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逸民:劳动者成本增加是好消息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1月11日 03:21  新京报

   他,是加拿大国籍的经济学者;他,是希望拥有唱歌才华的金融学教授;他,研究领域主要包括运营、融资与工业经济学;他,是张逸民。

  输入型通胀更难对付

  新京报:今年10月,央行自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对利率进行调整。决策层为什么在这个时间加息?

  张逸民:从时间的选择来看,表现了控制通胀的决心。经受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冲击后,中国经济恢复良好,但通胀压力也随之上升。我认为,央行主要想向市场传达一个信号,会大力控制通货膨胀。

  新京报:本次加息后,央行是否会进入加息通道?

  现在是“负利率”的状态。

  张逸民:我认为,未来通胀压力会持续加强,可能将来还会不断有加息的举动。通胀压力的增加,既有成本推动型,也有输入推动型。从输入型来看,因为中国每年大量进口能源和原材料,国际能源和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必然要反映在工业品和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上,可能会有一点滞后,但是是难免的。从成本推动来说,人均收入的增加带来工资成本的上升。我认为,目前输入型的通胀更难对付一点。

  收入增速低对内需不利

  新京报:当前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上涨,是否和当前欧美缓慢复苏有关?

  张逸民:欧美经济缓慢复苏,并不直接给中国造成输入型通胀的压力。

  复苏缓慢,说明他们对工业品的需求不旺盛,不会带来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但如果复苏缓慢,欧美的资本投资渠道就会很有限,他们会采取热钱的形式,投到大宗商品,如能源、原材料方面,通过商品资产化获取回报。这对中国来说,就会造成输入型通胀。

  新京报:中国应对输入型通胀有哪些困难?

  张逸民:目前来说很难。这牵涉到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议价能力。由于中国的产业结构比较松散,集成度不高,而国外的能源、原材料通常被几大巨头垄断,中国是最大的买家,不过是由很多小买家组成的,在市场上没有议价能力,所以这是个难题。

  新京报:今年不少省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决策层也表示要提高资源类要素价格。在全球产业链的转移过程中,制造业是否会向周边国家转移,使中国制造业出现断层?

  张逸民:危险是存在的,也是契机。劳动力成本增加,对企业来说是坏消息,但是从宏观来说,更是好消息。劳动力成本,对企业来说是成本,对劳动者来说是收入。经济在增长,但劳动力收入低于经济增长,意味着劳动者收入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在降低,对发展内需是最不利的。

  之所以拉动内需这么难,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过去的10年、20年,劳动力收入的增速低于GDP增速。中国劳动者成本的增加,在我看来是一个好消息。

  应培训工人提高生产率

  新京报:提高收入的方式有哪些?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方法值不值得提倡?

  张逸民:理想的情况是,劳动者收入和GDP增速是同步的,但实际操作,也并不容易。劳动成本增加是好事,中国拉动内需是好事,但出口企业可能会失去世界市场,那么制造业会转移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比如越南。中国制造业的前景,不在于压低工人工资,而在于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所以政府更需要对工人进行培训,而非简单地用行政命令提高多少工资。

  新京报:你认为明年中国经济会保持一个多少的经济增速?

  张逸民:我对GDP增速并不太看重,无论是8%,还是9%都没问题,甚至7%,天也不会塌下来。中国应该利用这个契机,把过于关注增速转向关注发展模式,经济质量,最大限度的激发潜在的内需消费。

  新京报:你认为未来五年中,中国经济最大的任务是什么?

  张逸民:让全社会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不管GDP的增速是8%,还是9%,或是10%,希望劳动者收入和GDP的增速是同步的。中国如果在未来的5年能做到这一点,对中国长远的发展、和谐社会的建立都是非常关键的。

  本报记者胡红伟实习生何蛟

  猜想2011

  如果有一笔5亿元的创业资金,2011年我会优先考虑进入环保行业。因为我们现在不约束自己,将来就会被约束。

  Q:你认为明年中国经济是否会出现明显的通胀?

  A:其实已经出现了。统计局的数据是3.6%,可你看百姓的日常生活,物价上涨的幅度都超过了这个数字。

  Q:你认为经济刺激政策在2011年是否还有必要?

  A:没有必要。“四万亿”投资已经相当大了,再追加投资只会带来投资效率的下降。同时会带来财政负担。

  Q:如果明年有一次长假旅行的机会,你打算去哪里?

  A:打算去中国的山水胜地九寨沟。

  Q:明年你最害怕什么事情发生?

  A:最害怕自然灾害。

  Q:你最希望拥有哪种才华?

  A:唱歌。

  Q:如果你能选择的话,你希望让什么重现?

  A:晴朗的夜空,我能看到久违的星星。

  

转发此文至微博 欢迎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留言板电话:400690000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