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营管理 > 《全球财经观察》2004 > 正文
 

华为下注3G十年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22日 13:54 《全球财经观察》杂志
  为3G等待十年的华为已经投入逾50亿元用于研发,但如果3G真的启动,华为仍将面临资金挑战

  华为下注3G十年

  文|金苹苹

  “我们已经等待得太久了。”2004年11月10日,上海陆家嘴软件园,余承东说起对3G这个话题,禁不住发出了焦急的感慨。同一天,千里之外的北京,“3G在中国2004全球峰会”正在举行。万众瞩目的中国3G进程,再一次被推到了传言和猜测的面前。

  焦急并非没有理由。从1995年到2004年,将近10年的时间里,作为华为3G项目负责人的余承东,除了习惯3G开发过程中的不断加班,还习惯了等待。

  “有关3G牌照的发放时间,有一种说法是‘N加1年’,我们已经等了很久。”余承东说。

  3G大门开始缓慢开启的前夜,苦苦守候多年的华为,已经到了不能再等的时刻。

  押宝3G

  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中国是任何通信设备厂商都无法忽略的地方。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2.5亿。2003年,中国电信固定资产投资仍在大幅增长,仅仅是1到7月份,就已经完成投资930.5亿元,增幅达到44.6%。而信息产业部的官员预测,未来的3到5年里,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数还将大幅增加,平均增速约为15%。而根据UT斯达康高级副总裁腾拉强的估计,到2008年,光是3G的用户,中国就将达到2亿之多。

  与快速增加的用户数相似的,还有人们对中国3G项目的热望也在迅速地往上蹿。中国在移动通信市场所取得的巨大成功,让全球的设备供应商都坚信:中国3G市场的前景将会非常美好。

  根据业内人士的估计,中国一旦启动3G市场,其中光是建设网络设备的采购额就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由3G拉动的半导体、电子元器件、材料、软件等一大批相关产业,将带动起2.4万亿的国民生产值。

  2000亿元的采购额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多,但是蛋糕已然够大。即便只是获取其中10%的份额,也足以让人心动。目前,3G几乎是所有相关跨国公司投入最大的项目。2003年8月,阿尔卡特宣布增加1.45亿美元用于研究和对中国3G的投资;此后,朗讯宣布在中国的3G发展上将投资3000万美元;北电的计划是在近3年中也要投入多于2亿美元的钱在3G上;而在WCDMA市场上占据了40%市场份额的爱立信,每年更是以销售额的20%到30%投入到3G的研发……几乎是一场豪赌。押注3G,成了众多设备供应商的共识。而2G设备市场上的后来者华为,也将自己的未来押在了3G上。在国内的众多设备供应商中,华为是最舍得为3G投钱的。每年将其销售额的10%投到研发中的华为,其中有1/3的投入都是在3G上。

  从朗讯、思科、北电网络、阿尔卡特到华为、中兴甚至UT斯达康,国内外主流电信设备供应商无不在CDMA2000、W-CDMA以及TD-SCDMA上投下巨额赌注,以求在未来的3G大赛中不被淘汰出局。其中,华为是中国厂商中下注最大的一家。

  NEC完成了在华投资30年来最大的一次合并重组,把旗下通信业务整合进全新的航母企业——NEC通讯(中国)有限公司,并挖来摩托罗拉的副总裁卢雷担任掌舵人。终端方面,NEC计划今年把三分之一的研发投入到中国,明年更增加到三分之二。

  诺基亚在华四大生产型企业的整合也已取得决定性进展,新公司将成为中国移动通信行业最大的制造和出口企业,明年初正式投入运营。此外,诺基亚还准备把杭州3G研发中心的工作人员增加一倍,一年后将达到360人左右,以迎接3G来临后的研发增长。

  爱立信也于去年完成了对北京普天和南京熊猫两家合资公司的重组,此外还可能重组爱立信在中国的全资公司,从而加紧在华推广3G以及比W-CDMA更先进的HSDPA系统。

  与此同时,从摩托罗拉剥离上市的飞思卡尔半导体也开始着手扩展其在华设计中心。

  “几乎所有的电信商都在为这个巨大的产业做前期的准备,”信产部电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说,“最为重要的,是把握好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成熟度的最佳时机。”

  华为的行动

  “早在1995年,华为就开始启动3G的关键技术研究,1998年则正式开始进行商用系统研发。这么多年下来,我们在3G的研发中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0亿元,投入研发人员3500多人。2004年,华为投入3G研发的费用接近10亿元。”余承东说。

  然而,3500人的研发团队、50亿元的投入以及9年的时间,这一场奢侈的赌博在华为而言并不是心血来潮。在国内的通信市场上,华为在第一代移动通信的“大哥大时代”并没有什么作为,在2G时代才开始进行追赶并小有份额,而3G于华为而言,则成了一个机会——“这是我们惟一可以和世界著名厂家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的机会。”余承东说。

  同步竞争,不仅意味着可以获得技术上的实力,也意味着技术背后利益丰厚的巨大市场。

  不过,巨额的投入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华为押在3G上的赌注越来越大——为了不押错宝,华为在3G的3种标准——CDMA2000、WCDMA和TD-SCDMA上都进行了开发。而且华为的3G战线也开始拉长,除了做网络设备,华为还介入到手机终端的研发中。

  对3G的布局,华为做得非常周密:从网络到手机终端,从高端到低端,从WCDMA到TD-SCDMA,几乎一网打尽,3G产业链打造得非常完整。

  然而,政府对于何时发放牌照依然疑虑重重。在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游戏中,华为骑虎难下,却又不得不每年投入巨资追加在3G的研发中以保证技术的同步和领先。

  “我们已经对3G进行了巨大的投入,如果政府迟迟不颁发3G牌照,华为只有不断投资下去,这会对我们的企业造成资金上的压力。”华为无线产品总裁徐直军坦言。

  上市,盘活3G

  眼下,华为已经全面掌握了W-CDMA的核心技术,成为全球少数几家能够提供全套3G商用系统的厂商之一。

  但是,尽管在香港、阿联酋、毛里求斯、马来西亚等地进行了3G业务的商业应用,“华为的春天”似乎仍然没有到来。

  “我们的无线业务部门,现在仍然处于亏损的状态。”徐直军说。

  即便是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的2004年,预计海外销售额可以达到20亿美元,华为投入巨资的无线产品还是没能为其带来收益。事实上,每年还损耗十几亿元的资金。2003年,华为的无线业务部净亏损4亿元。而近几年来华为的盈利,则一直依靠着固网等其他产品线的发展支撑。

  “即使我们海外市场的销售额一直在扩大,但无线业务要赚钱,还是需要在国内市场获得收益。”徐直军告诉《全球财经观察》。

  这也就是为何对于国内销售额约占其收入三分之二的华为来说,3G有着那么重要意义的原因。

  然而,上了3G,华为的前面,依然存在压力和风险。

  承担了巨额投资风险的华为,期待的是能够凭借3G创造其又一个时代。在目前的国内电信市场上,华为的光网络设备、ADSL等业务大多占据了中国60%以上的市场份额。“有的产品份额甚至更多。”余承东说。对于3G,华为自然也寄予了厚望。

  “我们当然希望能够获得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但最终能取得多少,就得看天了。”徐直军有些无奈地笑言。

  “撇开市场份额不说,启动3G项目,在资金上对华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IT评论家吕伟钢分析道,“一旦3G项目启动,华为需要投入更多的钱到生产上,这种投入所需的资金非常巨大,有时甚至是企业自身固定资产的很多倍。”

  对于资金压力,徐直军回应道:“只要签了合同,卖出去了产品,怎么还怕没有做蛋糕的钱?华为的现金流一直很好,而且银行贷款也是很好的解决手段。”

  但是,启动3G的资金或许远远不是依靠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可以解决的。

  “由于欧美的电信公司财务状况普遍不好,很多供应商现在都在卖产品时实行卖方信贷的方式,也就是先把设备提供给运营商,卖产品的钱等三到五年后再向买主收取。爱立信、诺基亚等公司现在就都在实行这种方式。在中国的3G设备竞争中,这种情况也可能出现。如果这样,对华为的资金链考验将是非常严峻的。”吕伟钢分析道。

  而国内的竞争对手中兴的举动或许也说明了巨额资金在3G启动之初的重要性。早先已经在国内上市的中兴在2004年底将至的时刻又要在香港上市,并且计划融资3.5亿美元。据中兴提供的募集资金使用用途说明透露,新融资本中的60%将用于国际市场拓展,主要用于加强和完善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实现营销人员本地化、在重点国家建设工厂等;而其中的40%则用于战略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以此保持公司在未来竞争中的领先优势。

  虽然中兴没有明确说明所募资金将用于3G,但分析人士都认为,中兴此番在香港上市融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抢在华为之前发力3G,以期先获得资金优势。而华为如果在电信回暖的大环境下再次错过上市良机,将有可能被竞争对手迅速赶上和超过。

  自从2001年业绩大幅上涨之后,中兴和业界领跑者华为的差距正在迅速缩小。在未来的市场竞争里,3G之战对华为和中兴都至关重要,这是一场真正决定身价的比拼,资本市场的优势也由此凸现。

  上市,对于华为而言至关重要。业界众多的传言也表明华为正在为上市积极做准备。最多的预计是,最早2005年年中,华为将可能在海外上市。

  “对华为来说IPO是迟早的事,”徐直军说,“但是现在还没有时间表。”

  但是,在吕伟钢看来,如果3G牌照能够在2005年顺利发放下来,华为的上市应该也为期不远了。“股市是看预期的,对于在3G技术上拥有明显优势的华为,3G牌照的发放将使投资者对华为的未来看好。某种程度上,3G的启动将帮助华为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更多的资金。”

  吕伟钢认为,3G和上市,其实是相互辅助的。上市带来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华为未来可能面临的资金链困境,也是盘活整个华为3G项目的重要棋子。

  而走好了上市这一步,已经下了大赌注的华为或许可以在3G以及未来走得更远。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东航客机在包头坠毁
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
巨能钙被检出含双氧水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国足告别2006世界杯
广州车展美女图100张
网友偷拍国产新车谍照
今冬采暖季节实用攻略
新北京规划为宜居城市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