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海丰集团:IT需要长期投入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16:03 《商学院》

  文/文照谋

  看点:

  杨绍鹏说IT是奢侈品,但他还是毅然拿出了8400万元进行IT系统建设,他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CEO,杨绍鹏深深知道,一个2004年利润只有几亿元的公司要拿出8400万元来投入IT建设意味着什么。但是,在经过慎重思考和详细调查之后,杨绍鹏还是毅然投入了这笔钱,来为自己的企业——山东海丰国际航运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海丰集团)上马一个全球综合物流信息平台。

  与中远集运一年就投入3亿元来建设IT系统相比,8400万元是太少了,但是它对海丰集团来说却无疑是一笔极大的数目。要杨绍鹏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但是他知道,现在是需要投入这笔钱的时候了——企业刚刚完成创建十多年来最大规模的战略重组,这是海丰走向一个国际化、综合性物流公司的关键时刻,而外部的竞争又是如此的激烈和残酷。

  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中,海丰集团的企业信息化一直在进行。在1993年~1996年用的是单机版系统,1997年~1999年开发了货代与财务系统的一体化,2000年~2004年开发了船务、货代、报关、快递等业务与财务的一体化。即使这样,杨绍鹏还是说:“在中国物流业,不缺市场,不缺人才,而是缺有科技含量的IT系统。”“如果不提升系统,就没有竞争力。”

  海丰集团1991年成立,最初是一家只有两个人的货运代理公司,1996年正式组建海丰集团,2001年整体改制为民营企业,去年12月,海丰集团进行了大规模的企业战略重组,公司被分为集运、物流、船东、散货、沿海内贸运输和航运配套服务六大业务体系。重组之后,海丰集团开始向国际化、综合性物流公司迈进,今年,海丰将按照新的重组结构全面投入运营。

  “海丰一直都很重视信息化方面的投入,但是以前的系统是分割的,”杨绍鹏说。海丰集团目前在国内外19个地区有48家分支机构,分布在韩国、日本、新加坡和国内上海、青岛等各个城市,它们都有自己的信息网络系统;另外,海丰的业务范围几乎涉及到物流方面的所有业务,如集装箱运输、货运代理、报关、空陆运、快递、仓储、船舶管理等各个领域。可以想见,系统“分割”给海丰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重组之后如何加大对六大业务体系的调控更是面临艰难。

  因此,海丰集团目前想要急于解决的是:将供应链的各个链条有效地连接起来,形成信息的平滑过渡和流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提供基于互联网的查询、客户服务和电子商务平台,为采购商、生产商、运输公司、报关公司、仓储、陆运等相关的公司和客户提供统一的接入平台。

  据海丰集团信息总监伍惠忠透露,这个新上马的信息平台将分期建设,2004到2007年为第一期,投入8400万元。今年5月19日,海丰集团宣布IBM公司成为这一平台信息化项目的首选供应商。同时,海丰还和思科、金蝶两家企业签约,选择它们作为网络安全首选供应商和ERP解决方案首选供应商。

  说到合作伙伴,杨绍鹏有过很深的教训,以前做IT系统都是自己做,很少引入合作伙伴,他们曾找过国内著名的科研机构——中科院来开发,但是很快就发现这种方法走不通。“以前每做一个系统,过不了多久就发现不行了,企业在发展壮大,它跟不上。”杨绍鹏发现,不引入合作伙伴,自己做很困难,而要引入合作伙伴也一定得找那些有成功案例的大公司。因此,这一次他选择了IBM、思科和金蝶这样一个“组合”。

  为了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杨绍鹏还在去年从UPS公司挖来了它的信息总监伍惠忠,一个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浸淫多年的香港人。“伍先生加入海丰半年多。如果没有他,这个信息平台的上马不会这么快。” 杨绍鹏说。

  “IT系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四五年前我们和中科院合作的时候还根本没有想到今后会和IBM合作,也不会想到会把伍先生给挖过来,那时还没有这个规模。”杨绍鹏说。他认为,现在海丰集团之所以能启动这个项目,是因为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有充足的资金做支持,有很强的盈利能力。”

  但是,比起国外,中国物流企业在IT投入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美国UPS等国际大型物流公司一年的IT投入大约占到其收入的3%~4%,国内企业还远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投入依然是制约国内许多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对此,杨绍鹏说:“IT是一个奢侈品,但你不投入就不能上升到一个阶段去竞争。同时,它也是一个循环,你投入了,就可以做得更好;你不投入,没竞争力,就会进入恶性循环。”但无论如何,“IT需要长期投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