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意大利模式的启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1日 15:09 21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意大利成衣专家Marina·Mira

   本报记者 李超

  上海报道

  曾经成功挑战了法国奢侈品业的“意大利模式”,能否给中国纺织品行业深刻的启迪?

  Marina Mira,作为意大利安伯斯咨询公司高级咨询师,她在意大利纺织成衣行业有20多年的相关经验,她详细解析了基于“品牌、技术和政府”的多层“意式纺织路径”和多次本国的“行业再造”。

  《21世纪》:意大利的纺织业架构是怎样?它的竞争力主要基于哪个层次?

  Marina:首先必须把纺织品和成衣区分开,我们认为纺织品属于制造业,比如,纺织纤维可以用于包括成衣在内的不同产品。

  在意大利,成衣产业曾经一度主要依据产品分类。男式的夹克和套装,是一种产品类别;女裙、晚礼服是一种产品类别,男女式的牛仔裤是另一种市场类别。当时的这个产业主要生产基本相同的产品。

  之后,意大利市场对成衣品质的要求逐步上升,这个产业不再根据产品种类划分,而主要依据产品系列划分。一家企业如果从事夹克生产,必须提供一个围绕夹克的完整系列。这就是意大利成衣的特点:按照系列出售。在这种商业模式下,还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制造商必须学习如何协调核心竞争力以外的产品布局,从而促进核心产品的销售。也就是你的产品必须增加附加值,不能简单的只提供商品,而要将你的生活态度包含其中。你生产和销售的不再仅仅是成衣,家具、化妆品、香水或者其他物品都可以让你展现独特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21世纪》:意大利企业是如何造就自有品牌的?

  Marina:对于成衣而言最重要的是,对目标客户传达明确的品牌形象、认知度和感知度。大量的投资是必须的,但更重要的是形象的持续性。“我创造一个品牌,我数年投资这个品牌,然后人们都知道了我。”什么是持续性?就是年复一年,保持对客户的一个承诺,然后以最优的价格,提供最好的产品,展现最佳的风格。

  《21世纪》:在大品牌的压力下,意大利的小品牌和OEM厂商生存之道是什么?

  Marina:经济全球化对制造业是个强烈的选择过程,但意大利的服装加工业不是靠低价竞争,我们很多小企业有特定的技术优势,而这使得我们的竞争力不需要完全依靠价格。有了这样的专业技术,行业进入门槛也就非常高了。当然在对于产品数量的要求以及对于订单的灵活性方面中国制衣业是有优势的,而意大利企业在这一点上是欠缺的。

  《21世纪》:意大利纺织服装业还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纺织机械等,这是否是另一条“生存之道”?

  Marina:完全基于价格的竞争会导致恶性竞争,而发展纺织机械行业,它将带来一场内部质量上的革命,它可以帮助实现基于高质量产品和产品差异化的革新。我认为这是意大利制衣业取得今天竞争地位最重要的原因。另一方面,我认为这也是赢得商机的新模式。

  《21世纪》:意大利政府和行业协会在本国纺织业的发展有哪些作为?

  Marina:从发展产业效率的角度,我们的政府和协会支持不断拓展市场和出口型的企业,他们同时也支持向国外出售服务的公司。

  《21世纪》:意大利纺织服装界如何看待来自中国同行的竞争压力?

  Marina:近年来意大利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有很大增加,这主要是基于降低制造成本的考虑。中国成衣在价格方面给我们很大的压力,不过评价压力和竞争力不同的标准,可能有不同的结论。制造仅仅是整个产业链的一个环节,我们更多的考虑如何提高品牌、质量和风格,只是纯制造的压力是很大的。

  可十年后,我们也许面对的是另一个中国——不再是仅仅依靠代工取胜,而主要依靠他们的品牌及技术,那时真正的竞争将到来。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