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正文
 

管理时评:出局只为重新出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5日 19:04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叶秉喜 庞亚辉

  李经纬又出现了,正如李经纬当年被迫离开健力宝一样,都在业内掀起不小的波澜。不管是健力宝内部还是整个社会舆论。李经纬再次的“出现”使公众对创业企业家的命运和事业又多了一个谈资。

  同在广州,乐百氏原来的创始人何伯权也在沉寂几年后开设国内首家大型办公用品超市———OFFICEBOX。与李经纬不同的是,何伯权这次属于重新创业,而且做了与以前快速消费品不同的办公用品。

  把“羽西”卖给欧莱雅的创业企业家靳羽西干脆办起了文化产业,也同样令人瞩目。

  综观这些企业家重新“出山”的案例,我们不难判断,他们或许并不是因为物质,而是“难耐寂寞”。毕竟在商场中打拼多年,一下子沉寂下来都感觉不适应。相比那些已经引退商场、销声匿迹的创业者们,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些创业家未来能否再成就一番事业。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找到他们“出局”的原因。

  创始人缘何“出局”

  创业者所在企业成长的历史,无不伴随着创业者当年锐利的眼光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凭着一个机会,凭着先发优势,加上短缺经济的时代推力,创业者们成功了。然而,在商品供过于求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世界经济逐步一体化的大时代背景下,这些创业企业家们因知识结构、意识形态、思维模式和个人精力不能适应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呈现出落伍的疲态,连年的业绩下滑或者企业停滞不前是最好的说明。

  中国诸多创业家们所在企业的成长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作坊式企业———小企业———规模化企业———公众企业。到了企业的规模化后,企业的管理和运作,已经不再是简简单单的“点子”、“投机”和“英雄”,需要的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合理化和企业制度的规范化,“强人经济”已经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创业者在恰当的时机离开自己创办的企业,把权杖交给“青出于蓝”的后来者,本是正常现象。其实,许多创业者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也已经感受到自己驾驭企业的能力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和市场环境的发展,但是为什么他们还迟迟不愿意主动“退出”呢?企业没有或者没来得及完成产权改革。健力宝的李经纬就是这么一个例子。他几乎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了企业,然而资本所有者(国家或者集体)并没有在企业发展良好的时候解决产权问题,完成企业家的激励机制。

  还有一部分企业家由于跟国外的合资或者将企业卖掉,失去了对企业的控制权。比如乐百氏的何伯权跟法国的达能合资,在企业经营不错的情况下,法国达能并没有干涉;在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后,达能迫使何伯权交出控制权。创始人由于这种情况的“出局”相对来说,比较少。实际上,创业企业家的退出都是资本的话语权在起作用。

  “杀回马枪”要选准时机

  中国有两句古话:“时势造英雄”和“激流勇退”。今年已经发生了不少起创业企业家被迫“出局”的事件,但是复出的却不多。此轮李经纬选择了乔布斯的方式,适当时候杀个回马枪,确实是个意外。但是他如果要想把健力宝带出困境,应该说确实不易。

  还有一部分企业家的复出,他们选择了重新的创业。从“打工者”变成了“资本所有者”,使他们摆脱了资本话语权的控制,这种考验应该说比以前更大了。首先是他们选择的产业和行业多半是与以前所从事的行业不一样。新建立的企业能否在这些行业短时间内建立起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相当大的困难。何伯权选择了办公产品的超市作为突破口。这一领域在国内可谓是一个空缺的领域,何的此举也可以看作是“发现利润区”。一个细分市场、一个空缺市场、合适的投资模式,这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机会。但未来如何发展,现在过多的预料,或许都为时尚早。

  创始人或是选择引退,或是选择重新复出,或是还在复出前的酝酿。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期待的,毕竟这个时代需要商业英雄。

  (作者为上海卓跃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人)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