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高波: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国家思维(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5日 11:46  《当代金融家》

  其次,在这样的货币格局下,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香港的作用凸显出来,如何用好香港这个桥头堡,也是迫切的话题。

  张高波认为,香港适应能力强,有处理外币的丰富经验,同时,透明的、被国际社会认可的法律体系,在体制上与西方国家接口也相对容易,因此,中国政府如果把香港作为一个实验场,一个资产管理中心,纳入人民币市场,将香港的机制灵活地运用起来,创造出人民币市场,形成可观的需求,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时下,中国和中东成了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和地区,主客观上都存在寻求海外市场的投资需求,我们要意识到世界格局开始变了。“香港具备了成为金融中心的需求条件,但本地官员缺乏大视野、大思维,中国政府虽然有宏观思维,但没有把香港纳入金融版图”,总是强调topdown的张高波说:“金融基建必须纳入宏观思维。”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完整的生态环境

  15年的时间,张高波当年来港创立的东英金融集团,已成为控制资产达数百亿港币的综合性金融集团,提供企业融资、资产管理、直接投资及证券经纪等业务。

  改革开放后,走出去创业的华人不在少数,但能够成功立足于当地市场的华人却并不多见。“一个增长的市场没有做不大的”,张高波把东英金融能够平稳发展的客观原因归结为市场需求。香港市场人才少,空间大,需求层次多,只要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总能分到一块蛋糕。

  具有走出去成功经验的张高波说:“现在不需要谈论中国企业要不要走出去,而是必须要走出去。美国是消费大国,中国是制造大国,这个格局不会改变。这就决定了中国对原材料的需求是必须的,从资源需求的角度讲,中国企业也必须走出去。现在,正是走出去的好机会。”而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中国企业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体系之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

  过去几年,国家、企业、个人的资产负债表表现出从未有过的优秀,而次贷危机引发的资产贬值还在继续,“前两年买什么都是不对的,现在买什么都是正确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张高波认为,中国政府应该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进行实业投资。

  “中国政府目前并没有走出去的理论思维和战略配置,不能形成丛林效应”,张高波在总结美国企业走出去的经验时指出,走出去要有国家思维,整个配置也要国际化。二战后,美国制定了一套走出去的组合拳,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企业,都可以到海外市场寻找到体量对等的合作伙伴。而走出去的形式也很多样,有的企业不方便直接出面收购当地企业,就以投资基金的方式操作。这个对海外市场渗透是全面的,品种丰富,组合多样,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环境。

  最后,张高波依然把这个话题的落脚点放在宏观思维上,他说:

  “走出去需要政策配套,外交配置,学术机构支持,而不是企业的个别运作。”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