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坏账漂流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5:12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唐诸

  深圳报道

  作为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职员,吴先生经常要奔波在珠三角的各个城市之间,约见他的客户——那些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在珠三角,此类大小不一的企业如同繁星遍布。毫
无疑问,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企业,形成了中国经济独特的竞争力和活力,并且使得中国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2001年,当时的外经贸部发布通知,放开内资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这些在国内市场上打得头破血流,而且为利润日趋微薄而烦恼不已的企业们,一夜之间发现了一条通往“流淌着牛奶和蜜的应许之地”的道路。

  中国的企业由此开始了波澜壮阔的国际化征途,然而,也许是恋爱的时间实在太短,匆匆进入国际化的蜜月,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烦恼重重。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海外应收账款的剧增,这已经成为困扰中国外向型企业的普遍问题,在上市公司身上也表现得相当明显,如以出口为主的广东德豪润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其2005年第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为3.5亿元,应收款却达1.88亿元。有出口业务的科龙电器,其一季度20亿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超过一半。

  然而,这些现象一直以来并没有引起公众注目,直到四川长虹事件被暴光。

  从长虹开始

  一切都发生得很突然,2003年3月,一家媒体刊出《传长虹在美遭巨额诈骗》一文,文称长虹在美国遭其贸易伙伴APEX公司巨额诈骗,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当时长虹连发布公告斥责此文“纯属捏造”。

  不过,在长虹股份2003年年报中,赫然记载了APEX拖欠长虹应收账款44.466亿元的事实,公司2004年半年报上,APEX仍然高悬着40.146亿的欠款。

  2004年10月,四川省公安厅经侦总队配合绵阳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的有关警员,在深圳将美国APEX公司董事长季龙粉刑事拘留,理由是涉嫌“票据诈骗”。

  APEX还先后与江苏新科电子集团DVD产品出口代理商——中国五矿进出口公司、天津的天大天财、宏图高科等公司都合作过,相似之处是:这些企业都产生了巨额坏账不能收回。

  长虹本来是可以避免这一切的,哪怕它的贸易伙伴是个与生俱来的骗子,只要它采取行动,就可以把一切损失消灭在萌芽阶段。

  吴认为,这就是他目前所从事的工作的意义所在:“我们会给投保的公司,针对每一个买家批出贸易额度,如果他们的交易金额在这个额度之内,那么国内厂商即使产生了坏账,也变成我们的问题。”

  作为一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职员,国家对吴所在的公司的要求是保本经营,但是对他本人来说,最大的烦恼是,当他向这些企业的管理者们推销他的产品——出口信贷保险时,他往往被视为与其他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无异,即便在去年长虹被拖欠4.6亿美元的货款这种情况出现后,这种状态也没有很大改观。由于中国保险市场的不规范,早期的商业保险公司的业务员经常用撒谎等手段欺骗客户签署合同,长此以往,保险业务员成为一个声名狼藉的职位。

  “还是观念问题,中国企业的出口,更多处在被人选择的地步,而不是去选择别人。”

  在讲究人情和人际关系的中国社会,商业亦难免蒙上浓厚的人情色彩,因此,对于彼此已经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伙伴,厂商们总是乐于放款,“都是老朋友了,还有什么信不过的”。

  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在佛山一家生产微型发动机机芯的企业,与一位德国商人做生意,德国商人彬彬有礼,刚开始总是现金提货,双方交易规模逐渐扩大,一两年后,德国商人要求厂商放账,最初放账是5万美元,然后是10万美元。最后,坏消息出现了,德国商人的另一块房地产生意失败,财务全面出现问题,不得不宣布破产。而在德国商人的公司倒闭之前,佛山这家企业给它的放账高达50万美元,最后亏损了30万美元。根据佛山这家企业的估计,和这位德国商人做了七八年生意,总的利润也不过30万美元。

  新生存法则

  事实上即便是长虹这样的大企业,由于资源的限制,其销售部门也不大可能具备很强的信用管理的能力,而面对国际贸易市场上普遍实行的放账交易,让中国的不少企业陷入了两难困境。

  国内的厂商们往往不知道,当他们成为GE或者沃尔玛的供应商时,他们很多时候是在和这些大企业的代理商们打交道,只有少数的企业才有机会直接面对这些巨头,而且要面临严苛的条件。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采购的方便,会成立很多空壳公司专门从事采购,这些公司是有限责任公司,一旦倒闭,其债务清偿不能追溯到集团层面。

  即便是开具信用证也并非完全保险。理论上,信用证主要是基于银行信用,但是,1990年代末开始,信用证“不符点”情况越来越多,导致信用风险比例越来越高:如条款约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一旦不符合条款规定,银行方面就拒绝给付。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还设定圈套,在开具信用证时设立很多条款。比如规定:此信用证必须在某人签字后才能兑付,可做完生意后,这个人就离开这家公司或者干脆消失。

  同时,信用证的形式多样化,也导致其中的陷阱日益增多。

  生存的压力与国际贸易的潮流形成了严重的分歧。

  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在美国,企业申请破产重组,只有20%能够脱离破产重组,而这当中,有2/3能够重组成功,剩余1/3重新进入破产,至于另外的80%,直接进入清算程序。

  根据美国破产法,一个企业进入破产后,排在第一位的债务清偿是员工工资,其次是有担保的债权,然后是优先债权,普通债权人偿还顺序排在第七位,根据中国进出口信贷保险公司对其跟踪的两家公司的测算,走完破产程序后,出口企业能够拿回的钱不足6%。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管理部主任韩家平指出,由于惧怕坏账风险和账款被拖欠,中国企业赊销比例只有20%左右,而欧美企业达到90%以上。由于赊销能力不足,导致很多商业机会白白流失,企业竞争力和交易规模受到严重影响。按此推算,同等规模的欧美企业,其销售规模可是中国企业的4.5倍。

  同时,由于中国出口产品中多数是一般性制成品,为了争取出口订单,中国出口企业不得不主要依靠价格策略,或在结算方式、付款条件、货款追收等方面过度迁就客户。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需要从现金经济走向信用经济。

  然则,现行模式下,可供折衷选择的方案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是企业自行建立一套信用管理体系,如商务部推行的“3+1”信用管理模式,“3”是指企业内部应建立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和评估机制、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后期信用管理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1”是指在企业内部应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第二种可供选择的方法是将风险外包给他人,如投保,将出口信贷保险作为避险器。

  不过,对于利润日趋微薄的出口企业而言,上述两种方式,都将加大其成本。这将成为企业管理者们的又一个难题。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