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杰“撞墙”启示录
慈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光环,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企业社会品牌的一面大旗
文 叶敦明
李连杰指着棒球帽下的白色发根,苦笑着说这是做壹基金的“报答”,壹基金是他想做成功的公募慈善基金,因为国内慈善机制的问题,一直挂靠在中国红十字会下面,当成一个专项基金运作而已。别人冲着李连杰来的,但善款的使用权却由不得壹基金,更令人痛心的是,款项在发往被救助者的漫长路途中,引来了不少黑手浑水摸鱼。善心被恶用了,怎不令这位虔诚的佛教徒烦恼顿生呢?
慈善的苦恼
想独立运作,却四处碰壁,体制问题像紧箍咒那般缠住了“功夫皇帝”。不过,李连杰还是幸运的,他采用金蝉脱壳的妙手,在上海注册成立了李连杰壹基金公益基金会,总算是为名气大、运作受困的壹基金找到了一个喘息的机会,这也是公益行业人士称羡的长袖善舞之道。如果李连杰仅仅是想要一个慈善家的名声,那事情就没有如此复杂,但他有着当年王海一样的打假精神,死盯着善款的动向,让不少地方政府和机构人士很不爽。
无独有偶,企业界的慈善家也正在为自己的慈善事业而苦恼不已。像乐艺印刷的倪乐,他没有把善款捐到指定的官方慈善机构,捐了100万善款却还要另外缴税60万,慈善成了负担。比他更苦恼的还大有人在,福耀玻璃的曹德旺,累积捐款12.3亿元,缴税1.23亿元,地方政府根本不理睬他的免税申请,曹德旺只有选择无奈。西南五省的旱灾捐款,他乖乖地选择了官方指定的中国扶贫基金会,可为了让捐款如愿到位,曹德旺用心地“发明”了一种特有的运作方式:成立自己的监督协调小组,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同时还划定了余款发放的截止日期,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呀!
曹德旺也是一位“王海”式慈善家,他图的不仅仅是大慈善家的社会品牌效应,更看重慈善行为的社会效果。的确,每一分钱都是企业原本的利润,完全可以用于扩大市场规模和赢利能力的,而用作慈善事业时,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当然会本能地想到善款善用,做慈善也要像运作品牌那样,要有效率、出效益。否则,企业家的慈善品牌,就是一个花架子,给自己和企业挣足了面子,而受助者却没有得到多少实惠。
再苦,也苦不过新华都集团的陈发树。他麾下的大将唐骏,身陷学历门,紫金矿业则受困于污染门,老天还嫌不够乱,就将他的新华都基金会也拉进了“质疑门”。陈发树的慈善品牌,走的不是寻常路。他用自己名下的股份作为投资,成立了新华都基金会,但由于不是现金,难以作价,所以他承诺的83亿元的天价慈善基金,被媒体和政府机构一直质疑着,而且由于是把个人财产捐赠给自己创立的非公募基金会,税收优惠政策也就沾不上边了。看来,陈发树要做一个乘法和一个减法算式了。新华都股价究竟价值几许,承诺的捐助股份折合人民币几多,这是乘法算式;“所得税”税率适用是17%还是33%,陈发树是在总捐助内扣除,还是另行上缴,这是一个减法问题。这位商场多元化的战神,恐怕要被这组乘法和减法闹晕了吧?
谁在消耗慈善的激情
慈善事业,从多年前的零打碎敲,发展到今天的几百亿规模,不再是一两个人的光彩形象,而是社会财富再分配的一个有效补充机制。企业家做慈善的决心因人而异,但有志于慈善事业的企业家却都在为慈善法的缺失而痛苦不堪。按常理来说,自己的慈善捐助,想怎样用就怎样用,可在目前,捐者可以决定捐多少,但不可以左右怎么用,更不能监督用的怎么样。有人说,产品品牌传播费用的一半都在打水漂,而企业家的慈善品牌效用可能还不如他们的产品品牌呢。
企业家的每一分钱都是种子,岂能容得如此“滥用”?慈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光环,也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企业社会品牌的一面大旗。有投入,就要计算回报,这不是“王十块”们的吝啬,而是企业家注重资源利用的另一种绿色环保精神的体现。表面上看,企业家们大手一挥,几个亿花出去,媒体报道了一波,造成了不凡的社会影响力,带给企业家的品牌效应恐怕要值更多钱,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企业家品牌传播。然而,慈善的表面光环效应只是企业家品牌的浅层次价值,其深层价值则应该是慈善捐助对象的生活改善、精神面貌的改观、人生基本价值的实现等问题。而这些深层价值的实现并非易事,需要企业家精心运作慈善事业,而成本控制和效用评估则是首当其中的。否则一边是热情高涨的捐助壮举,而另一边是深不可测的慈善成本和效用,企业家有再多的激情,也会被消耗殆尽。
话说回来,企业家慈善品牌的高成本,慈善法未出台等体制成本是一部分,社会公众、被捐助对象对慈善的偏颇理解以及部分政府和组织官员的不当行为,则是更为隐性、更为消耗的社会成本。
曲线慈善也是路径
李连杰和曹德旺们的纠结,就是在于慈善基金的去向和作用很难以评估,这成了企业家的一块心病。等待慈善法的神丹妙药不是现实的办法,而像曹德旺那样的精心设计可能是一种曲线成事的好方式。把钱花到位,减少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为慈善的社会效用当前主要由地方政府的廉政程度和运作效能等非企业因素决定的,而且这些合作对象是不好管理和控制的。在选择受益对象或项目之前,深入了解地方政府会有很大帮助,如果能想出一种让地方政府也能挣面子、出效益的深层次合作方式,那就会事半功倍。
慈善款项即使都分给了受益对象,还要在进一步关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改善状况,慈善基金应该像种子,与其让受益对象稀里糊涂花掉,还不如想到源头的办法帮助他们自强自立,为社会带来更大的综合效应,而陈光标式的一次性大红包则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企业家慈善品牌即使能做到比尔·盖茨那般,也不能解决社会所有问题,一滴水不成江河,营造活水源头则是企业家慈善品牌基业长青的好归途。
从个人英雄主义的豪情壮举,到有组织地打造企业家慈善品牌,为社会公益事业进行有效补充,企业家们的善举需要深入研究和推行慈善品牌的四种价值体系。做一件善事不难,难的是让有目标的善事持续下去,并结出丰硕善果。万事开头难,李连杰和壹基金的屡犯撞墙是好事,起码引起了社会对企业家慈善的正面关注,社会舆论也从关心捐多少升级到关注如何用好慈善款项,并开始体会到企业家慈善的种种困境。有了这种转变,企业家慈善品牌也就多了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那种一味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急功近利,也就会退出历史舞台。李连杰撞墙,这次表演的是慈善精神的软功夫,为企业家慈善品牌的破题,提供了专业化和机制化运作的可能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