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CEO应景之作 包装自己还是打造公司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10日 11:40 东方早报 | ||||||||
早报记者 王立伟 CEO一定要社交? 没有证据表明,CEO的高调社交会给公司带来惊人的业绩;同时也没有证据表明,CEO低调会对公司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选择社交还是低调,也同样不是CEO个人的决策,它与公司的策略定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尽管任正非的低调人尽皆知,但悖论也由此产生,搜索“任正非”,你可以在百度或者GOOGLE中找到与喜爱社交的CEO同样甚至更多的结果。人们对一个低调且成功的CEO的关注,可能因为公司业绩的原因,而变得空前强烈。 毋庸置疑的是,CEO在商业领域内对品牌的认识,常常会被移植到他们对个人品牌的打造之上,而这种移植,受关注度高的也往往在于那些新兴的或者高速发展的领域和行业内,从目前中国市场的现状来看,网络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的CEO,会更多地选择另类和集中的个人品牌塑造活动。 他们频频出现在各种论坛和商业活动、慈善活动中,他们的私人生活方式被看作是这个时代一个阶层的生活方式范本,而媒体对他们的追踪更是无微不至,像极了娱乐明星,这不,潘石屹就号称“地产娱乐化”,并且以身作则。 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选择社交还是低调,可能更多的是应景之作,至于它的生命力,也许随着CEO的离职戛然而止。 社交目的:培养公司品牌 借助打造CEO个人品牌来提升企业形象,本来无可厚非,但凡事都要有个度,公司品牌在脱离CEO个人品牌后,能否继续常青,是检验公司品牌的塑造与CEO个人品牌的塑造是否适度的一个标准。 台湾IT教父施振荣的做法值得借鉴。2003年,施振荣获得“推广台湾国际品牌特别贡献奖”。在开创和推广宏基品牌的同时,施振荣的个人品牌得以提升。他致力于推广宏基品牌达30年之久,宏基品牌也在他的推广之下,与所在地区联为一体,“Ac-er”被《时代杂志》(TIME)指为“最容易与台湾联想在一起的品牌”。 在施振荣功成身退之时,他又成功将接力棒传给下一任,人们想到宏基,会想起施振荣,但却不会不习惯于施振荣离开的宏基。施振荣的高明之处也在于此,个人品牌、公司品牌之间的联系无时无刻不在,但又可以轻松将两者分离开来视之。 个人品牌也可常青 这个“五一”长假,王石的广告画面不断出现在旅游卫视上,作为旅游卫视“行走改变命运”系列片的一个重要部分,王石在每一个画面中描述自己登山的经历、感悟。 越来越少的人会将王石现在的行为与万科联系在一起。这种改变似乎发生在舆论的顶峰,即王石登上珠峰,人们对万科的各种讨论结束之后,抑或是去年9月,万科20年庆典上以郁亮为代表的第二代管理层接替王石之后。 但不管怎么说,曾经频频出现在各种论坛上的王石,最终的淡出,似乎可以和杰克·韦尔奇相媲美。离开GE的杰克·韦尔奇,不能不说还留有深刻的GE烙印,而烙印也同样被他印在了GE的发展历史之上。但新一轮管理层的顺利交接,让人们不再将记忆停留在那个属于韦尔奇的时代。王石和万科的成功在于,万科是一个坚硬的品牌,王石也已成为一个坚硬的品牌。 张醒生 亚信(NASDAQ:ASIA)发布2005年第一季度财报同时,也宣布了集团副董事长、CEO兼总裁张醒生离职。 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净利润为140万美元,同比下滑30%。4月26日,亚信在纳斯达克收盘下跌5.374%,收于4.93美元,为中国概念股中跌幅最大。正如亚信董事长丁健所言,张醒生在亚信的两年内,成功地带领公司完成“从单一市场到多市场”的既定战略的拓展。 而不管是张醒生本人意愿还是公司意愿,两年间,张的亮相频率也远远高于其在爱立信期间的亮相频率。搜索“爱立信张醒生”,在百度里可以找到7370篇搜索结果,而搜索“亚信张醒生”,则可以找到16100篇搜索结果。 在亚信的2年,张醒生的身影频频出现在各种论坛上以及社会活动中,他戴着牛仔帽出现在高球比赛场,他酷爱收藏,生活中有一大帮极会玩的“知本家”和资本家朋友。他组建绿领俱乐部,“大家周末一起去滑雪滑草、打球种树”。 在2005年1月为海啸灾区捐赠的现场,传言已经被架空的张醒生捐赠了一部爱立信名贵古董电话,完全不顾及现东家的面子,现在看来别有意味。 潘石屹 潘石屹前几天西装革履地与一帮明星出现在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中。事实上,这不是他第一次把自己贡献给大众娱乐事业。2002年,潘石屹将商业和文化与形象包装紧密结合起来,公开提出地产娱乐化。之后,潘石屹又对媒体自称,自己是章子怡式的娱乐人物,并准备把地产娱乐到底。 潘石屹办了《SOHO小报》,建了网站,出了《杂碎》,还签售,还做了CD、SONY、HP、IBM、LG等知名公司的代言人拍广告,去年他首次“触电”,拍了一部《阿司匹林》,和梅婷演对手戏的消息喧嚣尘上。 此外,无论是各大颁奖典礼,还是房地产展会,潘石屹所到之处,“星光熠熠”。最近,他还和当红主持人李静做了一档电视节目———“老潘进城”。 潘石屹不无得意地说,他的作秀,省下了不少广告费。 但是去年公司赴香港上市未果,潘石屹显然也有点失落。 张朝阳 40岁的张朝阳褪去衣衫半裸上镜,成为去年一大热门话题。张朝阳的作秀,早已不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但每次作秀,都会让人惊讶。从搜狐成立开始,张朝阳的社交活动就异常频繁,不论是像《时代周刊》、《亚洲周刊》、《财富》这样的正统杂志,还是《时尚健康》这样的新锐杂志,他都会秀在封面;穿着滑轮鞋穿过天安门、长安街或者在喜马拉雅山上作秀,抑或是作为短信产品、网游产品的推广者…… “搜狐是我的事业,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的事都是我必须做的。推个人的做法比推广公司费用要少得多……我不是很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但是为了公司的利益,为了节省费用,我没有其他选择……” 但对于张朝阳来说,搜狐目前的状况并没有因为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作秀而好于其他公司,当丁磊和王志东两大数字青年淡出人们的视线,张朝阳依然坚持。这种坚持看上去并没有更好的结果,根据搜狐公布的2004年财报显示,搜狐2004年第四季度的营收为2410万美元,净利润为650万美元,收入已经跌出门户前三甲。 张海 张海的高调,情非得已。张海上任后,启动多桩冒险事件。2002年3月份,上任仅仅两个月的张海一举炒掉了原有的80%以上的销售人员,同时新招募了2000多名销售员,进行封闭培训,开始全新的通路建设和营销模式。4月份,不惜舍掉五六个亿的营业额,把所有健力宝下面的非健力宝品牌产品全部停产。没人知道,是哪一件事情最终埋下了导火索。 2004年5月,正当饮料厂商为销售旺季的来临而忙得热火朝天之时,健力宝销售公司总经理蒋兴洲带着20多个销售经理集体辞职。这些,都让张海在外界备受关注。此外,他进入不熟悉的领域———足球,先是斥资1亿元买断深圳平安足球队,后是曲线收购辽宁足球队。收购花的是小数目,后期投入才是大数目。张海虽然号称低调,但事实却容不得他低调,没有责任感和职业感,最终导致了他走向没落。 顾雏军 半年之内,顾雏军三次遭遇舆论危机,这让他不得不成为一颗社交之星,常常要召开记者会来为自己辩白。2004年8月,引发国有产权改革大讨论的“郎顾公案”使顾雏军卷入“盗窃国有资产”的道德漩涡,顾雏军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今年1月17日,他在香港召开记者发布会,对香港联交所对格林柯尔及高管作出的公开谴责表态。顾雏军承认在此事件中公司确实存在过失,但对于联交所作出公开谴责的惩处,顾雏军认为过重。随后,他又现身深圳,就新鸿基前股票经纪人追讨千万港元“公关费事件”紧急为自己辩护。数日之间,不利的传言影响了格林柯尔科技的股票,在香港上市的格林柯尔科技持续走低。 刘长乐 2002年的刘长乐,还被媒体认为是低调的。而今天,刘长乐的名字已经与凤凰卫视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华小姐慈善晚宴上,刘长乐献歌马来西亚,借助凤凰卫视的平台,刘长乐也对河南抗艾的意义等发表看法。在搜索结果中,刘长乐参加论坛以及接受专访,更多的是谈传媒以及凤凰卫视的发展,主题相当明确。2004年,刘长乐被南开大学聘为客座教授。2001年,刘先生被《中国企业家》评为“中国企业领袖”之一;2002年12月,在“中国传媒市场运作与投融资高级论坛”上,刘长乐被评为“2002年度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传媒创新人物”之一。值得注意的是,凤凰卫视前几年都处于亏损状态,今年刚刚开始扭亏为赢。 柳传志 《联想为什么》、《我的联想岁月》、《失去联想》、《联想风云》、《我在联想的七年》、《联想局》……一系列关于联想的书籍,记录着联想的正史与野史。方兴东在《IT史记》中最终没有选择柳传志,他的理由在于,柳传志高度上无人可比,但是放在全球产业的影响力这个角度上,最终放弃了柳。柳传志功过,并不能随着他的退居二线而消失殆尽。 而柳传志参加的论坛,随着数量减少,级别和内容也越来越有了传道授业解惑的意味。去年年底,柳传志在北大国际MBA高级经理班、在清华管理学院演讲———怎样做个好总裁, 5月1日,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与IBM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这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杨元庆被任命为联想董事会主席,接替联想创始人柳传志,任命即时生效。柳传志被任命为董事会非执行董事。 但是联想的业绩遭遇瓶颈和滑坡,却是不争的事实,收购IBMPC是否能扭转业绩,也是前途未卜。 冯仑 冯仑一年要参加多少次论坛没人统计过,可能的原因是太多。但他凡是参加一个论坛,总是能出点惊世之言。冯仑一年在天上飞据说超过200次,来来回回之间,是他思考的时间。他说,警惕特权企业家撒娇症;他说,中国企业能活下来,能成为“剩”者并不容易,“‘剩’者为王”;他说,大部分新兴企业普遍存在个人对企业有很大影响的问题。但是万通至今也没有从股票市场融得资金,这与冯之前“买壳并从股市融资”的预期相差甚远。 在寻资的道路上,万通还在不断开辟其他融资通路。“我们已经和美国地产投资机构结盟,几年后万通就会进行国际私募,然后是海外IPO。”冯仑说。 当然,对于万通来说,未来它能否跃上更大的融资平台,更多地将取决于泰达集团。 吴鹰 2003年到2004年,那是吴鹰出镜最多的时期。2003年,44岁的吴鹰在胡润和《福布斯》的两个中国富豪榜上,均名列第43位。 那时候,在国际电信寒潮的冲击下,设备制造商在寒冷的冬天里瑟瑟发抖,而吴鹰的UT斯达康却一片春意。吴鹰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和论坛上,大胡子的形象成了UT斯达康最好的代言。那时候,UT股价翻了3倍,市值超过40亿美元,在《福布斯》评选的全球成长最快的科技公司中,名列第九。 吴鹰似乎有一段时间刻意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最近,他又频频出现在公众的视线中。2004年第四季度财报的税前亏损显示2005年小灵通投资的可能放缓,种种迹象似乎都注定了UT斯达康在2005年将迎来不平凡的发展之年。而吴鹰,必须在UT斯达康出现亏损现象时,向董事会和公众宣讲公司新的策略与发展计划。 陈久霖 陈久霖陈久霖履新后,苦心造势,声名鹊起。他抓住一切机会广泛宣传,在各种场合宣讲,将自己的做法拿到媒体爆炒。一个未被证明的细节是,挂在他办公室的与李光耀的合影,是来自于李光耀新书的签售会上。在2003年11月出版的一本名为《搏击南洋》的中国航油成立10周年纪念册里,仅陈与各界政要的合影,就有十余幅。 而陈久霖的成名,使得他的公开露面的时间激增,到后来,大部分时间都被用于参加这些活动,他几乎很少能够安心坐在办公室了。 陈久霖成为“亚洲经济新领袖”、新加坡的“打工皇帝”、“最具透明度上市公司”的明星CEO。 事实上,陈久霖出事之前,就有种种迹象表明他的失误,但当新加坡的一位证券分析师对中航油的未来提出质疑时,陈久霖打电话过去大发雷霆。另外一次,陈久霖严厉抨击中国银行对中资企业惜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