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借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6日 18:27 《中国企业家》

  文/赖淑珠 罗 曼 孔令戟 杜 霞

  中国与美国在银行业的发展轨迹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历史上的不同时期,两者都采取过严格的措施以规范银行业,扶持本土经济并确保社会安定发展。在各自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内,它们都由不同的事件触发了一系列银行
业管制和解除管制的措施。在美国19世纪30年代后期,经济大萧条及储贷危机引发了管制措施的出台,在之后的20年间,管制愈趋严格,直至70年代才得以放松。而在中国,计划经济导致了对金融业的管制一直延续到中国加入WTO。目前,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遗留政策约束以及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并存,而这些正与我们在美国80-90年代所看到的状况相类似。

  美国银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

  历史上,政府的举措通常都会对国家的金融稳定、巩固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萧条期,众多银行相继破产,将近4000个金融机构于1933年倒闭。自那时以来,联邦和州政府就担任起保护人的角色,开始控制商业银行的各种活动,监控的结果造就了美国金融服务体系框架的形成。

  观察美国二百多年的历史,金融服务领域在20世纪初才刚刚得到应有的重视并受到政府的关注。基于对政府管制方面的分析,我们将美国银行业的演变和发展分为五个阶段。

  ★保护性压抑阶段:在30-40年代,由于紧随大萧条期而来的众多银行的倒闭,政府管制主要集中在存款保险,以及紧锣密鼓的检查与监督上,以此来避免更多的倒闭现象发生,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

  ★控制中求发展阶段:在50-70年代,银行发展日趋稳定并且积累到相当的数量和规模之后,政府将重点转移到规范银行的扩张上面,包括对区域和产品扩张进行限制。政策明确限定了银行可以在哪里设立办事处、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以及可以按何种利率收取或支付。直到19世纪80年代早期,商业银行的操作性定义一直保持得非常简单——“商业银行就是接受活期存款和提供商业贷款的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为规避这些限制而成立提供特定服务的银行就不足为奇了。

  ★市场觉醒和自由化起步阶段:伴随经济发展的加速和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水平要求的日益提高,银行面临着产品多样化和渠道多面化的巨大压力。受市场需求的驱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立法开始放松,对银行在产品和定价上的管制逐渐解除。

  ★业界整合和问题遏制阶段:到80年代早期,美国银行业受到第二轮倒闭的严重冲击。这一次,部分原因是经济不景气,但更大程度上是因为过度草率的发展而引起的不良贷款问题,存贷业务都受到了严重打击。我们看到银行倒闭再次发生以及并购和重组也随之火热起来。到了90年代,很多全国性商业银行继续遭受着资产质量低下和倒闭的冲击(见图一)。立法者继而重新加强了对银行业的管制以减少损失。一直持续到90年代中期,管制的要点主要仍围绕着解决储贷危机以来的遗留问题以及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管制解除的全球化阶段:立法者关注银行业的资产质量长达10年之久,9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才又重新将目光聚焦在金融服务业的自由化上。此时,美国金融业开始面临全球的竞争压力,而美国股市的回暖则提升了公众投资非银行金融工具的意识,因此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这项法案规定,只要银行能够操作充足的资本,就允许其扩大服务范围和拓宽业务领域。从此美国银行业终于实现了全面自由化。

  法规管制的影响

  正如上面所讨论的,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在引导和培育美国银行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他们的努力,众多的管制条款被通过、修改或废止,慢慢形成了今天的美国银行业。由此可见,政策制定者必须对市场变化和结构性危机及时回应,同时必须能预期政策推行的后果和波及效应,并制定相对的防范措施,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

  回顾美国银行业的发展,McFadden 法案、Glass-Steagall法案以及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可以看作是最有冲击效应和影响力的三项法案。它们决定着美国金融机构的运作框架长达70年之久。1956年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限定了银行的经营活动。1933年通过的Glass-Steagall法案创建了三个不同的行业——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政府在这些行业之间设置了很大障碍来阻止多样化的大型金融公司成长过大而漠视公众利益,甚至超出政府的操控范围。尽管规避这些法规有很多创新的途径,例如建立银行控股公司和非银行子公司等,但因为法规规定银行业产品提供不能多元化,造成银行的相对竞争力下降,不能为他们的客户提供全套的金融服务。只有到了20世纪末期,当简单的银行产品已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加的需求、同时国外银行和国内其它金融机构已开始蚕食银行市场份额的时候,政府终于在1999年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该法案废止了Glass-Steagall法案,修订了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并准许了全新的金融控股组织的设立,它可以从事保险业并经营有价证券,可以经营商业及投资银行的业务、投资和开发房地产以及其它相关的活动。这标志着自1933年来Glass-Steagall法案中对美国的商业银行、证券和保险业间跨业经营所设限制的解除,从而扩展了金融服务领域里的发展机会,并促进了银行之间甚至金融业间的友善并购。

  另外,1927年通过的McFadden法案限制了银行的跨域经营。因为该法案的影响,许多只能在限定的区域内经营且提供有限的产品及服务的小规模银行构成了美国的基本银行体系。禁止跨州设立分支机构使得商业银行被定义为“单元银行”,除在自己的州内经营业务外,在其它州没有任何一家分支机构或办事处。这个法案造成了许多社区银行的形成,并在渠道拓展上增加了许多成本(见图二)。

  限制持续了大约70年之后,随着1994年Riegle-Neal Interstate Banking and Branching Efficiency法案的实施,政府开始允许银行跨州设立分支机构。自开放跨州经营之后,跨州分支机构的数量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而银行总部的数量则逐年减少3.5%。到2001年底,美国的所有州全部实施了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政策,McFadden法案此时终于成为历史。

  美国银行业的架构

  由于历史的影响和政策的演变,美国银行业高度分散。我们可以看到三类银行:商业银行、储蓄(存款和贷款)银行、以及信用合作社。

  商业银行在三类银行中居主导地位,今天已拥有着80%的银行总资产。在最近20年内,虽然银行数量减少了40%,但商业银行的资产增长超过3倍,大银行成长的趋势愈发明显。由于限制逐渐取消,商业银行总体上经营范围拓宽,并更倾向于规模性扩张。

  储蓄银行历史上主要从事房地产贷款,如为个人消费者提供住房贷款。在过去的20年里,储蓄银行已积累了雄厚的财力,因为是储蓄性银行,它们必须将超过65%的资产用在与住房相关方面并且用在企业贷款上的比例不能超过10%。这项规定使得储蓄银行的业务都集中在零售业务上。

  信用合作社是非营利机构,因而是免税经营。信用合作社与商业银行和储蓄银行相比规模非常小,最大的信用合作社,美国中央信用合作社(US Central Credit Union)(260亿美元资产),资产还不及美国最大的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5%(见图三)。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商业银行操控着美国80%的银行资产,其他20%由储蓄银行及信用合作社拥有。但在这约8000家商业银行中,资产超过100亿美元的还不足10%,这些银行的资产总和几乎占全美银行总资产的70%,业务量巨大且业务范围遍及全球。它们通常隶属于某个拥有众多金融附属机构和多样化产品组合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我们把这些银行称作“跨国银行”,如花旗银行和摩根大通银行。“全国性银行”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如美国银行和美商富国银行(Wells Fargo Bank);“超级区域性银行”则在某个特定的区域内提供广泛的金融业务,如美联银行(Wachovia)和美国第一银行(Bank One)。它们是禁止跨区经营政策的产物,在McFadden 法案放松之后,通过扩张性并购而逐渐成长起来。“区域性银行”通常具有中等规模,更加局限于地域,如东南部的地区金融银行(Regions Bank),以及BB&T(Branch Banking & Trust Company)。最后,“社区银行”是规模较小、资产不超过10亿美元的银行,这类银行在全美共有5000多家。

  未来中国银行业大规模发展将可能类似于美国

  按照7%-8%的GDP增长率,中国的经济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2040年将超过美国。尽管还有35年的差距,但银行资产(若年增长率保持20%左右)的快速增长使其仅需10年就能达到美国水平,而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四倍,中国的人均银行资产拥有量将在20年后超过美国。我们预期在未来几年里中国的银行体系的发展将在几个方面与美国近20年的发展历程相类似。

  ★银行规模和服务能力将成倍增长

  GDP增长速度在7%-8%,金融领域的增长势必要跟上节奏以确保增长的稳定性。除了开设新的金融渠道之外,银行借贷将依然是多数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方式。考虑到货币供应的效应,银行借贷应至少保持15%的增长率,才能维持8%的GDP增长。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目前还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但是由于中国人口是美国人口的4倍,加上许多潜在的客户需求尚未被开发,中国银行体系需要数倍的扩张才能服务于社会并支持经济发展。

  ★并购与联盟将继续加剧,尤其针对城市商业银行

  中国的问题银行还没有面临马上倒闭的危险。但是由于不良贷款的原因,一些问题银行已经强迫被合并或收购。政府不希望也不会让银行倒闭,所以政府对问题银行的干预将不可避免。并购早已在进行中,我们预期友善并购将继续增加,这样不仅能解决资本充足率的问题,也是规避跨区经营限制的一种方式。

  我们预期中国的并购不会像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一样大规模而遍及各地并以降低成本为主要考量。美国国内的并购创造了几个全国性银行和跨国银行;但是,中国已经拥有了较大规模的全国性银行,通过并购再形成更多的全国性银行也很难为社会及银行业创造更多额外的价值。不同于美国银行业那些为了取得成本的协同效应以创造股东价值的并购活动,我们预期中国的并购将主要以成长、多样化、扩张以及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毕竟,中国经济还在快速成长,尚不需要银行采取成本控制或者其它紧缩性的战略。事实上,近期发生在美国和世界上的并购已经重新定位于以收入的协同效应为目的的并购,而不再只是关注成本的协同效应。例如,JP摩根和美国第一银行的并购被认为创造了4.7%即22亿美元的成本节省。如果这个合并将目标纯粹定位于节省成本,JP摩根将不会为此项交易去花费30亿美元的并购成本。

  ★未来大范围的合并还未被预见

  一般来说,中国目前还没有过多的银行或过多的分支机构的情形。以银行的覆盖程度而言(用每百万人口和每万平方公里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来衡量),中国尚不及许多发达国家。在美国,每人拥有的银行分支机构选择是中国的3.8倍。并且,与在法国相比,在中国一个人要行走两倍的距离才能得到一家银行分支机构的服务。

  但是,我们也不能被这样的分析所误导,因为这仅仅说明中国的银行和分支机构平均来看并不过多,但不意味着每个城市都是同样的情况。目前银行及其分支机构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以及泛北京地区。内陆省份相对来说并不发达,服务水平也比较低。伴随中国财富的增长、积累和进入内地省份以及人民对服务水平意识和产品需求的提升,银行服务中心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都会在全国更加平均地扩大并提升。

  ★银行将呈两极端,一是规模,二是独特性

  在所有发达国家中,每个国家至少孕育出一家跨国性银行,例如美国的JP摩根和花旗银行,德国的德意志银行,英国的汇丰银行,法国的巴黎银行,以及日本的东京三菱银行等。中国要想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导者并支持它的私有企业到海外发展,就必须培育一家或数家跨国银行。不久前中国政府透过汇金公司为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注入450亿美元的资金,二者都开始与潜在投资者进行积极的对话以寻求未来在国际市场上顺利进行公开上市,据此,两家基于中国的跨国银行逐渐浮出水面。同时,许多小型但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商业银行也已经开始处理遗留问题,并且为追赶领先企业而开始新的个性化发展。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