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宣称考研降温为时尚早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3:27 第一财经日报
熊丙奇 最近,考研“降温”,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让大家得到考研“降温”结论的依据有两个:一是作为全国十分重要的两个考研地区,北京与上海的报名人数双双下降,这是近年来首次发生。二是从2001年到2006年,报名考研人数,年均增长率高达22%,而2007年128.2万人,仅比2006年增加了7000人。 明眼人都知道,由以上两个依据就得出考研“降温”的结论,是难以令人信服的。一方面,从总量上说,考研报名人数还在增加而不是减少,增加的幅度没有以往大,只能说“升温”的幅度慢了,怎么能说“降温”了呢——就好比三伏天,今天比昨天高了0.1摄氏度,我们会说“降温”了吗? 另一方面,从趋势上看,一年的数据变化,并不能笼统得到“升温”“降温”的规律性判断,今年某地人数少了,并不意味着就“降温”了,这至少得看三年以上的数据,才能看到持续的变化趋势。其实,还有其他一些“隐蔽因素”导致报名人数减少,比如一些“211高校”增加了推荐免试人数,原来要报名考研的,现在获得推免资格,或者以前认为报考录取机会大,报名考研后来却发现推免人数增多、报考录取机会减少而放弃考研。这些都可能造成一定数量的报名者流失。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主管部门的官员出来说,考研出现“拐点”,似乎他们已经掌握了未来几年的数据,并画出了“变化曲线”。 笔者关心的是,为何没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一些部门却如此迫不及待地宣称考研“降温”了呢?分析起来,原因大致有三: 一是希望转移社会对“考研热”的批评和关注。“考研热”背后,不是中国高等研究生教育办得如何出色、中国社会如何需要高学历人才以及中国人才如何热衷于学术研究,而是有些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社会更多注重人才学历而非能力的人力资源理念。如今“降温”了,大家该不再分析学生“考研热”及其“功利目的”了吧? 二是希望减轻对研究生大扩招的舆论压力。与“考研热”持续升温对应的,是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的急剧膨胀,从2000年到目前,短短7年间,在校研究生规模从19万人扩张到110万人。研究生的大幅扩招,引起了民众近年来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严密关注。一个导师带1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求学期间处于“放羊状态”,有些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变异为打工仔和老板,诸如此类的消息让大家对研究生的培养极度忧虑,也对研究生扩招举措进行质疑。如今“降温”了,对扩招及与之对应的质量问题的舆论压力该小一些了吧? 三是为了“突出”学生的理性决策。大学本科毕业,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确实应该是学生自己作出的决策。但事实上,学生们难以“理性”,除了前述的就业难现状,以及一些用人单位过分强调学历因素外,有不少学生一进大学,就被灌输新的应试理念。有的学校甚至列出“考研率”来强调本科教学质量,鼓励学生围绕考研而学习。如今“降温”了,不是表明学生对考研其实是理性的,并非盲目的、被迫的吗? 其实,对于学生考研理性思维的回归,需要政府做的是定位好研究生培养、监控研究生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时,考研的理性是难以回归的。因此,用一年少数几个地方报考人数的减少以及整体增幅放缓的依据,来推论考研“降温”,未免太牵强。 (作者为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教授)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