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中国经营报创刊20周年特刊 > 正文
 

广告就是时代镜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31日 15:59 中国经营报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

  某日,有记者来电,说《中国经营报》成立20周年,要搞一个纪念专号,名曰“中国广告20年”。用“广告”的20年反观报纸编辑的20年,社会变化的20年,这个选题有点意思。

  20年弹指一挥间,围绕着广告有着种种的变化。比如,开门见山问一个浅薄的问题,你喜欢广告吗?估计现在大多数的人当即回答,不喜欢。可是,倒退到20年前,很多的人会表示喜欢,这有不少调查数据可以证明,本人也曾有亲身经历。记得当年把这样的研究结果拿到日本东京发表,许多学者一脸疑惑,为什么在发达国家被很多消费者所厌倦的广告,如此受到中国人民的喜欢呢?其实,如果这些学者经历过10年文革风雨,不,体味过数十年计划经济挤压之下物质生活极度困窘的滋味,那么,就会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广告。当时的广告意味着未来生活的期许,人性物欲的解放,文明开放的标志。20年后的今天,很多的调查都在显示,人们开始埋怨广告,讨厌广告,越是在公众场合,越是表明自己对于广告的厌恶之情。人们态度的变化,反映出广告量的增长,广告效应的扩大,广告作用的深远。广告如同空气,不知不觉之中闯入并占领了人们的物理领域乃至心智空间,所以遭到人们厌烦也是理所当然的。

  一些记者曾与我讨论这个问题,企图寻找办法“挽救广告”,我觉得不必。随广告之壮大,影响之深入,学界政界的讨伐之声也会越来越大。对于广告的评价,可以说是一个时尚的指针,表明社会思潮的跟风状,不用过分在意。对于职业广告人而言,做令人喜欢的广告和令人讨厌的广告都是一样的,引起社会注意,广告就算成功了一半。记得20年前有个“燕舞”广告,这也是我当年调查使用的一个实例,问及消费者,非常喜欢的有之,咬牙切齿的也有之,20年后的今天,这条毁誉参半的广告成为经典,而那些温吞水的广告全给忘了。翻阅历史,常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所谓历史人物,通常只有英雄和恶人两种,中间大众往往就是沉默的一群。

  言及历史,广告是最好的时代记录,客观真实反映社会的变迁。在我研究广告之前,很信奉一句名言,“文学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在接触文学作品的时候,经常自觉不自觉地企图透过文学这面镜子来把握社会,然而,随着年岁的增大,我越来越怀疑这面镜子的真实。文学源于虚构,所以这面镜子往往是通过作者的描述反映社会,其中的过程充满个人的想象,因而少不了歪曲。如果作者有点社会责任感的还好,新生代的文学作者,大多非常的自我,文学作品除了私的情欲表露之外,充满了扭曲,它反映了社会的哪个部位呢?不好说。相形之下,广告很直白,很大众,虽然没有什么博大精深,充满浮浅通俗,但却比现在的文学更加真实。广告一旦发生,就开始了社会的记录。古老的广告,反映出当时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水平,同样,现在的广告,真实地记录了现在社会的发展情形和大众欲望。就以20年来的广告为例,广告的背景安排就是当时社会情形的客观反映,而它核心的诉求,就是社会价值观的表白。广告诉求与主流媒体的宣传是两码事,例如上世纪80年代的“实行三包”、“享誉全球”,90年代的“贵族标准”、“皇帝享受”,它比主流媒体更加真实地表露了社会大众内心深处的欲望追求。有社会学者为此批评广告人的引导,我认为责任是五五,广告的诉求往往是受众的反馈,形成呼应。这种反馈和呼应,有些时候是和平的,但是,也有很多时候是情绪化的。20年前围绕广告所发生的冲突,这两年也屡屡出现,比如,赵薇的“军旗”事件,再如,丰田的“霸道”和石狮子事件,最近所发生的“耐克”事件,从符号的错用最后导致文化的冲突。随经济的崛起和国力的增强,这种反映在广告表现的冲突会越来越多。

  广告就是一面时代镜像。广告不像文学,从来没有广告人刻意追求真实,但是,广告之所以真实,是广告的操作程序规定了广告表现必须与环境吻合,从而博取对象的认同。对于广告的时代辨认从来都不是一件难事,从遣词造句到背景安排,可以真切感觉到所谓“时代的烙印”,而这个“烙印”是动态的、深刻的且带有情绪反映的,所以,广告就是一部活生生的社会史。

  广告人的“明灯”

  经典广告理论

  USP理论基本要点:

  每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说一个主张,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利益;

  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无法提供的,必须说出其独特的地方,在品牌和说辞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强而有力的,必须聚焦在一个点上,集中打动、感动和吸引消费者来购买相应产品。

  创立者:雷斯品牌形象论基本要点:

  为塑造品牌服务是广告最主要的目标,广告就是要力图使品牌具有并且维持一个高知名度的品牌形象;

  任何一个广告都是对品牌的长期投资,从长远观点看,广告必须尽力维护一个好的品牌形象,而不惜牺牲追求短期效益的诉求重点;

  随着同类产品的差异减少,品牌之间的同质性增大,消费者选择品牌时运用的理性就越少,因此描绘品牌形象要比强调产品具体功能特点重要得多;

  消费者购买时所追求的是“实质利益+心理利益”,对某些消费群来说,广告尤其重视运用形象来满足其心理需求。

  创立者:大卫·奥格威

   

  CI理论

  基本要点:

  强调广告的内容保持统一性,这种统一是由CI总战略所规定的。广告应注重延续和积累效果;

  广告应着眼塑造公司整体形象,而不是某单一品牌的形象;

  CI论的广告虽然也以形象为主,但重视的是整体的统一形象和网络相关形象。

  创立者:中西元男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