经理人必然会在所谓“世态炎凉”中瞠目结舌,到那时可就真是叫天不应,求地不灵了。

  一位前出租车公司的总经理就很清醒:“我当总经理那会儿,各大汽车厂的销售经理都对我点头哈腰,经常吹捧我,但这些我明白:都不能当真。事实上,等我一离开这个行业,他们就再也不找我了,因为我对他们已经没有利用价值了!”

  鉴于此,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创业不成功后,又回到了职业经理人队伍。此时,他们的心态异常平和:“我再也不想自己创业了,只想做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这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经理人创业的三大误区

  经理人并不是不能成功的创业,但你需要规避以下误区:

  误区一:起步就想规范。尤其是制造业经理人,在制造业高度发达和完善的情况下,这是常会犯的一个毛病。而很多创业成功的企业,在创业之初都是不规范的。试想,一共才几个人的小企业,还要设五大部门、八大事业部能行吗?而起步时不求规范,反到能集中精力攻其一点。好高骛远和过分理想化,也是职业经理人创业的常见病。

  误区二:自己干,才能赚更多的钱。利润分配常常是经理人心理不平衡的根源,可殊不知:老板要维护企业平台,就一定要花费很多的维护成本,算下来老板赚的钱要比你想像的少得多。而且老板赔了钱,员工的工资还是照拿,而做企业没有永远赚钱的时候。况且中国的资本市场还不成熟,你今天的投入可能要很长时间才能见到效益。因此,对于习惯于即时兑现的职业经理人,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创业。

  误区三:想创业就得另起炉灶。这是一种对创业的狭隘理解。其实自古以来,创业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并不一定要单干。经理人可能通过与老板谈判,进行内部创业,或者下设独立的事业部,与原来的东家成为互相帮衬的伙伴而不是对手,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双赢效果。

  创业模式也要创新

  根据调查显示,为什么学校刚出来的年轻人容易创业成功?比如盖茨和戴尔,他们创业的初衷并不是为了赚钱,或者是不仅是为了赚钱,他们主要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当你抱着这个比较单纯的目的,而不是为了金钱创业,就会有更大的成功几率。

  A君就是从一个经理人创业至今的,他毫不讳言自己的创业经验就是“偷师学艺”。“我在创业前,思考了一年半,也学了一年半。我一直在看我的老板是怎么做的,然后自己摸索经验。”这样既积累了从业经验,又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积累了人际关系。“我其实还是借用了我老板的平台去创业的。因为他的公司体系非常好,非常值得我去学习。”

  那么,A君就不怕下属也像他一样偷师学艺吗?“我没办法不让别人学。要是我的员工真有创业的愿望,我可以让他独立开店,可以给他机会放开手脚去干。当然,他也许愿意自己出去干,这也没有办法。这个时代想束缚住一个人很难。况且,每个人每天都在学习新东西,他在学,我也在学、在变,谁都不可能复制别人的成功模式。”

  当然,专家对于有志创业的经理人有一句忠告:经理人创业时应该考虑竞业禁止问题。为此,你可以如前文所言:在原企业的基础上嫁接出一块新业务,与原老板进行合作,构建一种和谐共生关系。

  (本文观点采自奇正管理俱乐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32,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