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李善友:创业家的后并购标本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12日 17:39  《商务周刊》杂志

  □ 记者  吴丽

  每天晒晒太阳,打打牌,看点闲书,喝点小酒,这是李善友之前不敢想象的生活。即将不惑之年的李善友,终于给自己放了个长假。

  3月14日,李善友在其博文中宣布辞去酷6网CEO职务,盛大集团首席投资官朱海发暂时代理酷6的CEO。

  关于李善友的突然离去,母公司盛大集团官方给出的辞职原因是“个人考虑”。李善友在博文中的解释是,“影院里,无论剧情多么精彩,你都可以随时出去方便一下,因为你知道,回来时电影还在那里,而且可能会更加精彩。人生则不然,出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大多数人不敢真的出离,终其一生纠结于一片场景。其实,人生剧场中,智慧地出离,会让你一辈子活成几辈子的精彩。若问善友何处去?撒尿去也!”

  李善友没有明确回答离开的理由,而坊间的传闻是由于盛大董事长陈天桥(专栏)希望酷6网的发展方向是“视频资讯新闻”,李善友则更坚持购买正版版权的“大片模式”,路线之争导致李善友挂靴而去。针对这一传闻,陈天桥更是亲赴酷6在北京的总部给予驳斥。他澄清所谓“大片与资讯”之争完全是空穴来风,这次的调整不仅不是冲突,而是一次水到渠成的变化。

  抛开二人间的分歧不谈,作为一家创业型公司的代表,在酷6选择向盛大这家大公司靠拢时,结局似乎就已经注定了。

  “创业者的离开是迟早的事情,把自己创业的公司卖给大公司再离开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李善友圈中好友向《商务周刊》透露,在2009年签字将酷6卖给盛大的那一刹那,李善友就已经有了预期,“因为盛大有自己的战略布局,酷6融入盛大后,就会有很多是创业者无法左右的事情”。

  撒尿去也

  陈天桥与李善友结缘于2009年。

  这年对于陈天桥来说是“织网”最为重要的一年,他逐渐搭建出梦想中盛大娱乐帝国的雏形,而视频是这张网的一个重要支点。李善友的酷6则正面临着生存的危机。当时主要竞争对手优酷已经融资1.2亿美元,酷6则只有2400万美元,李善友开始为酷6的前景担忧。“不是兄弟无能,是他们实在钱太TM多了!完全没办法去跟他们拼,绝望了,完全没得活了,那怎么办? ”他曾这样回忆说。

  和众多创业型公司一样,当公司发展遇到某种瓶颈时,李善友将目光瞄向了被收购。

  “我融的钱少,我公司的价格低,如果年景好的时候,我当然去独立IPO了,但是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前提的,你不能求最优解,要求次优解。如果不能独立IPO怎么样?那就寻求被收购呗!你得愿赌服输啊。”李善友之前接受《商务周刊》采访时表示,“在最糟糕的年景,酷6找到了适合那个最糟糕年景的出路。”

  当时由朋友牵线,陈天桥与李善友取得了联系。“善友,找个时间我们来讨论下互联网行业的事情。”这是陈天桥发给李善友的第一个短信。陈天桥的出发点就已经站在了大行业之上,而非简单地想拯救酷6。

  陈天桥和李善友的第一次见面就谈了很久。陈决定给酷6注资将其并购,但后来的一段时间里,在考察了视频市场之后,陈又决定不投了。“酷6不是第一名,人家投是情分,不投是道理,你不能因为这个而生人家气。”李善友说。

  但李善友仍然一直跟陈天桥保持沟通,时不时发个短信,比如酷6有什么进步了,甚至他老婆生儿子,都给陈发了短信。

  这中间,李善友又见了陈天桥三次。经历了四起四落之后,纠结的陈天桥下定决心赌上一把。盛大首先是以每股存托凭证4美元的价格,并购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华友世纪41%的股份。2009年11月,华友世纪通过换股的方式收购了成立三年的视频网站酷6网。第二年8月通过与华友世纪股份互换,酷6曲线登陆美国纳斯达克,完成漫长的上市之路。

  酷6借壳上市后,在新的董事会架构中,独立董事吴征(微博)出任董事长,陈天桥任职薪酬委员会主席、企业发展及财务委员主席,把控着高管的薪酬、战略及财务大权。与此同时,尽管仍然身为酷6的第一大个人股东,但李善友的股份已稀释至10%左右,原酷6的高管不少也先后离职。

  酷6还未上市时,其战略及执行都是由创始人李善友一人拍板,他有着绝对的权威。上市后,新的董事会架构由上述“三驾马车”组成,这无疑是削弱了李善友对酷6的控制权。

  “在酷6的主动权越来越小,这显然是曾经创业者身份的李善友不能接受的。” 互联网专家谢文对《商务周刊》说。

  针对外界对他地位的质疑,李善友曾回应说,陈天桥毫无疑问是对酷6最有影响力的人,超过他和吴征,但是,“酷6的日常运作,所有的问题还是我一个人说了算,这个跟以前没有任何的变化”。

  在谈到独立董事吴征出任董事长而非李善友兼任这一职务时,上述李善友好友的解释是,吴征是酷6董事里面在资本运作、媒体操作方面经验最丰富的一个,而且他是独立董事,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从外而内的看公司。

  酷6一位离职的人士告诉《商务周刊》,陈天桥和李善友的磨合并不顺利,并没有迎来李所预期的蜜月期。他透露,陈天桥虽然几乎不怎么来酷6总部,但总会通过电话或者邮件的方式与酷6高管层进行沟通,希望酷6网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做出相应调整。

  从2009年开始,李善友特别注重酷6的“长视频正版化”,他认为酷6的优势在于正版化较早,具有先发优势。而陈天桥的骨子里有很深的“媒体情结”,从当年试图收购新浪再到酷6,都是希望在其娱乐帝国的版图里补上媒体这一环节。酷6纳入盛大旗下后,陈在发布会上多次强调做资讯平台。关于这一点,李善友也曾对外界透露,陈天桥曾将酷6的内容与新浪、江苏卫视等做比较,半年内他就被陈痛批过三次。李善友对外的解释是,“被骂是因为被器重”。

  上述李善友的好友强调,陈天桥和李善友在对酷6大的方向判断上是没有分歧的,都是定位在娱乐化的媒体,“大片路线”也是二人达成一致的策略。“大片是为媒体而服务的,只是在实际的操作中会有一些细节的差异。”他说,“他们之间的小分歧从签订并购协议那一刻开始就有,毕竟一个是站在集团的角度,一个是单独站在酷6的角度,君子和而不同。”

  李善友曾经是搜狐网的副总裁、总编辑,在职位触到天花板时,他选择了另起炉灶,创办酷6网也让他从职业经理人转身为创业家。而从酷6被盛大收购的那一天起,李善友又重归职业经理人行列。不同的是,这次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CEO。

  作为一个上市公司的CEO,必须给股东、投资人带来业绩。虽然目前视频网站依旧是全行业亏损,但真正敢于不计成本、不怕亏损的,都是老板可以当家作主的企业,如古永锵的优酷、张朝阳(专栏)的搜狐视频等。重归职业经理人角色的李善友,显然没有了这份底气。他首先就得给董事会一个体面的交代。而另一方面,盛大在其他领域的多元化尝试并不顺利,在如此背景下,酷6网依旧不断的“失血”。

  互联网专家刘兴亮对《商务周刊》表示,路线之争存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是正版视频还是媒体资讯,两块业务都没有让酷6缩小亏损,“与其说因为路线之争换将,还不如说是因为有人要为酷6一年来没有好转的亏损状况负责”。

  在止血的压力之下,加上李善友本身是个控制欲不强的人,他觉得该是放手的时候了。李善友私下和上述好友说:“这个孩子已经大了,我提供不了更多的机会了,只有让它去更开放的地方,参与更全面的锻炼,才能有利于它的发展。”

  2010年11月,李善友正式向陈天桥申请职业生涯转化,提出辞职。

  接下来的几个月,李善友一直和陈天桥商量如何过渡、谁来接班的问题。李善友推荐了投资人出身的朱海发。而李善友则称自己下一步可能去盛大基金,在投资领域工作。他在微博中写道:“请不要用直线来看我的发展,我有很多跳跃线。”

  2.0能改变酷6吗?

  同创始人李善友一样,酷6这家创业型公司也并不好过。李善友选择盛大抛来的橄榄枝,就是希望通过借助盛大这个平台让酷6起死回生,获得更大的生机。

  不过被盛大看上的幸运儿酷6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风光。刚上市时的酷6被认为是现金流最为充足的时期,李善友意在豪赌江湖,将酷6打造成第一视频网站的品牌。他试图投入巨资以提升酷6网在国内视频行业的排名,与优酷、土豆一起跻身第一阵营。当时酷6投入3亿元,在版权、带宽和新媒体内容方面同时出击,试图通过超前卡位确立其行业地位。

  然而事与愿违。2010年财报显示,全年酷6运营收入仅有1660万美元,相比之下,优酷的营收达到5870万美元。但在投入方面,酷6的成本加运营支出有7000万美元左右,与优酷相当。这最终导致酷6在2010年亏损5050万美元,比优酷多出1950万美元。在2010年第四季度,酷6的总营收为580万美元,优酷则为2310万美元,双方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拉大。

  在媒体建设方面,酷6在获得成绩的同时也引来不少争议。去年世界杯期间,酷6网由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处购得视频网站独家转播世界杯的权益,据估算其付出的价格在人民币2000万元以上。DCCI的数据显示,酷6网的世界杯频道流量在所有跟世界杯相关的视频流量中占比高达46.13%,几乎占了整个互联网视频行业近一半的流量。不过,这却遭到了同行优酷网的质疑,为此两家打起了口水仗。整个世界杯赛事期间的版权费用加上推广费用合计约500万美元,当季酷6的总营收只有240万美元。

  对于巨亏,上述李善友的好友解释说,“因为酷6以前欠的账太多了,比如带宽。这些事情做了之后,不会说立刻就有回报的。”他还强调,如果考察酷6在2010年对比2009年的业绩,则会发现收入增长超过250%,“由于酷6没有走IPO路径,其2009年业绩作为对比是无法进入投资人的视野的,2009年的财务数据对比只能使用华友世纪的历史成绩”。而在刘兴亮看来,借助盛大的平台,李善友看似给了酷6一个无可限量未来,同时也承担了资本游戏之下的种种不确定性。

  作为创始人,李善友是酷6的灵魂人物。刘兴亮认为,对酷6来说李善友的意义已不仅仅是CEO那么简单,他代表的是整个公司的业务模式、策略制定等方面,他的离职对酷6网本已尴尬的局面将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

  李善友离任后,陈天桥从“放手”转为亲自坐镇,第一时间到酷6北京总部宣布了酷6新的发展方向,要求酷6从“传播自己独立观点的1.0”向“每个用户有独立观点的2.0”转变,“酷6要创造人人有独立观点的平台,重视用户传播与评论的力量,满足视频2.0的发展需求”。在陈天桥强调的下一步战略提升中,只字未提李善友强调的大片模式。

  这一更为社区化的定位转变是否能扭转酷6的局面,现在判断还为时过早。不过陈天桥强调,盛大从自身的战略发展需求,以及产业趋势的角度,不但对旗下视频业务会继续坚持,还要有更大的战略上的提升,“对视频行业盛大将毫不犹豫的加大投入”。酷6内部员工向《商务周刊》透露,陈天桥给酷6新的投资马上就要落实了。

  陈天桥表示,在投资酷6前双方长达9个月的商讨中,朱海发是最坚定的支持者,他对产业链的理解、构划方面具备独到的能力,希望他能凭借自身理性的个人风格和丰富的投资经验,给酷6带来更快的发展,同时不排除在内部发掘培养未来CEO的可能。

  被并购后的命运

  像李善友一样的创业者在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选择被并购的大有人在。2003年,搜狐并购房地产网站焦点网,创始人吴波离开。2006年,千橡收购校内网,创始人王兴离开。不同的是,李善友是在并购一年多之后选择了离开。

  在现今这样一个规模经济备受推崇的年代,并购已是商业的宠儿。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大公司与创业者之间开始变得越来越紧密。

  对那些有被收购打算的企业来说,并购是同巨人们比肩、与利润同行的捷径,被并购就是最好的赢利模式。无论所涉及的行业是否相关,无论未来的结果是否如愿,总有一大批后继者趋之若鹜。而这也意味着未来许多创业者将放弃独立上市的幻想。

  然而并购真的是创业者们的天堂吗?并购真的能使一个企业超越自我吗?被收购之后的这些幸运儿们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样光鲜,即使是被Google这样人称“创业者天堂”的公司收购也不例外。

  有人形容被Google收购的公司及其用户的情绪总表现出这样的模式:公司刚卖出去的时候,用户欢天喜地;几个月后,用户变得有点不耐烦,公司员工被调到Google的其他项目。公司情况在随后几个月依旧不见好转,用户开始离去。

  Dodgeball这家颇具创新的移动服务商,曾是Twitter、Jaiku以及现在诸多用于苹果iPhone手机的定位感知(location-aware)系统的老前辈。2005年,Dodgeball的两位创始人丹尼斯·克罗利和阿列克斯·雷纳特选择了被Google收购。然而,不久两位创始人就发现,Google高层对这项收购并不太看重,在长达6个月时间内,Google仅向Dodgeball派去一名软件工程师。二人逐渐认清Google收购的真正意图,即仅仅是为了获得Dodgeball在移动社交网络业务方面的技术,而不是Dodgeball建立的服务。于是,他们在2007年4月双双从Google辞职。

  “没有一家创业公司在被并购之后能成长为一个巨型公司。”谢文表示,并购是一家企业获得成长空间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唯一的。

  谢文认为,创业公司被收购后,创业者的命运,基本注定就是被收购方的职业经理人替代,即使有过短暂的停留。他说:“被收购的创业家们都是壮志未酬的,他们绝不甘心被他人控制。”

  在跨国巨头进军中国市场的路上,同样不难发现,没有一个被收购的本土公司创始人至今留在跨国公司。2002年,贝塔斯曼并购文学网站榕树下(后来又被盛大集团收购),创始人朱威廉离开。曾红极一时的网络实名搜索3721,2003年11月被雅虎中国收购,创始人周鸿祎在出任雅虎中国总裁一年半之后选择离开。周鸿祎当时的解释是,自己更喜欢做创业者,“做职业经理人就像是在给别人养孩子”。同样,eBay收购易趣之后,创始人邵亦波淡出,亚马逊吞下卓越网后,陈年也离职创办凡客诚品。有意思的是,这些创始人再次创业的公司,大多比其上一个被并购的创业公司活得更好。

  至于李善友会不会再次创业,他那位好友表示,“一切皆有可能”。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nick:@words 含图片 含视频 含投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