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首善“王”
王健林是最具雄心抱负的企业家之一,他不仅要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企业家,还要成为世界级的慈善家。他希望通过规模达数千亿元量级的王健林基金会流芳于世
王健林基金会降生的时间近了。
十年前,万达[微博]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发下宏愿,要做中国最大的慈善家,世界级的慈善家。凭借信念、纪律和执行力,他缔造了房地产和文化娱乐两大商业帝国,国内罕有匹敌者。去年,他成为多个富豪榜的首富,财富达千亿;当然,他还成为了年度首善。首富和首善花落一家,唯王健林一人,独领风骚。
“这些东西(排行榜)不是我看重的。”王健林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2014年4月29日上午9点,位于北京长安街东侧的万达写字楼,王健林准时出现在记者面前。他穿着黑色西装,戴着标有“王健林”的工牌。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他的语速很快,语气平和,远不像传递给外界的那番满是霸气的气场。
事实如此,以一个国家为评比范畴的排行榜,已绝非现在的王健林所看重。他的雄心壮志仍在高歌猛进,他的视野已转向全球,他开始征战全球。他豪气干云,用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娱乐公司(AMC Entertainment),用3.2亿英镑收购英国最大游艇制造商圣斯克(Sunseeker)……这些都是牛刀初试,接下来的十年,他要把万达打造成世界级的企业。因着如此的大梦想和执行力,他登上了美国《财富》(FORTUNE)杂志的封面。
在他那里,财富如水。
王健林对顶级奢侈品表现着浓厚的兴趣。很早前,他花费超过3亿人民币购入湾流(Gulfstream)G550型公务机—世界最顶级的私人飞机;他还出手7800万人民币购买Sunseeker 108英尺特别版豪华游艇—全世界仅此一艘。如果说这是大多数富豪的共同兴趣,那么,对收藏和慈善的大手笔,显示他对财富的认知境界,与大多数顶级富豪已不可同日而语。
他一掷千金,用2816.5万美元拍下毕加索(Pablo Picasso)的油画《两个小孩》。在大量收藏了吴冠中、傅抱石、李可染、李苦禅等中国著名画家的画作后,王健林的收藏,重点转向了世界著名的画家。收藏毕加索的画作是个开始,印象派画家莫奈(Claude Monet)、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抽象表现主义画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超现实派画家夏加尔(Marc chagall)等都已进入他的视野。
做慈善,他更是出手豪阔。他所做的众多慈善项目,其捐赠,动辄数亿元,乃至十亿元。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重建,他捐出10亿元;大学生创业计划项目,他捐出5亿元;青少年足球发展项目,他捐出20亿元……
以此气魄,年度首善,仅仅是新的开始。这与他的梦想—做中国最大的慈善家、世界级的慈善家,还有着相当的距离。他的两大商业帝国即将上市,届时,他的财富将更加庞大,甚至惊人。他所承诺的捐出90%的个人财富,又会将王健林基金会推向数千亿元量级,超越李嘉诚基金会,直追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王健林基金会将是第一个有世界影响力,甚至超一流级别的中国基金会。
很快,他的宏愿将实现,中国企业家的慈善标杆将跃上新高度。
成立个人基金会
“招聘基金会CEO,年薪80~120万元。”
2014年5月,这条招聘信息在微信热传。高额的薪酬,不具名的基金会,引起慈善行业热议,一些身怀抱负的基金会秘书长开始摩拳擦掌。万达集团总裁助理、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刘明胜向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证实,该基金会正是即将成立的“王健林基金会”。面试仍在进行中,最后需要王健林亲自拍板。
“要找对的人,做对的事。人不好找,找人不是简单的事情,不是找个人就能干的,找到一个自身愿意做这个事情还有水准的比较难。慈善需要一个很专业的团队。”王健林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之前有人找到他自荐担任基金会秘书长,不过都是退休官员,“我根本就不放心”。
王健林基金会将是一家资金规模巨大的基金会,它的秘书长人选既需要跨国视野,又熟谙国内慈善行业和项目运作。王健林为秘书长一职开出了超出国内慈善行业心理预期的薪酬,他希望用丰厚的薪酬吸引优秀的专注于慈善的人才。不过,这份让慈善行业艳羡的待遇,放在万达高管中并不离谱,它是参照了万达管理人员的薪酬模式确定的。
这是王健林基金会成立之前的正式预热。王健林表示,今年会向民政部申报筹建基金会,并拿到执照。
早在几年前,王健林就向民政部申报基金会,不过时机一直不太成熟,被搁置起来。之所以到现在为止基金会都没有成立,直接原因是万达商业地产一直未能上市。
王健林的设想是,全力以赴把万达商业地产做上市,股权结构等更加清晰,有助于向基金会进行捐赠。“成立王健林基金会和万达商业地产正式上市这两件事情,还是后者更重要。我不可能说先成立王健林基金会,再说公司发展,那是很愚蠢的。”今年,王健林的战略布局重点仍在商业:第一,让万达商业地产上市;第二,成立万达金融集团;第三,万达电商正式上线。“这几件事情顺利做完,万达在一个比较顺的道路上,那时我可能会正式找人来操作基金会。”
2010年,万达商业地产就向中国证监会[微博]申报IPO,欲在A股上市,不过一直处于“排队”等待中。王健林年初强调,今年的工作重点是推动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商业地产和万达院线两家公司上市。这个目标若得以实现,将直接推动基金会的成立和发展。
国内企业家成立的基金会多为企业基金会,而王健林则旗帜鲜明地成立个人基金会,避免企业和基金会剪不断的关系。他也特别指出,王健林基金会不是家族基金会,而是个人基金会。“我夫人和孩子的钱不会捐出来,他们的钱是他们自己的。这个事情得说清楚。”
没有成立基金会之前,王健林一以贯之的都是大手笔捐赠。经过20多年的简单捐赠之后,王健林的慈善观念已发生改变。从早期的慈善就是扶贫助残,到后来他逐步认识到慈善是一个完整的事业,扶贫助残仅是其中的一块。他发现,怎样让社会认可慈善事业,甚至让民众自觉参与到慈善事业中,意义更大。而这就需要一个组织来做,不再像之前他每年除了捐钱,仅仅是到贫困点走一两趟。
从“闹妖”到首善
这条慈善之路始于1989年。那年是王健林下海创业的第二年。他于1988年获得大连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一年后赚取一千多万元,这是他的第一桶金。面对这笔巨款,王健林捐出了一百多万元,用于创建幼儿园。回忆25年前的第一笔大额捐赠,王健林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感慨,“相当于现在的三千万元左右。”不过他又坦陈,当时有两个“需要”促成了捐赠:一是政府领导找他捐款,为了给领导面子而捐;第二是为了员工子女上幼儿园方便。两三年之后,他又在当地捐建了一座体育馆,价值两千多万元。“现在绝对值大钱了,起码值几个亿,当时对我来讲还是蛮吃力的。”
在王健林做慈善的前十年,无论是他个人还是企业,捐赠都没有免税政策,需要缴纳所得税。一边做慈善,一边还要遭受质疑。王健林忆及最初几年做慈善,被大连人认为是“闹妖”(大连话,搞怪事的意思)。尽管有这些困扰,王健林还是坚持做下去。“我很早就开始做慈善,可以说我是中国慈善事业的先导者,或者叫做先行者。”王健林认为。
之所以边赚钱边捐钱,王健林认为是儒家文化决定性地塑造了他的慈善价值观和商业伦理。1954年出生的他,成长年代正是“破四旧”和“文化大革命”,在学校并没有机会学习儒家典籍,但他仍从父母那里学到了孝、善。王健林说,他的父母让他做善事、守规矩,直接影响到后来做慈善。如今,王健林喜欢称扬对儒家的认同,并展现文化自觉。他在万达集团内部推动集体学习儒家经典,从前些年的《论语》开始,到今年的《礼记》。
与王健林保有二十多年友好关系的中国企业家俱乐部创始人、正和岛创始人刘东华[微博],对慈传媒《中国慈善家》表示,王健林讲义气,仁厚。曾是资深媒体人的刘明胜说,王健林外表坚强、刚毅,但内心非常柔软,尤其见不得别人有困难,见到有困难的就会两肋插刀。一些不为人知的慈善细节是,王健林看报看电视,时常看到一些人遭遇各类危难,他会拿出自己的钱,直接让下属悄悄地送给困难者,而且不允许留名。“像这种情况我遇到过很多次,外界很少知道。他有很多的捐赠是大家都不知道的,我们集团知道的可能也就一两个人。”刘明胜说。2012年7月21日,北京发生洪涝灾害。第二天,王健林在公司吃早餐,从电视中看到新闻,直接指示刘明胜为受灾区捐出1000万元。
王健林的主要捐赠方向是扶贫和教育。他带领万达地产在全国布局扩张,也在全国捐钱。每到一个城市开发万达广场或者商业项目,万达总要捐出一笔钱或捐赠学校。他认为这种好的慈善名声虽然看不见,却可能得到其他地方政府的信任,有助于万达的发展。
当然,事实总不是尽然。2010年,为支持南京金陵大报恩寺重建,王健林一次性捐赠10亿元。原本是一件功德善事,却引来争议。对持续的争议,王健林说,“一边做商业一边做慈善,被认为是一种矛盾,这个观念太落后了,以后社会上的这种声音应该会越来越小。”
伴随着争议,他坚持只做不说。近些年来,他年度捐赠的数额从1亿元增长到2亿元、3亿元,再到这两年的4亿多元。
在成为商业王者的同时,王健林的慈善标签愈发明显。2005年,民政部颁发首届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王健林一人摘取。那时,他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的名次仅排在第44位。此后8年,他又两次获得该奖项。在中国,富豪榜和慈善榜两个榜单前十位的名字极少重合,赚钱最多的人并非捐钱最多的,捐钱最多的也并非赚钱最多的。鲜见的例外就是王健林,去年,他不仅以千亿元左右的财富位列首富,也因4.38亿元的捐赠成为首善。
慈善投入大,是钱赚多了之后的必然选择。王健林说。
做最大慈善家
王健林早期崇拜的人是汉武帝;现在,他崇拜的人已换做比尔·盖茨(Bill Gates)。“我比较欣赏比尔·盖茨。他在那么高的位置急流勇退,而且专心做慈善,确实不错,值得学习。”他希望做盖茨一样世界级慈善家。唯一的不同是,他不会把个人财富全部捐出来,而是捐出90%。
“我没有比尔·盖茨那么伟大,把所有的钱都捐出来,除了留两百万美元给孩子。我觉得这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没有必要。为什么我还要留一部分给孩子呢?不光是让他生活得更好,还要给他留一部分做创业的基础。”王健林说。
从1988年创业至今,王健林的个人财富呈几何量级增长。近年的多个榜单,他都是首富。他的财富规模已达到了千亿元左右的庞大规模,一旦上市,他的财富量级则将跃上更高台阶。届时,捐出90%的财富,则意味着他在国内的慈善家中一骑绝尘,远远超过曹德旺、牛根生等大慈善家,也将超过李嘉诚;而王健林基金会,成为中国最大的慈善基金会自然无可争议。
对于90%的财富到底如何捐到基金会,王健林还没有确立固定的模式。在他看来,一种是直接捐现金成立基金会,靠基金的滚动发展;一种是不卖掉股权,将股权捐到基金会,或者在转不过去的情况下,先把每年的分红捐到基金会。
早在十年前,王健林就有了做中国最大慈善家的梦想。2005年,万达分别在北京、上海和宁波布局了三个商业地产项目,这是万达广场发展的第三代,集商业、酒店、写字楼、公寓等于一体。王健林豪迈地喊出,这是万达的三大战役,就像共产党夺取政权的三大战役一样,如果胜利了,万达的新模式就出来了。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成功了。万达广场的模式受到各地欢迎,万达进入了更快的发展轨道。王健林的财富自然水涨船高,他在富豪榜上的名次从40名之外快速跃入前十名,直至首富。在这样的势头支撑下,除了购买私人飞机、游艇等奢侈品之外,王健林的最大梦想是做最大的企业家,进而转化成最大的慈善家。“现在看,当然是接近实现这个梦想的时候。”王健林告诉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杂志。
与私人飞机、游艇给他带来的享受不同,慈善在给他带来别样的满足感。王健林行善二十多年的感悟是,做慈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能获得自身心灵的满足感,真正做慈善的人,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自身心灵的一种满足。他视慈善为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修炼。
最大慈善家的“最大”,王健林的理解是,资金是核心标志。“比方说,每年捐一个亿和每年捐一百个亿,你一定要说捐一个亿的贡献更大,我觉得是比较牵强的,当然不排除有些人会有这样的意识,但是我觉得大部分人会觉得后者贡献更大,就像捐一个亿肯定比捐一百万贡献更大。”
除了资金的最大,王健林也希望在慈善项目上展现大和新。
2013年,王健林推出“万达集团大学生创业计划”慈善项目。为了该项目,王健林每年捐赠5000万元,支持100位大学生创业,每人提供50万元资金。该项目将持续十年,最终投入5亿元善款,支持1000名大学生创业。万达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了8个创业方向:创意精品、潮流配饰、个人护理、特色餐饮、西饼蛋糕、饮品、甜点和DIY手工巧克力。这些创业项目均落户于万达广场。
这是王健林做慈善的最新动向,这一块,接下来将成为他的重点慈善项目。“根据我这么多年的慈善经验,我不太主张把我的钱都拿去做扶贫—一部分是要做的,但是更多的是要支持有梦想的青年人,这个意义可能会更大。”王健林说。近年,大学毕业生更多愿意选择报考公务员,不再有更早前的一股子闯劲。同时,近十年,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创业企业家,与改革开放前20年不可同日而语。据刘明胜介绍,王健林对此类现象颇为担忧。
早在2010年,王健林和马云[微博]、丁磊、郭广昌、柳传志、董文标等企业家共同捐资发起成立瀛公益基金会,主要项目就是扶持青年创业。如今,王健林不再参与该基金会的事务。但他认为为现在做大学生创业公益项目提供了方向和经验。
不过,对于目前采用万达广场的优势平台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方式,王健林并不十分满意。他说,如果将来找到合适的团队,就不再选择这样的模式。在他看来,这种创业独立性不强,仅具有示范性,将来还是要走社会化。“如果万达创业计划今后一二十年能培养出几个、十几个连锁经营的一流企业家,这个项目就意义非凡。”王健林说。
此外,最近王健林的另一项大手笔是,从明年开始,未来的十年,万达要捐出20亿元,用于支持青少年足球。
2013年,邵氏电影公司创始人邵逸夫去世,因他在中国大陆参与捐赠的数千所逸夫楼而获得大众的感念。“这样的好处是容易被大家看得见,记得住,是留名的一个好办法。如果把基金会做得比较大,可能这种留名的形式就不重要了。假如把基金会做到500亿元、1000亿元,甚至将来2000亿元、5000亿元,这么大的基金会将来会在社会、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根本无需靠物体留名。这就是眼光、胸怀和境界的问题了。组织更优秀,组织留名就够了。”王健林说,“就像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比尔·盖茨基金会,就算比尔·盖茨去世了,这个基金会一定还是很厉害的。洛克菲勒基金会到现在不也是赫赫有名,卡内基基金会到现在依然还在发挥作用。”
伴随着万达的国际化征程,王健林表示,他将来肯定会走向国际慈善界,毫无疑问。
尚未到达的高度
要做最大的慈善家,就要赚最多的钱。这是王健林的基本假设。王健林今年60岁,创业已过25载。看上去,他毫无倦怠之情,精力旺盛,雄心勃勃。在当前的阶段,相较于慈善,他仍旧对商业表现了更强烈的追求。
“现在,我更多的还是追求财富。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我不是单纯的追求财富,更多的还是想把企业做得更大,当然也意味着追求更多的财富。”王健林说。
2013年,万达集团营收超过1800亿元,王健林给今年设定的目标是2400亿元。只是,王健林的雄心和抱负已超越了国界,他把竞争对手转向了全球。他分析,在国内来看,万达是比较大的企业,可是放到国际上去看,就不算特别大的。另外,万达的国际化做得还不够,现在仅仅是在几个国家有一点业务,只能算有一点国际色彩,还算不上跨国企业。
建构在全球市场上的万达商业帝国,是王健林此刻的目标。推动他向前迈进的不是慈善,而是“为中国民营企业增一份光彩”。“这是我的梦想。”王健林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表示。1978年之后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一批批因外部不确定性而倒下。王健林是硕果仅存的有限几人之一,也是尚未退出经营管理一线的企业家。在二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他亲身感受到民营企业地位的低下,不论是在政府官员面前,还是在巨无霸国有企业面前。
王健林有些负气地表示,“在中国的国土里,因为经济基础和政治体制所决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在资本方面的地位,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想,我们完全靠市场,不依靠政府资源,看看我们能不能做出一个世界超一流的企业出来。既是为中国企业争光,也是为我们民营企业正名。这是推动我一直不放弃发展、还在这么努力的原因。”
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接班,也需要时间。
在王健林开始创业的1988年,他的儿子王思聪降生。王思聪自小被送到国外,在新加坡读小学,在英国读中学和大学。他也因此被父亲看做外黄里白的“香蕉人”。从英国归来,王思聪担任了万达集团的董事,但并不负责任何事务。王健林拿出5亿元,让儿子成立了一家PE公司,任由其自己投资练手,锻炼能力。
在接受慈传媒《中国慈善家》杂志采访时,王健林谈到儿子的投资成绩,有些高兴地表示,“去年投的项目还不错,回报率还可以。略有成就。”王健林并不在乎儿子赚了多少钱,他看重的是儿子的能力提升,这也是让他高兴的地方。创业过程中,王健林摔过跟头,被骗过钱,但他不退缩,隐忍前行。对于未来谁来接班,王健林公开表示,儿子有本事就接班,没本事就做股东,找职业经理人管理。让儿子摔跟头,花时间磨练,包含了他的接班期待。
让儿子在摔跟头中提升,王健林自己也并非万事大吉。他毫不避讳地说,万达难以保证不再摔一两个大跟头,但经过这样的锻炼,10年之后,万达才可能成为跨国企业。
王健林说,“我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我说的是真话,我觉得万达现在还处于爬坡阶段,还没有到我自己心目的那个高度。等到了那个高度,也许我的主要精力就转向做慈善了。但现在还没到。”
退休之后转型做慈善
以盖茨为参照系,王健林要学习的不仅是成立慈善资产庞大的基金会,他还要学习盖茨亲力亲为做慈善的投入状态。不过,这个阶段还没有到来。他说,“我基本定位就是2020年,到时候想退下来,彻底转型。”6年之后,他希望像盖茨一样,专职做慈善。
“2020年正式退休之后,不排除我去承包一个贫困县,专门进行扶贫。”
王健林对扶贫有着浓郁的情感。此前的一二十年,王健林参与定点扶贫两个村。在一个村子,万达捐钱给贫困的农户建设猪圈,再由一家对日本出口猪肉的企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模式,为农户提供猪崽、饲料。为防止村民把种猪崽宰杀吃掉,企业向农户收取一笔高额的抵押款。这笔抵押款也由万达提供。王健林算了笔账,一户养20头猪,企业回收的时候,分成A、B、C三个等级,最大的给500元,最小的给100元,这样一户就可以赚近万元。结果,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这个有四五百户贫困家庭的村子,最后只有十几户选择养殖,其他更多的家庭并没有参与。
经过近二十年的投入,王健林扶贫的两个村子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尽管人均收入比全国农村人均收入略高,但在王健林看来那是万达投钱的结果,给钱,分钱。王健林有些恼火,无奈地感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同时他又反思自己,“也许是我们没有找对路子”。
全国工商联成立专门的扶贫工作委员会,身兼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的王健林出任扶贫工作委员会主任,在宁夏等地贫困地区扶贫,既捐钱,又派驻扶贫干部,但多年来也没有实际效果。王健林总结,除了个别地区因为发现石油、煤炭等资源而改变贫困面貌之外,大部分贫困地区的格局没有实质变化,例如百年来流传的穷甲天下的宁夏固原地区,到现在依然贫困,陕北地区也是如此。
这让王健林感受到,扶贫是一件挺难的事情,很费劲。二十年的参与并无结果,王健林并无气馁,愈发激发他非要趟出一条扶贫之路来,只是现在他并没有太多时间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等我不搞企业,专门做慈善的时候,我相信一定会比别人(做慈善的)聪明一点。这是肯定的。”王健林说。
相关组文: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