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从卖性价比到卖平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6日 11:14 《商界》杂志

  每一次创业都是一次从身到心的蜕变……

  文/ 实习记者 陈玮

  九月,阵雨后的济南,静谧、微凉。

  与接电话时老练的语气相比,高个子的梅鹤斌,说起自己来颇显沉默,不抽烟、不泡吧,除了工作唯一的嗜好就是旅游。他的私人生活相对封闭,只是在不断地与外界打交道中学会了圆滑与妥协。

  三勺鸡肉与校园小老板

  相对于齐鲁大地的商贸繁华,沂蒙老区除了蒙山的秀丽,就只有广袤的土地。穷,让这个出生在费县农村的孩子,过早的有了想摆脱困境的渴望。

  至今,村里的老人还记得,那个跨着篮子,沿街叫卖肥皂的小孩,也还记得那个昂着头,推着和自己一般高的自制手推车卖冰棍的小孩。

  2000年,梅鹤斌考上了济南大学。这时的他,已不再是那个卖冰棍、卖年画的小孩。大一时,竞选院学生会主席的失败,让他放弃了“从政”的念头,开始“重操旧业”。每天,他骑着破自行车,到各个学校推销防盗门窗、广告牌。经常是跑了一天,累得灰头土脸却一无所获。几个月下来,钱没赚着,还欠了宿舍哥们1600元钱。怎么还清这一屁股的债和解决剩下一个月的生活费?为了一个月三十元钱的工钱和每天的两顿饭,他找到了学校旁卖米线的强哥,并为他从中午一直工作到晚饭后。烫米线,调佐料,站了一天,满身油污。最难为情的是,来吃米线的不少是同班同学,大家一来就喊“班长,来碗米线”梅鹤斌不知道脸往哪里放,就暗地给他们说:“不叫班长呢,我就给你们放三勺鸡肉,要乱喊呢,就只有一勺。”方法果然奏效,尝到了甜头的同学更是天天来。直到强哥发现并取消了他放鸡肉的大权。

  一次次的磨练,使他在困境中把梦想演变成挣扎求存的实际行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了一家传呼机批发通讯公司当兼职业务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从300元的底薪一路升到3000多元的业务员最高工资。老板实在不敢再给他加钱了,终于答应赊销给他一批货让他单干。

  2000年,对于并不富裕的学生来说,有个传呼机,还是个很时尚的事。打点好学校的保安,他在校门口摆了一个摊。第一天就卖了26台传呼机。以后,他每周摆一次,每台机子能赚30元,除去开支,他很快就还清了1600块钱的债务,还略有赢余。

  就这样,2002年,梅鹤斌在济南大学开了第一家店,经营传呼机、

小灵通、手机配件等。“那时候,一块水货电池成本只需要十几块,转手就卖一百多,可我从不卖水货。”他固执的认为诚信是一个商人必备的品质。由于货品好,服务周到,他的小店一个月就能赚5000多元,紧接着他在文化东路开了第二家店。可就在梅鹤斌踌躇满志的时候,非典来了。2003年春天的这场意外,让全国人民在为健康和生命担忧的同时,也让他的小店血本无归。

  “如何才能规避风险,经得起风浪?”小店虽然关门了,可创业的想法,却像一棵种子在他心里生根、发芽,一刻都不停息的生长着。

  一节柜台与八杯酒

  2003年的暑假,梅鹤斌跟随原传呼机通讯器材公司的尚总去了深圳。在深圳的几个月里,他几乎每天都从上午9点工作到凌晨2点,重复着开机、验机的乏味工作,精力的高度集中,长时间的持续工作,让他有时验着机子就睡着了。但他知道深圳是全国最大的手机市场之一,引领着全国市场走势。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为了更熟悉其他经销商的货品和价格,梅鹤斌经常在忙完自己的事情后,帮其他老板扛箱子,顺便拉拉话。盛夏的深圳湿闷难当,他扛着沉重的箱子走上串下,经常热得透不过气,可他依然坚持。不久,许多老板都认识了这个能吃苦的山东“大个子”。再以后,这些老板中的许多人,都成了日后梅鹤斌在深圳、广州的主要客户。

  2003年9月,梅鹤斌回到济南,身上只剩下不到5000块钱。在山东做通讯器材的都知道,必须在舜井街扎下根才能站稳山东市场。梅鹤斌硬着头皮找到了商场经理老郭。

  “郭叔,我想要个档口。”

  “你有多少钱?”

  “5、6万吧!”梅鹤斌觉得自己简直就撒了个弥天大谎,心提到了嗓子眼。

  “5、6万?这舜井街一个档口就得几万,还想做生意,你打听打听谁没个百八十万的。你干嘛的?”

  “学生。”

  “学生!瞎忽悠啥?走走走!”

  梅鹤斌和商场经理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可正当他不甘心地在商场内转悠时,一个南方人叫住了他:“我把这节柜台租给你吧,1500。”真是喜从天降,梅鹤斌很快租下了这节柜台专做CDMA手机。没有足够的钱摆真机,他就让朋友从深圳批发了500元的包装盒做为货样,有模有样的摆满了整个柜台。而当年在深圳的朋友,听说他要单干,更是全力支持。渐渐的,来他柜台看手机的客户越来越多。就在他租下二楼的一个完整档口的同时,第一笔大生意不期而至,而这笔单子竟与他第一次喝白酒有关。

  朋友为他引见了一位需要大量CDMA手机的老总,有了这个客户,梅鹤斌就能翻身了。老总不说话,往八钱的玻璃杯里倒满了白酒,笑着说:“一杯一百台!”从未喝过白酒的他横下心,仰头,咕咚咕咚连喝了八杯。老总很爽快,把这个大单交给了他。送走老总,梅鹤斌出门抱着电杆就是一阵狂吐,来不及休息,他就踏上了晚上12点半去太原的火车,把那八百台机器拉回来。

  慢慢的,梅鹤斌在舜井街也有了名气。由于货真价实,售后服务快捷,客户的口口相传为他迎来了山东甚至全国的客户。到2004年9月,在成立济南顺凡科技有限公司时,他的C网业务已经做到了山东省的前三名。“最重要的就是从不卖假货,市场不规范的时候,大家都赚钱;而当市场规范了,泡沫消失后,诚信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还要学会交朋友,财富不是永远的朋友,而朋友才是永远的财富。”

  八爪鱼的秘密

  梅鹤斌的C网手机业务蒸蒸日上,而他丝毫没有放松对市场的观察,就在他感受到G网手机即将攻城略地时,梅鹤斌伸出了八爪鱼的第一条触脚。

  2006年1月,梅鹤斌成立了济南益铭通讯器材有限公司,主要经营G网业务。“虽然,G网不如C网赚钱,但我必须在这里有自己的身影。”公司业务一再扩大,梅鹤斌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团队,整体出击。而他却把大部分心思花在了员工管理上,在招新员工时,更是有一个特殊的习惯“我一般不用城里的孩子,来做业务员的,都是农村孩子。”倒不是梅鹤斌有偏见,只是他更看重员工身上吃苦耐劳,质朴的品质。

  本来,他要是安心的守着两家公司,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但梅鹤斌偏不满足做二倒贩子,这时,他伸出了他的第二条,第三条触脚。

  长期与手机厂商、经销商、零售商合作,他打通了一条畅通无阻的利润渠道,同时广告市场的细分,也让他看到了新的利润空间。2006年3月,梅鹤斌创立了山东益众传媒有限公司,下设两块业务,一是通讯传媒杂志——全国唯一一本直接面对通讯手机厂家和经销商的杂志;二是中国通讯渠道网(www.media001.com)——专注通讯批发市场,注册会员们可以在上面发布供求信息,了解全国手机价格、市场变化的最新动态,甚至还可以和当地的任何一家经销商取得最快捷的联系。

  梅鹤斌直接从高校招了一批毕业生,虽然年轻却充满激情。从杂志的制版,到文章的编辑采写,信息的收集,他们没有可以模仿的对象,全靠自己摸索,熬夜是经常的事。杂志印出后,又靠他们一本一本的去免费派发,通过发杂志,不断的收集反馈信息改良杂志。就这样,在办到第7期的时候,终于有人打电话了,“怎么第6期没收到啊?你们那个还不错,订全年的要多少钱啊?”当员工兴奋地把这个消息告诉梅鹤斌的时候,他突然有了一阵前所未有的轻松“我相信,我是对的。”

  “我很感谢我的员工,在杂志和网站盈利前,他们只能有七八百块的基本工资,如果他们去别处工资肯定比这里高。留在我身边,不是因为我的个人魅力,而是因为我告诉他们,跟着我不是在打工,而是在创业,是在为自己打工,你们干的将是全新的事业。”帮助年轻人做梦,让他们感到被重视,有成就感,这也许是梅鹤斌能吸引人才并能管理好他们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最初的无人问津到每期都有四五十家厂家,经销商在杂志上做广告,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拥有众多的注册会员,梅鹤斌的杂志和网站一直在成长。“我们暂时做的是山东版,年底会有包含整个山东省手机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渠道年鉴,只要是山东的通讯公司,在我们年鉴里都能找到。”明年,梅鹤斌将派出大批人马驻扎北京,上海,深圳,郑州等地,对当地的通讯市场,做深入的调查分析,做一本真正面向全国的通讯杂志和真正属于手机厂家、经销商、零售商的B2B网站。

  一个新的商业平台就这样诞生了。梅鹤斌正在完成从“卖

性价比(产品、服务)”到“卖平台”的完美一跃。

  在路上

  06年的5月,梅鹤斌自助去了西藏。一个月的行程,花了不到3000元,其中还包括捐给一个西藏孤儿院的300元。

  搭便车,住通铺,他一直处于亢奋中。在去西藏的路上,不时能看见磕长头的人,在大昭寺门前也挤满了朝圣者。他们用原始的方式叩拜、祈祷,一路风尘仆仆,只为了心中坚不可摧的信仰。而对于梅鹤斌来说,每次旅行都是一次从身到心的蜕变,身体得以驰骋,心灵得以安顿。

  “我只是努力的生活,勇敢的走着,在路上,收获希望……”

  (实习编辑 黄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