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宇宙
苦等了至少整整六年之后,王健林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了真正的“内地首富”;胡润和《福布斯》给予了他相同的评价,使他取代了宗庆后“双料首富”的位置,在财富榜上站稳了脚跟。
在鳞次栉比的榜单中,我们依旧可以看到那些熟悉的名字,宗庆后、李彦宏、梁稳根……也有一些名字正在消失,但没人在意。人们喜欢胜利者。
六年前,王健林参加了一个叫“中国企业家俱乐部”的组织。那个组织里面萃聚了中国工商界的翘楚,用凯恩斯的“精英的聚会”来形容毫不为过。有一次,俱乐部的理事们到万达访问,王健林对他们说:“一旦上市,我有公司70%多的股份,我肯定是内地首富,这毫无疑问。”当然,他还说自己要成为大慈善家,使财富拥有意义;虽然多年来他一直在追求慈善家的光环,但人们记住的桂冠,始终是“首富”。
那时候中国的A股市场正在上演“最后的疯狂”,在超越了6000点之后,人们都确信1万点指日可破。在那年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一位PE大佬信誓旦旦地对我说:“年内最少8000点。”
突然之间,一切都结束了。次贷危机以及金融海啸全来了。1万点成了幻梦。仅用了一年时间,上证指数就回到了1000点时代。调控来了,经济刺激也来了。然后,就成为了现在。王健林本可对此毫不在意,不幸的是,证监会暂停了房地产企业IPO,万达集团整体上市的计划再次搁浅。
六年后,不依靠资本市场,王健林成为了“双料首富”。在附加了光环和象征意义之后,在经历了传言、危言和岿然不动之后,人们开始愿意相信王健林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故事”——依靠房地产起家,依靠自己的野心、远见、勤勉以及幸运,最终从这个时代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人仰慕的财富代言人。
人人都热爱财富,然而接踵财富和盛名而至的是种种揣测谣言,有人猜测其父亲的背景,有人传说其岳父的地位,有人联想他与那位地方大员的交情,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关注他的儿子……
人们忘记了真正的判断准则。在一个经历过“美国梦”式的“中国故事”的成功商人身上,人们一下子跨越了对商业和商人本身的评价,而是变成了对隐秘、私生活和传言的对谈。
我相信王健林符合这样的准则:“以经商作为一种志业的真正的企业家,在充满权力欲、不义与强力的错综复杂的经济生活中,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切事的热情、人与事保持一段距离的判断力以及超越虚荣心的责任感。”
毫无疑问,王健林的故事是一个值得夸耀的商业“英雄史”:成功、迷惘、放弃、重建和回报。用这10个字差不多可以概括他全部的“英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却不单薄。他像所有那些财富英雄一样,也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人如何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
与很多财富英雄一样,王健林出身于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父亲是一位职业军人,向其提供了据说可以终身铭记的信条:成就来之不易,非经过付出和牺牲才能获得。
与很多财富英雄一样,王健林有着职业军人的背景。15岁那年他成为了沈阳军区的一个“娃娃兵”。在接下来的18年中,他用令人炫目的速度升迁着,28岁的时候就已经是整个军区都讶异的正团级军官了。
“我年轻的时候最大梦想是做将军,我父辈也是军队领导专业的,我当兵的时候家里希望,包括自己的想法都是在军队做一辈子,做一个将军。后来因为军队大裁减,转行了,开始做生意了。”他说。
那一年王健林32岁,他转业担任了大连西岗区政府办公室主任。他在那个“主任”的位置上仅仅干了两年,到了1988年,他终于在焦躁中做出了决定:他不甘心在公务员的位置上庸庸碌碌地走完自己一眼便能看到头的一生,他要离开“主任”,去干点富有创造和挑战的事情。他请缨主持负债149万元、濒临破产的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承接旧城的改造。
1988年底,王健林注册了大连市西岗住宅开发总公司,开始了他的“万达时代”和商人生涯。三年后国家体改委和大连市体改委准备在大连选三家企业作为东北地区首批股份制试点,别人都不愿意干,王健林兴冲冲地跑去申请了。又过了几年,国有股彻底退出,万达变成了王健林的万达。王健林从一名“官商”,变成了一名真正的民营企业家,开始走属于自己的宿命与使命之路。
我始终相信,王健林、宗庆后、梁稳根、李彦宏是同一类人。这些人,都是民营企业家,都曾被叫做“首富”,或是当下的首富,或是下一站首富。他们身上一定存在着一种“首富特质”。我将这种“特质”定义为:精力充沛和距离感。
我们所描绘的这些首富,他们都属身板好、精力超人、精神亢奋。他们最大的爱好是加班。他们天天加班,下属也只好跟他一起天天加班。王健林的一位副总裁曾告诉我:“老板天天早上8点钟上班,晚上很晚才下班,我们怎么办?我们只能陪老板一起加班。”而在娃哈哈,宗庆后则几乎将自己整个儿放在了公司,第一个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时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首富们以其超乎常人的精力,裹挟着公司、供应商、服务商,整个产业链中的所有人跟他一起加班。他们购买了那些人的工作和服务,还几乎占用了他们的全部。有时候我也愿意用数学的方式来进行推演,得出结论:当这些商人以一倍半甚至两倍的时间进行职业训练的时候,当他们裹挟着其他人付出更多时间工作的时候,他们获得成功的可能性要远远超出其同行。
与宗庆后不同的是,王健林掺和过很多产业。他曾是中国足球界的大佬,如今依旧是中国足球最大的金主。他还是影视界的头面人物,他的万达院线在进行了跨国并购之后,已经可以对好莱坞产生致命影响。
然而他毕竟是个商人。他不干赔本的生意。对于足球,他所乐意进行的评价据说只有两个字——“扯淡!”在中国足球最黑暗的时代,他说:“足坛黑哨太猖狂;我们对中国足球已经失去信心,惹不起躲得起。”“一年几千万,我花得起,但是把名声搞臭了,我就赔不起了!”于是他退出了联赛,与足球保持了距离,也与“足球市长”保持了距离。
事实上,或许从来不存在“首富的特质”。世间的任何事情都需要切事的热情,都需要勤勉和适度的距离感。我所相信的是,王健林的故事是一个“中国故事”。我相信当他们拥有了全新的理想而不只是跑步追赶财神的时候,他们会为这个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他们拥有比他们和公众所能想像的更多的能力和潜力,也拥有更多的挑战和责任。
他们这一代“首富”,充满了野心与希望,也拥有自己无法摆脱、终生缠绕的宿命。他们要为这个时代背书,为大变局拨乱反正。他们所能做的只有延续自己异乎常人的精力、勇气和坚毅去做“正确的事”。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首富的特质”。■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