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兰
如今的人越来越懂得珍惜生命了。去年11月,东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坠毁,这一起惨剧震惊了全国,此后一些自费旅行的乘客在购买机票时便长了点记性:首先比较一下航班的机型,然后再从机型选择航空公司。他们“不敢拿自己的命去冒险。”海啸卷走了十几万人的生命,也惊醒了丰田公司加拿大分部的“霸道新浪潮”美梦。他们把一年前上市的新型跑
车“海啸”(Tsunami)改名为“CelicaSportPackage”,并撤下了所有关于“海啸”车的耗资不菲的广告。近日有些省市陆续发现C群流脑病例,不光一些家长不让小孩随便到人多的地方去了,连卫生部也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流脑预防控制工作,做好流脑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人的生命本来就脆弱,就是地球漂浮在宇宙中也是渺小得很,珍惜生命无可厚非,也切合现在提倡的人本精神。一些商家便从中嗅出某些商机,譬如说,“别的不粘锅用某种涂层可能会致癌,我们的不会”、“不少人缺某某维生素,服用我们的产品可以合理补充”、“几乎每个人的皮肤都会寄生螨虫,会掉发毁容,用我们的产品就没事了”,“千万别让您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当然,为了吹得逼真些,他们会附上某些专家学者的意见和鉴定机构的数据,普罗百姓关心的是结果,也不可能知晓这些结果是怎么来的,于是惹得不少人主动对号入座,去买他们吹嘘的商品。
但消费者不全是傻瓜,人类虽然弱小,但也长存于与困难逆境的不断抗争过程中,无知的恐慌始终会被人类不断增长的智慧击得烟消云散。当人们识破那些威胁性的数据只是吸引顾客的促销噱头时,你再吓唬就不管用了。人们不再相信你的营销手法,也厌恶了你的产品和品牌。而且这种营销手法难免有吃过界的时候,吹抬自己的同时也打击了竞争对手,令本已呈白热化的市场竞争变得更为混乱无序,在带来产品销量飙升之际,也可能引火烧身,最后一损俱损,殃及整个行业。
无可否认,类似上述的恐吓式营销也是常用的营销传播概念之一,让消费者认识到现状的“可怕”从而试图改变现状,这确实有助于营销业绩的提升。据说英国的贝斯特牙刷大肆宣传自己牙刷的柔软,不伤害牙龈,但市场反应并不好,因为大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用的普通牙刷对牙龈有什么危害,于是贝斯特在新的广告中,先用一支普通牙刷在一只西红柿上刷来刷去,一会西红柿就破皮出“血”,而用贝斯特牙刷在西红柿上刷来刷去却没有破皮。这个广告让英国人吃惊不小,人们一刷牙就想到那只“流血”的西红柿,总感觉自己的牙龈也要出血,于是改用贝斯特牙刷。
贝斯特牙刷擦不破比作牙龈的西红柿,这到底是善良可信的恐吓,所以它成功了,没有人反感。恐吓式营销的实施要领是“小题大做”,有时甚至是“无中生有”,关键在于“度”的把握。恐吓力度不够难以见效,恐吓过度就变成了恐怖营销、谎言营销,不仅引起消费者的怀疑、厌恶、反感,甚至会招致法律的干预和制裁。可见,吹得越高,摔得越惨。一个有长远眼光的企业,是不会以欺骗、吓唬消费者来推销产品的,厂商应摒弃一锤子买卖的短期行为,以真诚取信于消费者,培养消费者对自己产品及品牌的忠诚度。只有让消费者具有高度的忠诚,才能使其在选择产品时实现品牌的意识先导,在消费过程中主动排他,为你赢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做生意,商家希望顾客对自己的产品及品牌忠诚,而顾客又何尝不是希望商家也能以诚待客呢?如果商与客俱坦诚相向,不实、欺诈、纠纷、索赔……都会少得多,甚至可以完全避免。可惜利字当头,诚信显弱,夸大其词的恐吓自然大行其道了,在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经济问题的争论中也常见其闪灵凶猛。郎咸平的讲话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国资管理者对MBO的关注,有的经济学家便坐不住了,说郎咸平下手太狠,“可以让一个人上天堂,也可以让一个人下地狱”,有的干脆给郎教授扣上反对改革的大帽子,说这样下去回复到大锅饭挨穷时代不远了。从集体失语到集体开骂,从人身攻击到政治恐吓,我们国内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家们用的棒子不少,可惜都难以打动百姓的心,网上调查结果显示,90%以上的人支持郎教授。恐吓偏离诚信,恐吓与私利勾结,那么这种恐吓就算不是犯罪,也只不过是些扰人的噪音罢了。
(晓健/编制)
(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