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中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不作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1日 09:11 第一财经日报

  全球信息服务商益百利:中国金融机构面临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不作为

  本报记者 陆媛 见习记者 王春霞 发自北京

  “在过去的4年里面我们经常跟中国央行相关人员会面,给他们提供一些欧洲和北美信贷风险管理的最新信息。”益百利(Experian)亚太地区业务总裁哈克·约翰在日前接受《第
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这样说。

  益百利与中国央行在建立国家征信机构等方面展开合作已经有4年时间了。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益百利的业务遍布60多个国家,多年来它通过信息、解决方案和信息处理服务,帮助消费者了解、管理和保护私人信息和财产。

  《第一财经日报》:益百利在中国央行建立国家征信机构方面提供过哪些具体的帮助和建议?

  哈克·约翰:这种合作是非正式的。从具体的内容上说,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第一个领域在数据库技术的方面,我们在国家征信局所需的数据库技术上提供帮助,而且确保数据库里面所保留的信息是安全、准确和可靠的;第二个领域在附加值产品方面,帮助数据的使用者通过这些数据作出正确的决策,而且要确保征信局里面的数据在提供给第三方使用之前,必须是经过总结和高度概括的;另外根据在其他地区的工作经历,尤其是我们在北美和欧洲的经验,还有一个重要领域是对关于私人借贷立法方面提供建议。

  具体来说,我们打算在北京建立两个小组,第一个小组由技术人员组成,另外一组人员由管理信贷风险的顾问组成,他们在北美及在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都有丰富的经验。

  《第一财经日报》:目前的客户情况发展如何?我们了解到中国一些银行已经买了这个软件,但是并没有使用。请问你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认识的?你们觉得应该怎么做?

  哈克·约翰:现在益百利刚刚开始向中国推出信贷风险管理软件的产品,目前这种产品在中国的周边地区已经开始使用,在中国还是起步而已,因此客户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培训和教育。我也意识到你说的第二个问题,很多银行买了解决方案软件,但是不知道怎么用,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使用它,可能还有一个原因是受过培训的人调到其他的部门去了,所以这个工作不再属于他管了。

  我觉得这对中国许多公司而言,对益百利公司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认为一个解决方法就是从公司高层施加压力,控制这套产品和技术,然后让下属执行,而且要确保已经受过培训的人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责,正确使用这些产品。最后还想再强调一点,我们这个解决方案在全球60多个国家已经安装了1000多套。

  《第一财经日报》:在中国目前的情况下,银行在某种数据采集上,信息的来源并不是特别充分,同时在信息的收集上也存在一定困难,跟真实的情况有误差。你们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

  哈克·约翰:益百利在许多国家都遇到过这种问题,像秘鲁、巴西、俄罗斯,他们银行信息采集系统以及其他的基础架构都不是十分的完善。但目前俄罗斯已经有二三十家银行安装了益百利的产品,还在益百利的帮助下建立了国家征信机构,这对说明你刚才提的问题都是很好的例子。我个人认为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技术,而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不作为,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措施来使公司里面相关人员充分利用产品。所以我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是从公司最高层的层面施加压力。

  《第一财经日报》:不久前一些国外大银行出现了客户文件丢失的情况,益百利是如何处理这类情况的?

  哈克·约翰:益百利和客户之间有提供服务的原则,比如说益百利和客户之间个人信息的传递,传递的信息是通过加密的,是通过信息保护的,即便有人把这种信息偷走了,但是他如果破译不了密码的话也是破译不了信息的。益百利过去30年一直在欧洲和北美国家政府进行数据保护方面的合作,制定法律以保护用户及其数据的隐私权。资料图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头文字D
头文字D精彩呈现
疯狂青蛙
疯狂青蛙疯狂无限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