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加上近年来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明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毕业生如何度过“就业寒冬”
赵慧
金融危机,使大学生就业雪上加霜
24岁的白宇今年7月份从天津某大学法律系毕业。原本满怀信心、以为很快就能够找到一份理想工作的她,刚刚迈出校门不久便遭遇了就业难的挫折。如今,在四处投递简历,奔波了快半年之后,她仍未找到一份合适满意的工作。白宇告诉记者,不光是她,她的好多同学都有这样的感触。
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560万,加上近年来沉积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明年需就业的大学生将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来自招聘网站“前程无忧”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国际金融风暴等因素影响,2008年10月份有效招聘职位数比9月份减少了不少,其中,金融业、房地产等行业招聘行情萎缩尤其明显。据介绍,该网站下半年金融业职位招聘人数同比下降12%,减少的招聘岗位主要是外资银行、证券等机构,房地产业招聘人数三季度与二季度相比,环比下降了6%。而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郝建业也表示,虽然智联招聘总的职位数量在增加,但下半年的增长曲线与上半年比,已经放缓了很多,金融、贸易、房地产等行业的变化尤其明显,金融行业储备经理人的职位数量更是下降了12.9%。
有关高校就业负责人指出,此次受到最大冲击的将会是如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商务等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的2009年高校毕业生。
据报道,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及经济形势的恶化,今年年初以来,我国民营企业的发达地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都受到一定程度冲击,并导致不少企业倒闭。对此,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主任岳昌君认为,2007年,我国的民营企业吸纳了34.2%的大学毕业生,这些企业不景气,对于就业市场而言肯定是不利消息。
此外,随着美国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国际就业形势变得不容乐观,导致大量海外人员回流,从而使得高端竞争出现重心下移。与此同时,由于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影响将在今年年末甚至明年才会浮现,沿海地区预计将会有大批外企面临倒闭、迁移和收缩的威胁,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了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导致就业市场的萎缩。
增强信心,是危机但也是机遇
如何发挥大学毕业生的人才优势,引导他们就业?
为减少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近期,我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措施,并计划两年内投资4万亿用于扩大内需。虽然长期效果仍待观察,但这对于就业市场而言无疑会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院袁钢明研究员认为,目前来看,中国受金融危机影响的行业都不是非常大的行业,在招聘人才方面不会受到大的影响。特别是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在国家刺激内需政策的影响下,服务业将释放更多的就业机会。而那些过热的行业,如证券、金融、房地产等,则可能进入一个“寒冬期”。原材料、重工业等部门,虽然受目前经济走势的影响有所下跌,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也会恢复发展。总体看来,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将有限。他表示,中国经济不大可能处于长期下滑态势,而本届政府十分重视就业问题,因此他预计,就业市场出现的不景气现象应该只在这两个季度,到2009年开春就会得到缓解。
对此,有关就业指导专家认为,金融风暴将在客观上促进我国就业结构的调整,国家以及各地方政府非常重视高校就业工作,并且制定了许多政策予以引导,这些政策在今后还将会进一步加大力度。
主动应对,毕业生应改变求职预期
经济增长放缓,总体就业岗位减少,而新增劳动力和毕业生数量却在不断上升,就业矛盾十分突出。高校毕业生,究竟该何去何从?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发现,多数学生表示金融风暴对就业形势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今年求职不再苛求专业对口,对于内地一些二三线城市的就业机会也会给予适当考虑。而且大对数毕业生对于薪酬的期望值和就业满意度也均比往年有所下降。
此外,由于今年就业形势受到经济危机冲击,紧张趋势初露端倪,各大企业提供给应届生的岗位不多等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对近年来一直较为热门的公务员考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2009年报考国家公务员的人数首次突破百万大关,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形势火爆。
北京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王欣涛表示,毕业生参加公务员考试,就是希望在动荡的经济环境里,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
同时,还有不少面临就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考博,继续深造学习。白宇表示,如今她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坚持寻找合适的工作机会,一方面做好出国深造的准备。她告诉记者,现在出国由于适逢经济危机,因此会在开支上节省很多,而且继续深造,对自己日后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也是一种积累促进。“学生自己不能懒惰,应有积极的心态。”国家高级职业指导师、广东白云学院副院长何小雄认为,在招聘会上找到工作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学生应该走出宿舍多跑招聘会,就业几率才会增加。
中国研究生人才网CEO郭金来也认为,找工作不难,难的是找一份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如大城市、大公司、高薪等。从就业格局上看,就业层次、区域的逐级下移应是趋势,但毕业生如果能把握就业趋势的调整,对自己进行准确定位,找到一份工作应该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