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潮:国企与民企的制衡艺术

2013年02月16日 11:00  《浙商》 

  胡江潮 国企与民企的制衡艺术

  在“世界500强”这张金名片面前,再精心准备的推荐演说似乎都显得多余。对于未来,胡江潮认为,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将迎来更大的融合,并产生新的制衡。

  本刊记者  │  朱丹

  一年半之前,浙江物产这家省内最大的商贸流通公司,与如雷贯耳的浙江制造企业相比,还显得十分低调。一顶“世界500强企业”的桂冠打破了现状——2011年7月7日,浙江物产集团以2010年度200.01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484位,浙江第一和唯一。从此,浙江物产的知名度一飞冲天。

  掌舵浙江物产近十年的董事长胡江潮开始频频被拉到聚光灯前。2011年获得年度“风云浙商”那一刻,是他第一次走进演播室接受主持人采访。而在2012浙商年会的舞台上,胡江潮又多了个身份——浙商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对于一个久经商场的实践家来说,这是一次颇具意味的身份转换。

  而于有着50多年悠久历史的老国企浙江物产而言,在产值即将突破2000亿元的转角处,成为中国三井+沃尔玛的路径是否愈发清晰?

  老外就认“世界500强”名片

  毫无疑问,在世界500强这张金名片面前,再精心准备的推荐演说似乎都显得多余。在美国盐湖城的一次考察活动上,胡江潮就感受到了因获500强而无形中增加的品牌价值,“我讲再多老外都听不懂,但老外就认这个”。胡江潮对《浙商》记者说。

  而要真正厘清浙江物产的经纬纵横,却又并非易事。毕竟,旗下成员企业就多达380多家,其经营范围涵盖了钢铁、汽车、能源、化工等六大业务板块。目前浙江物产经营的汽车、煤炭等主要品种的实物销售量约占浙江全年消费量的16%(汽车上牌量)、18.7%和90%以上。

  胡江潮习惯用“生产资料领域里的阿里巴巴[微博]”来形容浙江物产的定位,原因在于近年来浙江物产已经将现代流通的“四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服务利润链)和“四化”(信息化、网络化、连锁化、扁平化)运用得驾轻就熟。而这正是传统流通与现代流通的本质区别。“我们要让流通从幕后走向前台,发现价格,发现需求。”

  “我们从事的是生产资料,生产资料同国民经济的增长是正相关的。只要有生产,就需要生产资料。”胡江潮说,一方面,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生产资料行业面临着去产能化的漫长过程,另一方面,正需要像浙江物产这样的商贸流通企业创造“有效需求”。

  如果说前十年中国经济是高速增长的话,胡江潮认为未来十年将是一场中速的马拉松。“有效需求”如何创造?就是将服务业更紧密地与制造业相结合。“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均GDP5000美元的服务经济时代,给我们企业带来的发展空间非常大。”

  “从中国500强到世界500强,我们花了整整10年时间,但这绝不是终点。”胡江潮说,世界500强每年都要重新排序,如果增幅低于10%就面临出局,我们要“进得去、稳得住、做得好”。如何稳住?他认为世界上没有永远成功的企业,只有顺应时代的企业。时代企业的内涵是主动变革、超越自我、善做善成。“宏观环境固然艰难,但发现风险、在风险中胜出,这既是企业家的价值所在,也是乐趣所在。”

  中国企业的制衡艺术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钱钟书先生关于“围城”的描述,在采访中被胡江潮多次提及。作为一家处于完全竞争领域、跟民企同台竞技的国有企业,浙江物产这十年来一直努力通过机制改革,打破这种“围城”的状态,从而吸收更多活力因子,以避免被市场化大潮拍死在沙滩上。

  浙江物产集团的前身,就是原浙江省物资局。在计划经济那个物资短缺的年代,浙江省物资局掌管着全省计划物资的调拨供应,可谓“衣食无忧”。伴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变,原先捧着“金饭碗”、“朝南坐”的国有物资系统,经受了市场经济的洗礼。但浙江物产非但没有“倒下”,反而以一年一个百亿元的台阶,一步步登上了“千亿企业”的平台。

  胡江潮说,企业治理有一个基本的逻辑,就是产权的多元化,只有产权的清晰才能得到治理的制衡。国有企业的缺陷在于资源配置上的不合理,要素配置上的不平衡,这恰恰是民企的优势。所以,他在企业制度设计,包括用人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引入了完全市场化的做法。在物产集团,有的子公司负责人可以拿到千万年薪,而有的则只有20多万。

  “我认为不论国企还是民企,企业的管理都是一门科学。而且,‘十八大’后,越来越多的国企会通过资本市场变成公众公司、社会公司,最终还是殊途同归了。”

  事实上,正是得益于浙江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对像浙江物产这样的国企形成了某种倒逼,同时,大量制造业消耗了大量产品,也促成了浙江物产的快速发展。难怪在胡江潮看来,他跟浙江民企并非竞争而是竞合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做大蛋糕的双赢。

  浙江物产=三井+沃尔玛?

  2012年,浙江物产集团的产值已达1930亿元,2013年将跨过2000亿元的门槛。2000亿元之后,又是一个新的起点。胡江潮说,企业成长学有个词叫突破拐点,浙江物产突破之法就是结构变革。

  2003年,浙江物产在专家团队的帮助下,着手集团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的研究制定。也就是这一年,浙江物产找到了一个新商业模式的标杆——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流通产业化”的想法就是在参照日本三井的“综合商社”模式后提出的。

  尤其在价格要素管理上,向三井学习,以资本合作来增加渠道网络和价格控制力。同时,将现代流通作为产业来做,将中间物流这一环节通过网络来拉长,信息化、连锁化、典型化、品牌化。如今,浙江物产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流,而是现代商贸物流,全面介入生产性服务行业,向金融、信息技术、综合服务等发展空间渗透。

  胡江潮说,今后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浙江物产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这些供应链一段一段连接起来。“物产集团最终要实现的是投资一体化、战略一体化、人力资源一体化、公关一体化和文化一元化。”而这又融入了同为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的基因。

  对于未来十年,胡江潮也有自己的期待:一是开放大市场;二是要素资源配置的新体制;三是诚信法制的好环境。这也是他所寄望的现代流通产业链所需要的环境基础。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换一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国务院要求2020年落实职工带薪休假
  • 体育欧冠阿森纳1-3拜仁 明视频播米兰VS巴萨
  • 娱乐李云迪:从未建议刘谦“找力宏”
  • 财经铁路货运价格上调近13%将增收300亿
  • 科技苏宁“去电器化”加速:拟更名苏宁云商
  • 博客实拍南方大雪(图) 禁止以人查房贪官高兴
  • 读书中朝关系风波:朝鲜砸毛岸英墓内情
  • 教育考研人疯狂抢位 网友称“用生命占座”
  • 育儿外媒看中国:走近龙年宝宝“生育热”
  • 李光斗:发改委该罚两杯酒还是两桶油
  • 钮文新:美股60年大顶即将告破
  • 郑风田:家庭农场发展的两大难题
  • 朱大鸣:中国如何从全球货币大战中突围
  • 雷永军:企业该怎么打价格战
  • 鲁政委:银行理财是不是影子银行
  • 聂庆平:资本市场对外资开放的三个命题
  • 张五常:各国各地小费规矩有什么不同
  • 李罗力:2013中国改革四大当务之急
  • 洪平凡:竞争性贬值能否带来国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