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一个土法培育的世界级企业样本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3日 07:56 第一财经日报

  一个神话般的企业成长故事。个人英雄主义绝不是该神话的全部。令人吃惊的数字背后,是一个全国经济百强县倾力呵护“家产企业”的老套现实

  本报记者 施平 发自山东

  所有人都在说,这是纺织行业的多事之秋。

  正值美国“特保”措施和欧盟“设限”威胁频频来袭,商务部近日宣布,从6月1日起,提高74种纺织品出口关税。

  对纺织企业而言,利空是毋庸置疑的。

  作为国内纺织业“龙头”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下称“魏桥”),作何反应?

  市场的回答是:5月19日,H股魏桥纺织(2698)下跌0.25元,至9.95元,跌幅达2.5%。5月20日,又下跌0.05元,跌幅0.49%。

  5月16日,《第一财经日报》特派记者来到魏桥所在山东邹平县。在当地,记者没有感受到预想中的沉闷,却获知这个世界级企业成长故事中的诸多独特细节。

  整个邹平都在为魏桥服务,而魏桥回报给邹平的,是每年占全县70%的财政收入,和相对76万总人口而言,高达15万个的工作岗位。抓住天时,萌芽神话

  邹平县,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面积1251.75平方公里,总人口76万,乃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基地,全国经济百强县。

  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吴官正当年主政山东期间,曾留下这样的评价:“山东有两‘张’,东有张瑞敏,西有张士平,很了不起。”

  2005年4月,山东省统计局发布公告,2004年魏桥创业集团以232亿元的销售收入首次进入山东省前十名,位列第九,与排名第一的海尔集团相呼应。

  “西张”的名气显然不及“东张”,原因据说是张士平这人“异常低调”。迄今为止,张仅在去年接受过浙江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王果刚一人的专访。

  1981年,张士平担任魏桥油棉厂的厂长,大力推行承包经营的激励机制,当年完成利税93万元。两年后,油棉厂一跃成为全国供销系统效益最好的企业,全国各地的学习者纷至沓来。

  1985年,全国出现严重的卖棉难,当时张士平带着厂里的供销科长、棉检科长背着棉花到某国棉厂推销棉花,这家企业连大门都没让他进。现实让张士平决定摆脱产品结构制约,发展棉纺业。

  1989年,他利用企业的600万元积累,共筹集1000多万元,建成了1.6万纱锭的纺纱厂,这是魏桥的真正起步,现在魏桥纺织管理层的大部分骨干力量,就是当年入厂工作的普通员工。

  之后,雪球越滚越大,在原材料最为紧缺的1993年,仍实现利润743万元。1994年底,魏桥已发展成拥有员工3000余人、纱锭10.5万个的大型企业。魏桥的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并打入对质量要求极高的美国和日本市场。

  1999年,魏棉兼并濒临倒闭的老字辈国企——滨州一棉,纱锭数量达到33万。当时,原滨州一棉的职工打出“乡巴佬滚出去”的横幅。然而,让他们吃惊的是,一年后,由于滨州一棉共享了魏棉的销售渠道,其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增长了59.6%和44倍。

  在此之前,全国的纺织行业已是连续6年亏损,张士平却仍在年年大幅度地上纺织项目。

  从1990年至1995年,耗资1.6亿元的两个棉纺厂和三个织布厂相继扩建和新建完毕。魏桥的生产能力比1990年扩大了4倍,销售收入是1990年的5倍多。而4年后的1999年,销售收入达到20.6亿元,是1990年的18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耗资1.2亿元、年发电2亿千瓦时的自备热电厂建成投产;2000年,热电厂二期工程45万千瓦机组运行发电。自建电厂很好地保障了企业发展的电力需求。这一点,在如今全国性电力紧缺的现实面前,实属可贵。

  自2001年以来,该集团已连续3年名列全国纺织销售收入第一。2003年,魏桥创业集团总资产达110亿元,职工10万人,销售收入114.3亿元。当年,集团属下魏桥纺织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办挂牌上市(2698.HK),并一举创下了H股历史上发行市盈率最高、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超额认购倍数最高、冻结认购资金额最高的“三个之最”。

  2004年,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发表报告指出,魏桥产能扩充正合时宜。即使面对资本性开支计划,集团财务状况仍然稳健,净负债比率维持在78%。

  魏桥的成长,在许多当地人眼里如同神话。正是张士平的一个个极富前瞻性的举措,为神话的诞生提供了可能。神话延续的“地利”之赐

  在中国,规模达到10万锭,就已经是很大的棉纺企业了。而魏桥的纱锭是450万个,它创造了历史。

  深知纺织业发展规律的王果刚感言:“魏桥的发展在教科书里是找不到的,它看重的是世界市场。如果仅仅局限在邹平,那么10万纱锭就够了;局限在滨州,30万也就够了;对整个中国,100万也够了;但是瞄准世界市场,450万纱锭看来是适合的。魏桥选择了一个好的定位,那就是上规模,成为全行业最大。”

  王还指出,企业有了规模,不但有了成本、市场份额,在采购、用工、销售诸多方面就有了谈判优势,“甚至还有了和政府谈判的砝码,可以得到别人拿不到的诸多条件。”在1998年前后,魏桥成为全省棉纺织行业的龙头老大,它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整个邹平县城的东部,成了魏桥的大工地。不单单是邹平,1998年至2004年,魏桥累计投资额为170亿元,相继建成了魏桥、滨州、邹平、威海四个生产基地、九个工业园区。

  其中,2000年,用于技改基建项目上的8.5亿元投资中,光基建就占到2亿元,是前10年所有技术改造投入的总和。而1999年,魏桥的利润为1.4亿元。这一年的投资,是其上一年利润的6倍。

  没有银行贷款,企业是发展不起来的,而魏桥与银行的关系非同一般。

  张士平曾向王果刚透露:一次,邹平县搞银企洽谈会,目的是“促使山东所有的银行和邹平县里的企业对接”。说是政府组织的活动,实则以魏桥为主,因为必须要用魏桥的关系才好请银行领导。魏桥集团分管财务的副总为此忙了两天,最后累得生了病。

  1989年张士平自筹资金600万元建纺织厂的年月已经一去不返。企业扩张,在现实层面上最大的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但事实证明这些障碍都得到了克服。

  1996年前后,棉花紧张,进口棉花配额有限,魏棉发动自己的职工通过各种渠道收棉花,企业予以高价,终于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由于全国棉纺织业的规模过大,再加上棉花涨价,整个棉纺织业亏损。各省开始压缩纱锭。

  1999年,山东省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压缩落后棉纺能力81万锭的任务,全省棉纺能力减至470万锭。老牌棉纺企业济南国棉一厂、二厂因此相继倒闭。

  国家规定了压缩纱锭的范围:一是国有企业,二是设备属于解放前的进口设备,以及上世纪50年代生产的老设备。而魏桥一是当时属于集体企业,二是采用的上世纪80年代的新设备,均不在此范围内。所以,全国压缩纱锭后,魏桥反而增加了5万纱锭。

  除了棉花,电也是一项重要的成本。

  魏桥管理层一位人士透露,自备电厂建成后,魏桥的工业用电是0.2元/千瓦时,生活用电0.35元/千瓦时,而邹平其他企业的电价则在0.4元以上。这为企业生产节约了一大笔成本。

  魏桥的自备电厂现有装机容量45万千瓦,到2007年,将形成300万千瓦的总装机容量。

  在接受王果刚采访时,张士平这样解释建设电厂策略:“有人说我们电价便宜是不公平竞争,那你为什么不上电厂?赚钱的事你不干,(那是)你想不到。”

  恐怕不只是“想不到”那么简单。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认为,一个纺织企业办电厂,在很多大城市肯定办不到,因为政府最起码会考虑到污染问题。然而,在山东的一个县城里,却变成了现实。人和,人和

  1989年,高考落榜后的王丽(化名)招工到魏桥油棉厂工作。

  “16年了,我所有的一切都和魏桥有关。”2005年5月16日,在邹平县城魏桥生活区三居室家中的王丽感慨道。她已经成为纺纱车间的主任,管理350多名纺纱工。

  16年来,王丽就像一个勤劳的农妇,只不过是工作环境由土地变成了车间:早上骑车上班,晚上回家睡觉。一天工作12个小时,只有春节期间有一两天的假期。

  而这也正是大多数魏桥工人的生活。他们几乎将全部的精力交给了魏桥,牢骚却只能在家中发——上班之后,被发现抽烟,说一句多余的话,都可能遭受罚款。

  事实上,繁重的工作量、严格的制度,在魏桥发展史上贯穿始终。曾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名交了1万元押金后入厂的纺织女工,因为受不了厂里的劳累,向车间主任请病假。由于是新手,被破例批准三天。然而期满后仍害怕上班,于是又称病情加重,再续三天。三天之后,继续要歇,这次再找不出理由,便撒谎说父亲去世。结果不想车间主任带着花圈去看望,却发现其父亲端坐家中……

  单调的生活,使王丽几乎与周围的世界隔绝。她不会打牌、不逛商场、很少化妆,“无论在哪儿,一闭眼,耳边便会响起织布声。”

  而辛勤的付出也得到了让她欣慰的回报,她与丈夫都在魏桥上班,两人工资加上年底分红,已经在10万元以上。现在,魏桥普通工人的收入每年也都在1万元以上。在邹平县城,有好几处魏桥的住宅小区,每一处都达数十栋住宅楼,很多房子都空着,等着要结婚职工入住。

  已步入中年的王丽也不像以前那样经常见到张士平,张士平过于低调。只是在去年国庆节期间,张士平请集团车间主任以上的员工在邹平最好的饭店吃饭。席间,张士平向老部下们一一敬酒。

  像王丽这样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都是1989年前进入魏桥,从基层一步步提上来的。张士平对王果刚坦言,高层管理人员中,没有一个跳槽的,张也对此颇感欣慰。

  据悉,张士平有一次到邹平县比较落后的码头镇走访,当地居民听说他来了,马上蜂拥而至。码头镇家家户户都有人在他的企业就业,一个人一年的收入,比一家人种地的收入还要多。有的甚至一家有两三个人在他的企业里上班,那这一家就成了当地的富裕户。

  在王丽的那个车间里,350个工人,邹平人不到十分之一。山东其它市县人有100人左右,剩余200多人,大多来自河南、河北和东北。

  魏桥的工人,相对广东和江浙地区,有一定的稳定性。张士平曾透露给王果刚,在魏桥工作一年以上的工人就达10万左右。

  王果刚问张士平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张回答说成功没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中国有劳动力的优势,为什么还要亏损?那么你搞什么不亏损呢?

  魏桥一位中层管理人士把魏桥成功的经验总结为:一是农业基础好,二是领导人能力强,三是劳动力低廉,吃苦耐劳。总结完,他沉思良久,最后说道:“应该还是第三点最关键。”

  在日夜共鸣的1000公顷的厂区内,15万辛勤工作的工人们,他们是魏桥神话的最终实现者。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非常阿杜
非常阿杜精彩铃声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