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张林俭:当好仪电集团的真老板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0日 17:11 上海国资

  张林俭:当好仪电集团的“真老板”

  “虽然我管理的是国有企业,不是我个人的资产,但我一定要把自己当作真正的老板来对待这个企业。”

  张林俭简历

  现任上海仪电控股(集团) 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1946年出生,高级经济师,曾任上海市仪表局企管处处长、 上海市经委企管处处长、上海市政府办公厅市长秘书、办公厅副主任、 上海市仪表局局长。

  《上海国资》记者 施征

  6月12日,飞乐音响(600651)收购的深圳力合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亮相申城,并与飞利浦等公司签下3个业务合作协议,其欲做中国地面数字电视驱动者的野心显露无疑。而飞乐音响背后的大股东——上海仪电控股(集团) 公司(以下简称“仪电集团”),也因此进入人们的视野。

  在上海电气、百联等企业集团改制夺人眼球之际,向来低调的仪电集团也已悄然完成了旗下企业的改制工作,只等上海市国资委为其指明后续的发展方向。

  “我在去仪电集团之前就想好了要怎么改。”仪电集团董事长张林俭告诉《上海国资》。谈起企业的改制话题,这位在业界以思想敏锐著称的掌门人显得成竹在胸。

  从行政管理到投资管理

  还是在上海市经委担任企管处处长期间,张林俭就一直思考国企改制的问题。当时他就认为,国企改革一定要打破行政管理体系的框架,建立投资管理体系。

  “一家行政公司下面管几十家工厂,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上下级都没有责任。上面可以随意要求下面做什么,下面也可以不负任何责任,随意应付你,表面看来,双方都说得很好,但就是互相推来推去,都没有责任。”

  张林俭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当时仪表局下面十家行政性公司,其中有一家公司与其上市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也就是说,这家上市公司仍然担负着行政管理的职能。

  “这家名义上的上市公司,管了20多家全资的国有企业,其中十几家是跟它完全没有关系的企业,而这家上市公司对这些企业与自己经营的四家公司是一视同仁的,这种公司,你说怎么能成为一个经营实体呢?!”

  张林俭一直认为,只有有了投资关系,才会有真正的管理关系。

  1992年,张林俭从上海市政府办公厅调任上海市仪表局局长时,他表示希望能按照他的思路对企业进行改制。他的改制思路后来得到了有关领导的认可。

  “这几年来,我一直是按照自己当初的想法在做。” 张林俭说。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翻仪电集团从前的行政管理体制,建立投资管理体系。“其实,就是把中间一层的行政性公司全部拿掉,集团直接以股东的身份管理下面的股份公司,其余的企业全部拿出来,有的合并成一家公司,有的则交给集团的分支机构处理。”

  与此同时,张林俭将集团旗下大部分的资产,装进了集团控股的四家上市公司(上海金陵(600621)、飞乐音响(600651)、飞乐股份(600654)和ST自仪(600848)),这在上海其他工业局翻牌过来的企业里是绝无仅有的。

  “现在,集团100%国有的工厂已经没有了,都装进了上市公司。我是改造好一个卖一个,到去年年底卖掉了最后一家。”

  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张林俭大刀阔斧改革,仪电集团原来有将近200家子公司,2000家孙公司,而到现在,子公司只剩下十几家,其中大部分为合资企业。这样,仪电集团的资产基本实现了证券化。

  “这些国有企业实质上实现了‘借壳上市’,这为国资进一步的有序流动创造了良好条件。我现在就等市国资委为集团指明方向,企业的进退只需简单的股本增持或退出就可以实现。目前,我们是投资型的企业,但如果有一天,国资委对我们的战略定位发生了变化,比如要我们成为产业型的企业,我们也只需把上市公司合并,再把总公司也装进上市公司里就可以了,非常简单。”张林俭显得轻松自若。

  轻装进军高科技领域

  改制涉及到的人员安置,一直是一道令企业负责人挠头的难题。但在仪电集团,这道难题的破解却显示了相当的智慧。因为仪电集团完全是利用布局调整中集聚的资源来妥善安置职工的。

  仪电集团原有职工17万人,改制后减到1.5万人,后又新招了2万人,整个过程动用资金20多亿元,目前协保和必养的仍有3.5万人。

  张林俭说:“与很多企业类似,我们也是利用土地资源来安置职工,但在具体做法上有所区别。一般企业是等到市中心的工厂不行了,再搬到郊区,重新盖厂,把市中心的土地资源空出来,但几年后可能这些厂又不行了。而我们是在这些厂还没有消耗完资产前,就让他们搬出来,有的是跟郊区的厂合并,有的直接出售,这样就尽量保全了资源,也给职工分流准备了相对充裕的安置资金。”

  仪电集团得到的授权土地是150万平米,这在工业局的单位中并不算多。但通过这些土地,集团在整个改制过程中,1/4的土地被用来解决人员分流问题,1/4的土地解决了50多亿元的债务,不但妥善安置了职工,而且集团的负债率也由原来的93%降至48%。由此,集团的负担大大减轻,为下一步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组织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的同时,仪电集团的产品结构也在同步调整。张林俭说:“这项调整比较容易,因为改制后,原先的产品结构显然已经落后了,我们需要寻找新的方向,做一些前景比较看好的产品。”这样,仪电集团很快把目光瞄准了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等领域。

  而近期广受媒体关注的飞乐音响收购力合数字电视公司一事,就是仪电集团产业调整图系中一步重棋。

  “我们确实有计划对飞乐音响进行重组,”张林俭肯定地说,“虽然这次是对力合进行收购,但他们也很想做飞乐音响的股东,甚至是控股股东。我觉得这都没有关系,控股股东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结合的,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很难做好数字电视,而力合在这个领域已经很成熟了,只要飞乐音响能够把业绩做上去,我们没必要非要做控股股东。”在是否做“控股股东”这个问题上,张林俭显得非常开明。

  张林俭一直在为集团的每家子公司寻找优质资源,“当集团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时,我会允许他们甚至帮助他们到全社会去寻找优势资源,帮助他们做强做大。”

  没有了“划地为牢”的思想负担,轻装上阵的仪电集团成效斐然,近几年来,集团一直保持销售收入递增20%,利润递增15%以上,净资产递增12%以上的良好业绩。还有相当一部分利润目前还用在消化历史水分上。

  将资本运作进行到底

  在厘清资产和组织体系后,仪电集团继续加大改革力度,2004年,集团将整个业务分成三部分,在集团层面设立了投资管理部、不动产经营部和资产管理部。其中投资管理部经营原先的产业,不动产经营部经营集团所有的房产,而资产管理部则专职从事“资本运作”。

  “资产管理部虽然是新成立的,但实际做的是我们这几年一直在做的‘买进卖出’的事情。”张林俭笑言。

  张林俭举例说,他曾在上海贝岭公司做了6年董事长,而集团在购入和转让贝岭公司股权的过程中共赚了8亿多元。

  目前资产管理部做的还是集团自身的业务,随着形势的发展,集团的资本运作也遇到了瓶颈。“集团现有的资产基本已经处理完了,所以必须到社会上去找项目,其实就是做类似投资银行的业务。”

  仪电集团的资产处置经验得到了上海市国资委的认可。据了解,目前,上海市国资委已将上海有色金属集团划拨给仪电集团进行资产重组。

  “对有色金属集团的改制,我们正在做准备工作,”张林俭说,“他们还是有一部分好资产的,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债务重、人员多,运营比较困难。我们会运用这几年积累的经验,帮助他们把好资产拿出来,梳理其余的资产,使有色集团成为能正常运营的企业。”

  对于不动产部的业务,集团也已有了新的计划。

  “原先我们是靠租金安置职工和支持部分企业的新发展,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经营发展的路子。”张林俭说。为此,集团将市中心分散的几十万平米土地出售,在外滩购置了大量地块,并造起了两幢高楼。

  “我们准备投资17亿元改造所有不动产,目标是成为在上海拥有较多办公综合楼的业主,在几年以后能达到5亿元左右的收入。这样,我们在保障职工和支持企业发展上就可以更加游刃有余。”

  对于外界广为关注的“大型国企整体上市”概念,张林俭认为:“不要过分渲染整体上市的功效,否则就是一种误导,我觉得,对于国企改革,首先应当认清应该解决什么问题,再决定采用什么方法。国企的改革,说到底就是充分创造条件使其市场化,而整体上市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而已。”

  股东主要管三件事

  如何使大型控股集团的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张林俭一直在探索合适的管理模式。

  张林俭坚称,既然是股东,就要按照股东的角色行事。“既然是作为股东的身份来管理企业,就一定要按照《公司法》来做事,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 。

  在他眼里,股东主要管三件事,决定重大经营决策、决定经营者和决定收入分配。同时加上国外企业普遍采用的三项辅助管理,即战略管理、预算管理和决算管理。“当初我们做预决算管理时,有很多人笑话我们,但现在证明我们是正确的。”

  针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集团还建立了一整套运行监控制度。这就是后来国家经贸委在全国大力推行的“3+3+1”模式。

  “但我现在觉得,这套模式已经落后了。”张林俭说,“在今天,已不仅仅是股东与投资企业的关系,委派到企业中的负责人与股东已是一种代理关系,因此,双方还应签订委托代理协议,将‘3+3+1’模式融入到这份协议中。”

  “这不是简单的契约,而是份民事责任合同,是委托方和代理方之间相互的约束,而不是普通的雇佣关系。发达国家有两种合同方式,一种是雇佣合同,一种是委托责任的民事合同。但是我们国家现在还没有立法,没有这种合同。”

  在这种思路的指引下,三年前,仪电集团就和旗下企业的负责人签订了这种委托协议。

  张林俭感慨地对记者说:“虽然我管理的是国有企业,不是我个人的资产,但我一定要把自己当作真正的老板,来对待企业,只有这样,才会有奖励经营者的紧迫性,才会把经营者视作是我的委托代理人,而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关系。”

  仪电集团

  仪电集团是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受上海市国资委授权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1993年由上海市仪表局改制为上海仪电国有资产经营管理总公司,1995年5月更名为上海仪电控股(集团) 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23.18亿元,2004年净资产77.5亿元,总资产144.2亿元,从业人员3.75万人。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是以IT为主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仪表及系统、IC卡产业链、SMT表面贴装、新型电子和光电元器件、照明电子产品和信息系统集成等八大类产品。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