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晖
高盛诉讼危机下,布兰克梵会否卷铺盖走人?谁将是布兰克梵的接替者?这个问题在高盛内外蔓延。但布兰克梵似乎已经下定决心抗争到底。作为一家自从上世纪 90年代就头顶光环、几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盈利机器的执掌者,布兰克梵绝不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他凌厉和强硬的作风在工作中时时可现
【《中国企业家》杂志】仅仅半年时间,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劳埃德·布兰克梵(Lloyd Blankfein)就从一个在深渊边缘一手拯救了高盛的大英雄,变成了可能卷铺盖滚蛋的倒霉蛋。
2010年6月3日,劳埃德·布兰克梵造访北京。这位权倾华尔街的大佬甚至比约定的时间提前20分钟到达记者招待会会场,让正在闲聊的中国记者们着实措手不及。
布兰克梵热情地和每一个在场的人打招呼,嘘寒问暖,甚至探讨起了北京糟糕的交通路况。刻意的亲和姿态反而更令人联想到高盛当下卷入的巨大漩涡。要知道,就在不久之前,布兰克梵还大言道:“高盛做着上帝的工作。”2009年10月,金融危机一周年之际,美国《名利场》杂志公布“2009年信息时代百名权势人物”,布兰克梵压倒政界商界娱乐界众多大佬高居榜首。
尽管一再强调此次来华访问仅仅是一次例行的礼节性拜会,无论是官方、商界、同行还是媒体,对劳埃德·布兰克梵问及最多的还是关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下称SEC)的起诉。
“高盛不同意SEC的指控。”布兰克梵态度强硬。这位地道的美国人拿起一罐健怡可乐倒在自己的杯子里,坐在位子上主动和每一个迟到的记者热情地打招呼,好像接受采访的是记者,而不是他。但一旦谈及诉讼,劳埃德·布兰克梵满脸堆笑的脸颊骤然紧绷,笑意全无。
2010年4月16日,SEC正式向高盛公司提起民事诉讼,这一诉讼很可能让成功挺过金融危机并且再创辉煌的高盛和布兰克梵身败名裂。
诉状称,高盛在2007年4月发行合成抵押债务债券(Synthetic CDO)产品“Abacus 2007-AC1”,但高盛并未告诉买家,这一产品是与对冲基金经理约翰·保尔森(John Paulson)合作的,是保尔森亲自挑选的贷款的一部分权益,而保尔森本人正在进行做空交易。换句话说,保尔森挑选这些贷款,是因为它们有很高的违约可能性。最终投资者蒙受了10亿美元损失,而保尔森则赚得约10亿美元利润。
更有甚者,为了顺利出售这些债券,高盛劝说独立信贷顾问公司ACA Management让这宗交易使用ACA的名称。ACA同意这么做,是因为高盛告诉他们保尔森将做多这些证券。
SEC因此起诉了高盛公司和该产品的主要负责人法布雷斯·图尔(Fabrice Tourre)。“那天是我职业生涯中最黑暗的日子之一。”布兰克梵说:“声誉损失永远是一家企业可能面临的最大损失。”
四年转折
4年前,劳埃德·布兰克梵上任高盛CEO伊始,对他不怎么信任的下属们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在花旗和摩根大通成为巨人的时代,高盛怎么生存呢? ”劳埃德·布兰克梵回答:“多元化发展。”
据统计,2000年至2008年期间,高盛每年人均创造利润22.2万美元。
2008年的金融危机过后,幸灾乐祸又心有余悸的员工们又问:“我们的未来将如何?会不会重新回到1929年的那个时代呢?”
劳埃德·布兰克梵回答:“继续我们的‘长期贪婪’,专心于业务。”“贪婪,没错儿,但要贪图长期利益。”这一直是高盛的信条。
1929年的大萧条发生之后,高盛公司成为华尔街上众多错误的代名词和众人嘲笑的对象,声誉急剧下降,许多竞争对手认为高盛将从此一蹶不振。之后的5年中,高盛没有得到过一笔承销业务,一直熬到1935年高盛才停止亏损。
这一次,雷厉风行的劳埃德·布兰克梵带领高盛仅仅用了7个月的时间,就如有神助般还清了政府的100亿美元救援资金,并很快回到盈利轨道。2009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37.6亿美元,净利润达到了创纪录的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
即使最乐观的分析师也对这一数字表示吃惊,一时间美国金融业惟高盛马首是瞻。高盛在最坏的年景里,却刷新了自己盈利的纪录。果真如此吗?
美国参议院针对高盛涉嫌欺诈之事成立了一个小组,在4月27日长达一天的质询中,小组委员会主席卡尔·莱文(Carl Levin)措辞严厉:“(高盛)滥用奇特复杂的金融结构性产品,助长了有毒抵押贷款证券在整个体系的盛行。当金融体系最终崩塌时……高盛则从崩塌中攫取了利润。”
小组委员会认为,高盛不但不是金融危机奇迹般的生还者,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这场令全球经济陷入危险境地的危机”。
但布兰克梵绝不认错。他只是认为,以后高盛必须努力在“掌握充分信息”的客户所选择的重要交易,和公众(可能掌握信息不那么充分的)“认为过于复杂、风险过高”的交易之间,寻求一种更好的平衡。换言之,高盛只需要把自己摘得更清楚些。
语义含糊的辩解挡不住麻烦的雪球越滚越大。继SEC对高盛提出欺诈指控之后,4月20日英国金融监管机构金管局也正式对高盛启动执法调查;4月30日,SEC已将高盛集团涉嫌诈欺的调查报告移请司法部进行刑事侦查;6月7日,美国金融危机调查委员会(FCIC)向高盛集团发出了一份传票,因为此前高盛没有应FCIC的要求及时提供文件和会晤记录。
与此同时,保险巨头AIG正考虑对高盛集团采取行动,追讨总额60亿美元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保险交易引起的损失;澳大利亚一家对冲基金管理公司称,该基金已经向高盛集团提起诉讼,寻求获得超过10亿美元赔偿金。
另外,SEC已经加大了对高盛一宗复杂抵押贷款交易的调查力度;美联储也坐立不安了,伯南克承诺要调查投行在衍生工具销售方面的问题。
就在SEC炮轰高盛之前,高盛和布兰克梵还被称为是华尔街最成功的公司和最成功公司的掌门人。2个月以前,人们还为布兰克梵成功带领高盛走出金融危机,并且在去年取得创纪录的134亿美元盈利、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好于预期的35亿美元净利润而惊叹。
面对各方发难,劳埃德·布兰克梵始终态度强硬,绝不退让,在到参议院接受质询的前一周,他打电话给一些客户,认为证交会对高盛的指控带有政治目的,并且将“伤害美国”。
布兰克梵大声叫屈,认为高盛做的每件事情都会被外界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即便是一个很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变成一个大的事件。”
两种面孔
劳埃德·布兰克梵自称是“焦虑的乐观主义者”,在高盛取得优异业绩的时候他曾说:“我时常在想,当我们把事情搞砸之后,新闻报纸的头版头条会对我们进行多么糟糕的报道。”一语成谶。
华尔街那些衣冠楚楚自命不凡的银行家们常常让人感觉,他们掌管着整个宇宙。现年56岁的布兰克梵已经谢顶,微微发福,长相平凡,但拥有巨大的个人魅力。
布兰克梵是白手起家的美国梦的现实版本,他出生于普通邮政工人家庭,在纽约最糟糕的廉租房社区长大。接受CNN采访时他回忆说:“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就是父亲失业以及我由此产生的不安全感,这种感觉一直没有消失过。”
后来他父亲谋到了邮局的工作,总算没有了失业之虞。但家里拮据依旧,父亲为了多赚10%的工资经常上夜班,布兰克梵读完哈佛大学全靠奖学金。
在2007年次贷危机初现的那年,布兰克梵拿到了1亿美元的巨额“红包”,包括5397万美元的现金、价值4576万美元的股票和期权。这创下华尔街投行的一个新纪录。
布兰克梵坦然说道:“成长在艰苦环境下的人,不应该因为获得成功而感到愧疚。只要你确实成功了,而且赢得光明磊落就行。”
一位布兰克梵的老同事这样描述他:“具有很大的同情心,同时也非常强硬。”两种面孔往往交替出现。
出身微末的布兰克梵,在取得辉煌成功之后热衷于慈善事业。他担任了非营利组织罗宾汉基金会的董事,这家机构旨在消除纽约的贫困现象,那种生活他全部经历过。不过,作为一家自从上世纪90年代就头顶光环、几乎是世界上最强大的盈利机器的执掌者,布兰克梵绝不是一个善良的老好人,他凌厉和强硬的作风在工作中时时可现。
草根出身的布兰克梵不缺少谨慎和清醒的头脑,很久以前就有人说,“劳埃德知道,树不会长到天上去。”布兰克梵自己也说:“迄今,在其它投行遭遇较大困难时,我们可能还表现不错。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家机构能够一直拥有出众表现,在这样一个动荡的行业,任何人都有走背运的可能。因此,我们在经营方面必须保守一些,争取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末日审判?
但是,高盛卷入的致命性麻烦没有出现在危机深重的2008年和2009年,而是出现在一切看上去都已经好转的2010年,这或许会让清醒的布兰克梵也感到意外。
在历经1998年金融危机、2001年互联网泡沫、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等一次次惊险环境的考验之后,布兰克梵迎来了其职业生涯中可能是最大的一次挑战。
不管是公关辞令还是自我打气,劳埃德·布兰克梵对记者表现出信心:“在此次案件中,我们获得了很多客户的大力支持,还包括一些非常知名的财经记者、财经作家等等,当然这些支持也来自于我们的股东方,我们的股价表现非常好。”
5月7日,布兰克梵召开了或许是最让他如履薄冰的一次股东大会,结果还算令他欣慰,绝大多数股东并没有问及令高盛和布兰克梵头疼的“诉讼案”,尽管高盛股价已经因此下挫了22%,而且股东大会上仅有19%的股东投票赞成分离董事长和CEO人选。
但股东的支持也并非没有止境。一些股东认为SEC的诉讼案影响不大,但如果高盛的股价跌至120美元之下,则不可能不更换管理层。2010年1月份公布去年业绩时,高盛的股价是每股160美元。
谁将是布兰克梵的接替者?这个问题在高盛内部和外界蔓延。好在布兰克梵得到了“股神”巴菲特的支持,巴菲特说:“要是布兰克梵有一个双胞胎兄弟,我会支持他。”
很显然,如何了断和SEC的诉讼显然是高盛当前的头等大事。但劳埃德·布兰克梵似乎已经下定决心抗争到底。
一位熟悉华尔街的人士透露:“高盛不可能认罪,那样会引发连锁反应,但总是要了断,估计还是通过巨额罚款解决。”
布兰克梵也很清楚,到目前为止,SEC所指控的高盛的罪名—“欺诈客户”,证据还很薄弱。
与中国记者的见面会结束前,布兰克梵把放在面前的桌牌拿了起来在上面涂涂画画,桌牌上他的名字拼错了,少了一个K,他微笑着改了过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